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我不要了!退休老人帶娃做家務補貼錢,兒子兒媳卻躺著玩手機

2021-01-09 80歲後

導語:

人到老年有時候很多事情都自己做不了主,身不由己。最簡單的一點,很多老人覺得自己辛苦了一輩子,工作了一輩子,好不容易退休了,可以悠閒下來,去打打太極拳,散散步,有空去旅遊一下,享受一下老年的美妙時光。

現實生活是很多人一退休就馬上被兒子兒媳召喚過去幫忙帶孫子。多數的老人還是想著為孩子著想,畢竟孩子要上班,沒空照顧孫子,請保姆,第一是花錢太多,不一定負擔得起,第二是畢竟是外人,沒有自己帶來的放心,所以很多老人都會在退休之後去到兒子兒媳家幫忙帶孫子。有些一帶就帶幾年,還有二胎。

老人一輩子為兒子,兒媳忙忙碌碌地做著保姆的工作。原本老人並沒怨言,問題是遇到那些不懂感恩的兒子兒媳,一點都不體諒你,還要這嫌那的,讓老人心塞,這可就心酸了。

傾訴人張阿姨,62歲

我今年62歲,退休已經12年,剛剛退休那會跟老伴還沒退休。我在家裡清閒下來,沒有了工作的壓力,只專心照顧老公的生活,早上起來去買個菜,還有時間跟老姐妹們一起去打打太極拳,做點自己喜歡的事,然後回家做午飯,下午還有時間睡個午覺,晚上吃了晚飯跟老伴一起去散散步,逛逛商場,聊聊天,覺得這樣的生活挺好的。

但是好景不長,沒兩年兒媳懷孕,孫子快出生,兒子就打電話讓我做好準備去幫忙帶孫子,照顧兒媳的月子。

我並非不願意幫忙兒子兒媳帶孫子,孫子是自己家的,兒媳那麼辛苦地幫我們家傳宗接代不容易。她是遠嫁,父母那方還有媳婦要照顧,所以不能來照顧她的月子,不能來幫忙帶外孫,我作為奶奶幫忙帶是很應該的。

雖然我捨不得老伴,可是兒子兒媳需要幫忙,我也義無反顧地去了兒子兒媳家,留下老伴自己照顧自己。

但是跟兒子兒媳住到一起,我才發現會有那麼多的糟心事。之前沒住到一起的時候,兒子兒媳偶爾回家來團聚,也許是遠香近臭,之前兩代人之間的關係,婆媳關係還是處的可以的,我覺得兒媳的人品還算不錯,雖然不是非常賢惠的人,但還算可以。但是住到一起沒幾天,兒媳的真實面目慢慢的就顯示出來了。

並非說兒媳婦的人有多不好,只是有些習慣,我們倆還是有不一樣的。我習慣於早起早睡,兒子兒媳卻習慣於晚睡,有時候我心疼兒媳,覺得她現在都已經懷孕了,還這麼不懂得養生,是非常不利於身體的健康的,所以我光面說過她。

說了兩三次之後,兒媳婦似乎有點不高興,對我的態度也慢慢的沒那麼好。

孫子出生,兒媳坐月子,我是盡心盡力地伺候著。兒子兒媳也算是領情聽到他們總是會跟我說,媽辛苦了,謝謝你等等。

日子在忙忙碌碌中,慢慢就過去。帶娃,特別是寶寶小的時候真的讓人操心。一個晚上要起來喝幾次奶,換幾次尿片,而且他還沒有形成定時睡覺的習慣,總是白天睡,晚上熬到一兩點都不肯睡覺。我都被他折騰得快沒脾氣了,整個人都瘦了一大圈,白天還得負責一家子的家務活,真是把我累垮了。

再難熬的日子也總會過去,寶寶四個月之後,兒媳就去上班了,家裡就剩下我一個人帶寶寶,還有負責家裡的家務。寶寶開始會坐會爬,也比以前好帶了點。兒子兒媳卻慢慢習慣於我為這個家的付出。他們理所當然地覺得家務活是我幹的的,是我拖的,飯是我做的,碗是我該洗的,寶哭了,該我去哄的。

