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50年代的幾尺花布,到改革開放後的「三轉一響」(自行車、手錶、縫紉機和收音機),再到如今一些地方用百元鈔票「稱斤論兩」,不斷加碼的「彩禮」正將很多父母壓得喘不過氣來。
4年前,一張「全國彩禮地圖」在微博上走紅,引發網友熱議。近日,記者調查「天價彩禮」後,更新了各地數據,最新「中國彩禮地圖」出爐。越是貧困地區,越出現高價彩禮;一些大城市、南方一些經濟發展起來的地區,彩禮不升反降。
>>彩禮地圖
西部高東部低
貧困山區高於城郊村
4年前,一張「全國彩禮地圖」在微博上走紅,該圖以地圖形式標註了中國各地的結婚彩禮金額,引發網友熱議。記者經過調查發現,4年時間裡,這份「彩禮地圖」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很多地方尤其是農村地區不僅彩禮翻了番,房子、汽車等也成了結婚「標配」。
27歲的小安是河北省保定市的中學教師。他表示,在保定農村,彩禮是10萬元起步,還要在縣城裡買房、買車,這幾乎是農村結婚的「標配」。當地農村還有很多講究,比如禮金要「萬紫千紅一片綠」,即1萬張5元(紫色)鈔票、1000張100元(紅色)鈔票,再加一把50元(綠色)的鈔票,需要花費至少15萬元以上。還有的地方講究「三斤三兩」,即用3斤3兩重的、嶄新的100元鈔票作為禮金,一共大約15萬元。
根據2013年的「彩禮地圖」,河北省的平均彩禮為1萬元禮金加「三金(金鐲子、鑽戒、鑽石項鍊)」,花費約為3萬元。也就是說,4年時間裡,即便不加入買房買車的花費,河北省的平均彩禮也增長了2—5倍。
經過調查,在彩禮上漲的區域裡,西部地區彩禮高於東部和南部地區,貧困山區彩禮高於城郊村,而且表現出「越是貧困地區,越出現高價彩禮」的特點。4年來,貴州的彩禮由2萬元禮金加電器上漲為8.8萬元禮金加「三金」;陝西由3萬元禮金加「三金」「三銀」上漲為10萬元禮金加「三金一動(『動』指的是汽車)」;甘肅一些農村地區的禮金則瘋漲為18萬元。
4年來,北京市的彩禮由1萬元禮金加禮品上漲為20萬元加一套房;上海市的彩禮保持不變,維持在10萬元加一套房;廣州市的彩禮由1萬元禮金加「三金」上漲為總價值5萬元的彩禮。
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聚集區的彩禮情況差異也比較大。在新疆,維吾爾族姑娘對結婚首飾(耳環、項鍊、手鍊、戒指)更為看重,禮金可以商量,大體3萬元到10萬元不等;當地漢族男性結婚則需要20萬元的禮金加一套房子(男女各付一半,或者男方買房、女方買車)。4年前,新疆的彩禮還是8888元禮金加雙份禮品。在西藏生活的藏族男子娶新娘不需要送禮金,只需要送數量不等的犛牛(8000至1萬元一頭)、羊或者汽車就行。
>>可喜變化
華南農村彩禮降幅大
長江流域出現「零禮金」
可喜的是,在國內一些大城市、南方一些經濟逐步發展起來的農村地區和長江流域地區,很多地方的彩禮不升反降。
「改革開放以來,華南農村的彩禮是大幅度下降的。」華中科技大學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賀雪峰率領的課題組經過調查後認為,一方面,華南農村多是宗族性村莊,受到宗族抵制,外來男性娶本地女孩的力量大為減弱。另一方面,改革開放後,華南農村女孩很多外出打工,自由戀愛的越來越多,家境逐漸殷實的父母對女兒的自由戀愛也樂觀其成。
此外,長江流域如重慶市、武漢市等一些地區還存在結婚「零禮金」現象;一些女方家長即便索要彩禮,也不會自裝腰包,而是返還給女孩,另外還會準備一份與男方彩禮不相上下的嫁妝。賀雪峰認為,這是由於這些地方屬於分散性的原子化村莊,男孩生育偏好少,父母因此可能對兒子女兒同等看待,彩禮和嫁妝相當於雙方父母的財產完成了代際轉移。
這種勢頭在深圳、北京等城市近年來也開始出現。隨著大量外來人口湧入,男女平等、自由戀愛觀念的普遍和收入水平逐漸提高,出於對女兒未來幸福的考慮,很多女方父母不再將男方的彩禮數額作為強制性要求,一些女方父母還會出錢和男方合力買房。
>>背後原因
男多女少,盲目攀比
助推「天價彩禮」出現
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各地彩禮數額差異大,但大部分地區的彩禮價位在不斷走高,「兒子娶媳婦,爹娘脫層皮」的現象在不少地區的農村仍然普遍存在。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了「天價彩禮」的存在?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適婚人群『男多女少』,導致女孩「物以稀為貴」。
山東社會科學院人口所所長崔樹義分析,農村本來就是男多女少,隨著城市化發展,女孩開始從農村流向城市,從欠發達地區流向發達地區,更加劇了農村女孩的稀缺。在一些欠發達的農村地區,很多女性即便無法嫁進城市,也希望嫁給當地經濟條件好的男性,女方家長則希望借彩禮改變自身經濟狀況,也助推「天價彩禮」的出現。
「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功利性、互相攀比的社會心態也是重要原因。」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吳國寶認為,攀比之風和很多人功利性過強、講面子、講排場、希望一夜暴富等浮躁的社會心態有關。
「當彩禮逐漸成為一種斂財手段,實質上與買賣婚姻相差無幾,由此導致有情人難成眷屬、因婚致貧甚至家破人亡的悲劇不斷發生。」崔樹義表示,越來越多的窮人娶不起媳婦,或者為了娶媳婦弄得「全家返貧」,光棍村不斷出現,「天價彩禮」已成為一種應當及早加以消除的社會陋習。
>>移風易俗
綜合施策,標本兼治
縮小城鄉差別是治本之策
如何通過移風易俗,剷除「天價彩禮」的土壤呢?「這需要綜合施策,僅僅靠單純的引導、宣傳很難奏效。」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朱信凱認為,「天價彩禮」既有生育觀念、價值取向、面子心理等主觀原因,也有男女性別失衡、生活成本上升、生活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客觀原因,問題的複雜性、頑固性要求各級政府要多從治本上下功夫。
「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逐步縮小城鄉差別是治本之策。」朱信凱表示,只有農村經濟條件改善了,養兒防老的觀念才能逐步消除,「生男生女都一樣」才能成為共識,「天價彩禮」才會失去生存土壤。 據《人民日報》
編輯: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