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人到老年有時候很多事情都自己做不了主,身不由己。最簡單的一點,很多老人覺得自己辛苦了一輩子,工作了一輩子,好不容易退休了,可以悠閒下來,去打打太極拳,散散步,有空去旅遊一下,享受一下老年的美妙時光。
現實生活是很多人一退休就馬上被兒子兒媳召喚過去幫忙帶孫子。多數的老人還是想著為孩子著想,畢竟孩子要上班,沒空照顧孫子,請保姆,第一是花錢太多,不一定負擔得起,第二是畢竟是外人,沒有自己帶來的放心,所以很多老人都會在退休之後去到兒子兒媳家幫忙帶孫子。有些一帶就帶幾年,還有二胎。
老人一輩子為兒子,兒媳忙忙碌碌地做著保姆的工作。原本老人並沒怨言,問題是遇到那些不懂感恩的兒子兒媳,一點都不體諒你,還要這嫌那的,讓老人心塞,這可就心酸了。
傾訴人張阿姨,62歲
我今年62歲,退休已經12年,剛剛退休那會跟老伴還沒退休。我在家裡清閒下來,沒有了工作的壓力,只專心照顧老公的生活,早上起來去買個菜,還有時間跟老姐妹們一起去打打太極拳,做點自己喜歡的事,然後回家做午飯,下午還有時間睡個午覺,晚上吃了晚飯跟老伴一起去散散步,逛逛商場,聊聊天,覺得這樣的生活挺好的。
但是好景不長,沒兩年兒媳懷孕,孫子快出生,兒子就打電話讓我做好準備去幫忙帶孫子,照顧兒媳的月子。
我並非不願意幫忙兒子兒媳帶孫子,孫子是自己家的,兒媳那麼辛苦地幫我們家傳宗接代不容易。她是遠嫁,父母那方還有媳婦要照顧,所以不能來照顧她的月子,不能來幫忙帶外孫,我作為奶奶幫忙帶是很應該的。
雖然我捨不得老伴,可是兒子兒媳需要幫忙,我也義無反顧地去了兒子兒媳家,留下老伴自己照顧自己。
但是跟兒子兒媳住到一起,我才發現會有那麼多的糟心事。之前沒住到一起的時候,兒子兒媳偶爾回家來團聚,也許是遠香近臭,之前兩代人之間的關係,婆媳關係還是處的可以的,我覺得兒媳的人品還算不錯,雖然不是非常賢惠的人,但還算可以。但是住到一起沒幾天,兒媳的真實面目慢慢的就顯示出來了。
並非說兒媳婦的人有多不好,只是有些習慣,我們倆還是有不一樣的。我習慣於早起早睡,兒子兒媳卻習慣於晚睡,有時候我心疼兒媳,覺得她現在都已經懷孕了,還這麼不懂得養生,是非常不利於身體的健康的,所以我光面說過她。
說了兩三次之後,兒媳婦似乎有點不高興,對我的態度也慢慢的沒那麼好。
孫子出生,兒媳坐月子,我是盡心盡力地伺候著。兒子兒媳也算是領情聽到他們總是會跟我說,媽辛苦了,謝謝你等等。
日子在忙忙碌碌中,慢慢就過去。帶娃,特別是寶寶小的時候真的讓人操心。一個晚上要起來喝幾次奶,換幾次尿片,而且他還沒有形成定時睡覺的習慣,總是白天睡,晚上熬到一兩點都不肯睡覺。我都被他折騰得快沒脾氣了,整個人都瘦了一大圈,白天還得負責一家子的家務活,真是把我累垮了。
再難熬的日子也總會過去,寶寶四個月之後,兒媳就去上班了,家裡就剩下我一個人帶寶寶,還有負責家裡的家務。寶寶開始會坐會爬,也比以前好帶了點。兒子兒媳卻慢慢習慣於我為這個家的付出。他們理所當然地覺得家務活是我幹的的,是我拖的,飯是我做的,碗是我該洗的,寶哭了,該我去哄的。