他們下班回到家,總是先逗一會兒寶寶玩,就幾分鐘,然後就自己拿出手機來躺在沙發上玩,從來不會想著去廚房幫個忙。吃完飯也要不就躺在沙發上看電視,要不就是玩手機,家務活從來都不幹。

每個月給的生活費也從以前的每個月準時給到我手中,到慢慢的推遲,甚至忘記給我生活費。我雖然有退休金,但是並不多,兒子兒媳不主動給我,也不好主動向他們要。來他們小家裡幫忙的日子裡,每個月我的貼補生活費,現在一年多我都已經貼了兩三萬塊錢進去了。

最讓我傷心的是有一次我回兒子回到家,我有一點感冒,頭有一點暈,就沒有及時地做好飯菜。

兒子坐在沙發上玩手機,兒媳逗著孫子玩。過了一段時間,我還沒做好飯菜,就聽到兒子不耐煩的聲音:媽怎麼這麼遲?還不做飯菜,你今天幹嘛了?我一聽這種語氣,加上我自己還不舒服,他看都不看不來幫忙,不說還來責備我,我就火了。

「你們是幹什麼的?孫子兒子是你的家,也是你的,我來那麼久,你什麼時候來幫過忙做家務?我今天感冒,現在還頭暈著,還要給你們做飯做菜,而你坐在沙發上坐玩手機,還來責備我,你這是什麼態度?孫子我不要了,你自己帶吧,我明天要回老家!」

兒子兒媳看我發火了,驚訝地看著我。

後來媳婦抱著寶寶走過來,關切地問,媽,你不舒服啊,你怎麼不早說呀?兒子兒媳也誠意地向我道歉,他們說確實自己沒想到那麼多,平常確實忽略了我的感受。後來他們讓我留下,說畢竟他們請保姆請不起,而且外人在家,他們也不放心,讓我還是留下來帶到寶寶上幼兒園,他們以後會改正,下班回來會幫忙做家務。我也答應了下來。

從那天我發火之後,兒子兒媳果然改善了挺多。他們下班回來就會幫忙做下家務,打打下手。兒子帶著寶寶下去小區玩,兒媳就跟我一起摘菜洗菜,打下手,在這個過程中,還跟我相互聊天,在聊天對對方有所了解,感情也慢慢變好。

現在他們每個月也會準時給我家用的錢。其實兒子兒媳懂得感恩,我在兒子兒媳家裡幫忙帶孫子,儘管勞累,可是心還是滿足的。

就這樣,我一直把孫子帶到了三歲上幼兒園,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兒子兒媳家。後面的兩年相處裡,我覺得生活很愉快,畢竟我們學會了相互遷就,相互支持。在真身真心相待的中,我和媳婦之間感情還慢慢地培養起來,兒媳現在對我比以前更加親近。

結語

很多人抱怨婆媳關係難處,婆婆到兒子兒媳家幫忙帶孫子,反而兩代人在相處中還傷害了感情,其實就是兩代人缺乏溝通而已。

兩代人的想法習慣等等還是很不同的,可是一般來說婆婆都是真心實意地樂意幫忙兒媳帶孫子的。兒子兒媳一般也會看到婆婆公公的真心付出,但是如果缺乏溝通,兩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在遷就對方,在遷就中忍氣吞聲,把不愉快的東西積壓在心底,慢慢地就形成了跟對方相處是非常不愉快的印象,這樣就會影響感情。

如果你的兒媳和婆婆兩人的人品還算可以,不是那種非常挑剔,挑刺的人,在相處中有什麼不愉快,雙方就該攤開來說,把心結打開。只有溝通過,兩人才能相互理解,相互信賴,兩代人的感情才會越來越好,那麼婆婆就不會白白幫忙,大家 都會有收穫。

