黑龍江第一門戶網站 本地值得信賴的公眾號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東北網
近一段時間以來,一種不知何名、鋪天蓋地的小飛蟲給市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佳木斯大學應用昆蟲研究所副所長、佳木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羅志文,他為市民們揭開了謎底。
羅志文說,現在市區內出現的大量小飛蟲是蚜蟲,俗稱膩蟲、蜜蟲,它是一種繁殖最快的昆蟲。
蚜蟲的種類很多,全世界4400種,中國約1100種,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現在大量出現的是蚜蟲,而不是小咬,小咬是一種雙翅目吸血小昆蟲,和蚊類相近,個體小,身體纖細。而現在發生的蚜蟲翅長,身體多黑色,有腹管,為農業上常見的膩蟲。
羅志文說,其實蚜蟲年年都是存在的,而且數量龐大,孤雌生殖,只有雌性就可以繁殖後代,秋天繁殖的為有翅蚜,有翅蚜會有利於尋找適宜的地方產卵越冬。在氣溫較低、風大、雨水多的年頭,遷移時間短,與市民相遇的機會不多。而今年氣溫條件適宜,遷飛的蚜蟲就出現較多。
據了解,蚜蟲是一類植物植食性小型昆蟲,刺吸式口器,主要在植物幼嫩的部位上活動和危害,如植物的莖尖、葉尖或芽尖等,傳播植物性的病原菌,有時會造成「蟲癭」。蚜蟲分有翅蚜和無翅蚜兩種類型,有翅蚜一般在春秋二季才出現,主要是遷移寄主植物,產卵越冬和擴散危害,蚜蟲體色多為黑色,也有褐色、綠色或黃色等。蚜蟲屬於農業大害蟲,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的汁液,可使植物萎蔫,嚴重時還會造成植物發育異常,可形成「蟲癭」。
面對這種小蟲是否對人身體有害的疑問,羅志文說,蚜蟲具有趨黃性,一般對黃色衣物敏感,農業上採用黃粘板防治蚜蟲。要想不吸引蚜蟲到身邊,穿衣要避免著黃色或淺色衣服,最好不穿短袖衣服,不要裸露皮膚,也不要恐慌,蚜蟲只對植物有危害,對人類無害。
對於一些家長擔心小飛蟲可能對孩子的皮膚造成影響這個問題,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辛德輝給出了這樣的答案,過敏體質的孩子被飛蟲叮咬後,可能會產生丘疹性蕁麻疹。如果不是過敏體質的孩子被叮咬後,及時清水衝洗即可。如果患病,應及時就醫。應對這些飛蟲,出門戴口罩或帶防護眼鏡可以避免與小蟲接觸。
四處飛的蚜蟲,是昆蟲生存的本能,不要造成恐慌,市民要平和對待此事。建議出行不穿黃色或淺色的衣服,最好穿長袖衣服,不裸露皮膚,蚜蟲只危害一些農作物或植物,對人類和動物均無害。蚜蟲遷徙期不會太長時間,幾天後就不會再看到蚜蟲啦!
編輯:星星
新媒體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