他們下班回到家,總是先逗一會兒寶寶玩,就幾分鐘,然後就自己拿出手機來躺在沙發上玩,從來不會想著去廚房幫個忙。吃完飯也要不就躺在沙發上看電視,要不就是玩手機,家務活從來都不幹。
每個月給的生活費也從以前的每個月準時給到我手中,到慢慢的推遲,甚至忘記給我生活費。我雖然有退休金,但是並不多,兒子兒媳不主動給我,也不好主動向他們要。來他們小家裡幫忙的日子裡,每個月我的貼補生活費,現在一年多我都已經貼了兩三萬塊錢進去了。
最讓我傷心的是有一次我回兒子回到家,我有一點感冒,頭有一點暈,就沒有及時地做好飯菜。
兒子坐在沙發上玩手機,兒媳逗著孫子玩。過了一段時間,我還沒做好飯菜,就聽到兒子不耐煩的聲音:媽怎麼這麼遲?還不做飯菜,你今天幹嘛了?我一聽這種語氣,加上我自己還不舒服,他看都不看不來幫忙,不說還來責備我,我就火了。
「你們是幹什麼的?孫子兒子是你的家,也是你的,我來那麼久,你什麼時候來幫過忙做家務?我今天感冒,現在還頭暈著,還要給你們做飯做菜,而你坐在沙發上坐玩手機,還來責備我,你這是什麼態度?孫子我不要了,你自己帶吧,我明天要回老家!」
兒子兒媳看我發火了,驚訝地看著我。
後來媳婦抱著寶寶走過來,關切地問,媽,你不舒服啊,你怎麼不早說呀?兒子兒媳也誠意地向我道歉,他們說確實自己沒想到那麼多,平常確實忽略了我的感受。後來他們讓我留下,說畢竟他們請保姆請不起,而且外人在家,他們也不放心,讓我還是留下來帶到寶寶上幼兒園,他們以後會改正,下班回來會幫忙做家務。我也答應了下來。
從那天我發火之後,兒子兒媳果然改善了挺多。他們下班回來就會幫忙做下家務,打打下手。兒子帶著寶寶下去小區玩,兒媳就跟我一起摘菜洗菜,打下手,在這個過程中,還跟我相互聊天,在聊天對對方有所了解,感情也慢慢變好。
現在他們每個月也會準時給我家用的錢。其實兒子兒媳懂得感恩,我在兒子兒媳家裡幫忙帶孫子,儘管勞累,可是心還是滿足的。
就這樣,我一直把孫子帶到了三歲上幼兒園,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兒子兒媳家。後面的兩年相處裡,我覺得生活很愉快,畢竟我們學會了相互遷就,相互支持。在真身真心相待的中,我和媳婦之間感情還慢慢地培養起來,兒媳現在對我比以前更加親近。
結語
很多人抱怨婆媳關係難處,婆婆到兒子兒媳家幫忙帶孫子,反而兩代人在相處中還傷害了感情,其實就是兩代人缺乏溝通而已。
兩代人的想法習慣等等還是很不同的,可是一般來說婆婆都是真心實意地樂意幫忙兒媳帶孫子的。兒子兒媳一般也會看到婆婆公公的真心付出,但是如果缺乏溝通,兩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在遷就對方,在遷就中忍氣吞聲,把不愉快的東西積壓在心底,慢慢地就形成了跟對方相處是非常不愉快的印象,這樣就會影響感情。
如果你的兒媳和婆婆兩人的人品還算可以,不是那種非常挑剔,挑刺的人,在相處中有什麼不愉快,雙方就該攤開來說,把心結打開。只有溝通過,兩人才能相互理解,相互信賴,兩代人的感情才會越來越好,那麼婆婆就不會白白幫忙,大家 都會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