相關焦點

  • 「孫子我不要了」!老人幫子女帶娃,他們卻躺著玩手機
    導讀:「孫子我不要了」!老人幫子女帶娃,他們卻躺著玩手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孫子我不要了」!老人幫子女帶娃,他們卻躺著玩手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人怒斥兒媳:我給你帶娃,你卻躺著玩手機!別把老人當免費保姆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隨著二胎的全面開放,越來越多人投入到了二胎的大部隊中,在很多人眼裡,老人都很喜歡兒孫滿堂,很享受帶孫子的快樂,所以很多人認為,老人是催生的主力軍。的確,有很多老人很喜歡孩子,會希望孩子多生一兩個孫子,但有的老人,卻不敢動這種念頭。
  • 爺爺奶奶帶孩子,爸爸媽媽玩手機,老人保姆式帶娃揭中國家庭通病
    爸爸媽媽玩手機,老人保姆式帶娃揭中國家庭通病李大媽就是眾多背井離鄉的老人之一,和大多數奶奶一樣,兒媳剛剛誕下孫子,她就扛起了帶娃的重任。可好不容易到了周末,李大媽累得腰疼,想藉此休息兩天,但兒子媳婦根本不早起,孩子醒來後第一個找的還是奶奶。李大媽無奈地給孩子穿衣餵飯收拾好,無意中一瞥,卻見兒子兒媳雙雙躺在床上玩手機。兩個人對著屏幕邊看邊笑,對孩子不聞不問,和自己也沒有日常的溝通。
  • 幫兒子帶娃還是幫女兒帶娃,差別一目了然?三個案例剖析老人心聲
    幫兒子帶娃,很容易就和兒媳婦鬧矛盾,弄得最後兒子也怨我。幫兒子帶娃這隊認為:幫兒子把娃帶好了,兒子兒媳能輕鬆一些,家裡的爭吵也能少點,好好照顧兒媳婦,他們以後養老也更盡心。再看看帶娃老人的自述,到底是幫兒子帶娃好,還是幫女兒娃好?三個案例解剖老人帶娃心聲案例一:今年60歲的王阿姨,四年前孫子出生了,就一直幫著帶孫子,三年前外孫女出生,孫子又上了幼兒園,因為心疼閨女,就幫忙帶下自己的外孫女。
  • 「我白天帶娃、做家務,晚上連睡的地方都沒有」老人的話讓人心酸
    我婆婆就問她,家裡三個房間,她為什麼睡陽臺呢?王阿姨見瞞不過去,平時又跟我婆婆關係好,就說:「我白天帶娃、做家務,晚上連睡的地方都沒有,還得睡陽臺……臨老還遭這樣的罪,不知道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原來,王阿姨從今年來幫兒媳帶娃,就一直住在陽臺上。因為兒媳說家裡的房間,一個夫妻倆住,一個倆孩子住,剩下一個要當書房,給婆婆騰出來,他們夫妻倆和孩子就沒地方看書和學習了。
  • 婆婆不想帶孫子,又怕兒子兒媳不養老,怎麼辦?過來人說得很現實
    01.沒有經濟實力,最好不要硬碰硬今年68歲的劉阿姨,別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卻是一位善良且聰明的老太太,兒子和女兒家的孩子,都是她幫忙帶大的。劉阿姨說:「我是農村人,雖然也有養老金,可跟城裡的退休老人相比,簡直天地之差,每月也就一百多塊錢,想要不依靠子女養老,根本不可能。
  • 「上班式帶孫子」流行,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公婆不願跟兒子同住?
    「為什麼不想跟兒子兒媳住一塊兒,這種帶娃方式是誰提出來的?」「兩代人住一起麻煩,買房的時候我們就買在了同一小區,我退休後就是這個打算了。可以幫忙帶孫子,但是該休息我得休息,他們不能全推在我身上。另外,他們每個月還會給我1000的零花錢,我跟兒媳也沒啥矛盾,這種方式非常和諧。」聽了張奶奶的話,我覺得這種帶娃方式挺好的,老人退休後給自己找了事做,同時也不摻和兒子兒媳的生活,有點距離,更有利於家庭和諧,而且也有利於培養年輕小夫妻自己帶娃的獨立性。
  • 都在吐槽老人帶娃,但全職外婆/奶奶的辛苦有人理解嗎?
    芽芽媽媽全職在家帶娃,外婆心疼女兒,覺得女兒那邊的菜又貴又不新鮮,於是,她每天都買好新鮮的食材過來,做好一日三餐,再幫女兒打掃、收拾家務。女兒就帶著芽芽遊戲、看繪本、學英語,一心一意帶好孩子。晚上,外婆做完晚飯之後,再回自己家去。芽芽外婆說,「我不跟他們年輕人住到一起,我自己的房子住著多舒心。芽芽她爸爸每天下班回家就坐在沙發上玩手機,我也沒辦法說。
  • 隔輩帶娃,為什麼老人總是受傷?這篇告訴你原因
    當他們結婚生子以後,父母大多數已經退休,所以他們就自然而然地把帶娃的任務交給了老人。我有以前的一個鄰居,只有一個兒子,兒子兒媳都在省城工作,兩口子退休後卻一直生活在小縣城。兒媳生孩子的時候,他們兩口子過去看了一趟,送了幾萬塊錢過去,然後回到家兩口子竟然抱團去國外旅遊了。對於這兩口子的做法,身邊許多人都感到不解。
  • 退休後給子女帶娃的老人,結局大多不會太好?過來人告訴你答案
    於是,就有一些人說,退休後給子女帶娃的老人,是吃力不討好,所以結局大多不會太好。那麼,果真是如此嗎?過來人告訴你答案。後來,兒子兒媳接他同住,現在退休後他最大的樂趣就是每天領著兩歲多的小孫子玩。兩人一起在小區廣場上玩耍,看老人下棋、跳廣場舞,回家陪孫子看動畫片、給孫子講故事,每天聽小孫子奶聲奶氣地喊「爺爺」,他覺得退休生活一下子變得有趣多了。用他的話說:「人老了含飴弄孫,享受一下天倫之樂,是求子不得的一件事,要不然晚年生活多寂寞啊。」
  • 「上班式帶娃」很普遍,白天照顧孫子晚上回家,多少老人日常工作
    「上班式帶娃」很普遍陳奶奶已經退休很長時間了,可自從有了孫子,陳奶奶就給自己找了一份工作,也就是帶娃。小孫子今年已經4歲了,孫子3歲的時候兒媳就開始工作了。每天陳奶奶都會早起去兒子家「打卡」,白天由她照顧孫子,給孫子準備午飯和晚飯,哄孫子睡午覺,陪孫子玩,到了晚上等兒子和兒媳回家以後,陳奶奶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自己家。有很多老人和陳奶奶相似,他們或者在白天照顧孫子孫女或者接送孫子孫女到幼兒園,直到孩子爸媽回家,將孩子交到他們的手中,然後在會自己的家。
  • 老人不幫帶娃的家庭,最後是什麼樣?4位29歲媽媽的回答,很戳心
    案例:劉大媽退休時,兒子剛結婚,熱熱鬧鬧的給兒子辦完婚禮,準備和老伴舒舒服服的過退休後的時光,可是沒多久,兒子打來電話說兒媳要去工作減輕生活壓力,孩子沒有人帶,麻煩劉大媽來照顧。於是劉大媽放下電話千裡迢迢的來到兒子所在的城市,在城市裡人生地不熟的,照顧孫子也很辛苦,還經常思念老伴,很不適應,但是為了能減輕兒子兒媳的壓力,自己苦一點沒有關係,可是這小兩口總是挑剔劉大媽這個做的不行,那個做的不對的。
  • 沒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日子過得如何?4位兒媳說出真相,很現實
    然而,怕就怕一些兒子兒媳不知感恩,老人家放著老家的大房子不住和舒舒服服的日子不過,千裡迢迢跑過來「受罪」,卻經常被兒媳挑三揀四、嫌這嫌那。那麼,沒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日子過得如何?以下4位「兒媳」說出真相,很現實。每一位兒媳,或者是已婚女人,都該看看。
  • 「上班式帶孫子」成帶娃流行趨勢,子女老人都受益
    孟阿姨和兒媳商量以後,達成一個「協議」,白天由老兩口「上門」帶娃,晚上兒子兒媳回來帶娃,老兩口「下班」回家,到了周六日,就是老兩口的休息日。於是每天早上7點,孟阿姨和老伴就趕到兒子家,兒子兒媳可以安心上班去,晚上7點,吃過晚飯,孟阿姨和老伴一起遛彎回家,就像年輕人上班一樣,到點來,到點走,每天跟兒媳的交集就那麼一兩個小時,幾乎沒啥矛盾,每個月,兒媳還要給孟阿姨1000塊錢的「工資」,雖然不多,但這份心意讓老人很舒心。
  • 真正的苦日子是從退休開始?3位退休女人,訴說退休生活的真相
    孫阿姨:祈禱兒媳不要生二胎,讓我去過屬於自己退休後的生活我退休後,兒媳就辭退了家裡的保姆,讓我幫她帶孫女,說是現在賺錢不容易,請個保姆趕得上她一個月的工資了,現在我退休了,正好能幫她帶幾年,等孫女大了再讓我過自己的退休生活
  • 奶奶抱著孫子從樓上跳下,老人起訴讓兒子一家搬走,莫再隱形啃老
    看到這樣的新聞,讓我想到現在很多的家庭都是由老人在照顧孩子,而孩子父母卻忙於自己的事業和工作,不少老人不僅出力還要出錢 ,孩子帶不好還要被埋怨 ,老年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有一些老人因為照顧孫子輩患上了抑鬱症。我曾經見過一位老人,為四個孩子前後帶了八個孫子孫女 ,高峰時,同時帶了4個在身邊,老人的壓力難以想像。
  • 兒子不滿父母長假去旅遊,說:「有這錢,給孩子報個英語班多好」
    又到十一長假了,對於長期住在兒女家,幫助兒女帶小孩的父母來說,也是一份難得的喜悅。兒女放假,自己也能輕鬆一下,有些老人甚至提前規劃好了長假期間的旅遊安排。但一切真能如自己所願嗎?對於有些兒女來說,早已習慣父母在家中承攬大部分家務,帶孫子,買菜做飯,習慣父母將全部退休工資用於小家的開支上。
  • 75歲老太太哭訴:孫子高中住校後,兒子兒媳暗示她該回老家了
    文\好孕姐找個非周末,去超市或者公園裡看看,帶娃的一大部分都是老人。他們操著鄉音互相搭話,或訴說家常或傾訴心聲,若你問一下,他們也多是從鄉下老家趕來給子女帶娃的,謂之「老漂族」。如今老人是帶娃主力軍,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這其中帶娃最多的是奶奶們。帶娃奶奶們也並非全都心甘情願來給子女幫忙,畢竟誰都想要晚年自由。
  • 婆婆拒絕帶孫子兒媳怎麼辦?這位寶媽的做法真是大智慧,讓人羨慕
    寶媽們,有孩子後,尤其是產假結束後,你是會辭職在家帶孩子,還是會找家裡老人過來幫忙帶娃,自己繼續回歸職場?如果是第一種情況,自然沒問題,畢竟寶媽們自己帶孩子,好處還是很多的。協議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其一,婆婆幫忙帶孩子,只負責她和老公上班期間帶孩子的工作,當他們下班後,孩子就不歸奶奶管;其二,婆婆只負責帶孩子,一日三餐和家務都不在老人負責的範圍內;其三,老人只負責在工作日帶孩子
  • 婆婆打理家務兒媳吹毛求疵,分家不到一星期,兒媳嘗到了苦頭
    但是兩代人生活上畢竟存在著差異,婆婆做事未必能合兒媳的心意,所以出現有些婆婆明明任勞任怨,卻換不來兒媳一句感激,甚至看不順眼,真是寒了老人的心。02邱阿姨的兒子大專畢業去上海打工,錢沒掙到幾個,卻帶回來一個如花似玉的女朋友,並且未婚先孕,老夫妻倆樂得合不攏嘴,趕緊忙不迭地準備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