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老武漢的夏天:五豐杯、美怡樂,阿里山蜜豆冰和老萬成酸梅湯

2020-12-18 武漢壹周

武漢,是一座讓人不能將就的城市。

在那個沒有空調的年代,在長江裡玩水、光著膀子下棋、還有蠻多人都懷念的二廠汽水……是所有武漢人最愛的度夏方式。

五豐杯

冷氣騰騰的黃色小圓盒,一塊五的價格。小木勺舀起的乳白糕體,能聞到沁人心脾的香草味,奶味和甜度剛剛好,大汗淋漓的夏天來上一口,好像就有了精神支柱。

五豐杯對於那個年代的武漢人,就是這樣一種神奇的存在。

鼎盛時期,五豐杯的產量一年達到600萬盒,是江城冰淇淋界毫無爭議的霸主。

直到現在,得意生活論壇上,還常有人問起五豐杯哪裡有賣。2011年,五豐杯正式停產,這已成為80/90一代武漢伢的遺憾。

美怡樂甜筒

與五豐杯齊名的,還有美怡樂甜筒。20年前,一碗熱乾麵只要1元,而當時的和路雪可愛多已經賣到了3塊錢。

「太貴了,有便宜點的嗎?」

「美怡樂這個香芋的不錯,只要1塊5。」

其實這是一個廣東牌子,卻得到了很多武漢人的喜愛。

與其他蛋筒不同,美怡樂的蛋筒皮比較軟,裡面是香芋奶油、花生碎、巧克力脆皮,炎炎夏日吃上一個,法力無邊。

如今,美怡樂早已在市場大潮中敗下陣來,蹤跡難尋,只有湖南和廣東還比較容易找到。

武漢據說有極少數地方還在售賣,只能碰運氣看看能不能找回小時的記憶了。

阿里山蜜豆冰

阿里山蜜豆冰是武漢第一家蜜豆冰店,這一方不大的刨冰鋪子承載了武漢三代人的時光記憶,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生存在熱鬧的前進四路。

繞過拆遷隊豎起的圍牆,這裡依然保留著1990年剛開業時的畫風,老闆娘在綠色的老式刨冰機前忙活,空氣中有種時光落定的安靜。

擦得鋥亮的舊鐵盤裡,鋪上粘稠的紅豆撒上冰,澆上煉乳,最後撒一把葡萄乾。

這在物質並不十分豐富的上世紀90年代,已是十分新潮。

兩個勺子吃一盤蜜豆冰,是情侶們的專享,豆子軟爛,不甜不膩,葡萄乾粒粒飽滿,入口清甜,這是老武漢最甜蜜的夏天味。

「我們在這裡開了有二十多年了,很多小情侶都是我這裡的常客,有幾對我印象特別深刻,來吃的時候還在談朋友,現在都帶著孩子一起來了。馬上這裡要拆遷,搬到哪裡還不曉得,我們還會堅持的。」老闆娘說。

老萬成酸梅湯

大汗淋漓的夏天,一口老萬成酸梅湯是老武漢難以忘懷的酸爽和冰涼。

1910年,老萬成在六渡橋掛牌而成。在武漢人看來,「老萬成」與「酸梅湯」就是一個意思——老萬成就是做酸梅湯的,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

武漢素有「三大火爐之一」的稱號,在那個冰箱還遠遠沒有發明出來的年代,酸甜可口的酸梅湯簡直讓酷暑中的老武漢人爽翻了天。

上午十點剛過,來老萬成買酸梅湯的人便已絡繹不絕。不管你是身穿汗衫的爹爹,還是一身潮牌的boy,從守店人手裡接過一杯冰鎮酸梅湯,都要美美地灌上一大口然後打個冷氣嗝兒,爽!

烈日當頭,不僅在街上可現買現喝,還可把老萬成製成的酸梅膏帶回家,用涼開水勾兌,放進冰箱,冰鎮著,隨時喝。這已成為許多武漢人消暑的習慣。

38歲的黃叔是這裡的常客,他說:「老萬成的酸梅湯是我們家夏天消暑的必備,百年的老字號了,我自己都喝了一二十年,現在家裡的小孩都很喜歡喝,我每隔半個月就來買兩瓶。」

一碗酸甜可口,清涼怡人的老萬成酸梅湯不知給多少武漢人平平淡淡的日子增添了味道,亦不知在多少武漢人的記憶中,成為一種無法忘懷的念想。

二廠汽水

上世紀80年代,是飲料二廠最紅火的「黃金時代」。每天晚上,小商戶騎著三輪車在二廠門口排隊進貨,隊伍從解放大道一直排到西馬路,蔚為壯觀。那時候的武漢伢,最愛的就是那一口冰涼香甜的濱江牌二廠汽水。

那是一天乖乖不看電視才換回的獎勵,是家裡人每到夏天就往回搬的消暑利器,是請人待客時才擺上桌的瓊漿玉露。

如今,二廠汽水被重新包裝和改良,回到大眾視野。口味上經過反覆考究,保留了經典的橙汁味、香蕉味,還有檸檬海鹽味、櫻花限定口味等,二廠汽水的前世今生被隨之喚醒。

相關焦點

  • 曾經人氣不輸茶顏悅色的老萬成,變了
    不僅店面做了極大的調整,菜單也升級了,以前僅有傳統酸梅湯和酸梅膏兩種,如今除了鎮店主打款外,還衍生出了多種以酸梅湯為基底的特調口味,甚至還有了熱飲!保險起見,我點了一杯冰的老味酸梅湯先找找感覺。那種不管過去多久,哪怕久到已經描繪不清它的味道,但是只要淺嘗一口,回憶就能瞬間被拉回到當年的感覺。老萬成的酸梅湯很有記憶點,甜味和酸味的調配做到了完美融合,沒有甜到齁人的膩感,也沒有讓人抗拒的煙燻味,加上冰鎮的口感,哪怕是在冬天,也能讓人心情愉悅。如果再配上火鍋或者燒烤,寡油解辣神器。
  • |武漢|武漢自然博物館|黃鶴樓公園|中山大道|門票|黎黃陂路
    櫻園路、櫻花城堡、老齋舍、櫻頂……每個地方都美得像幅畫,讓人挪不開眼。▲地址:武昌區珞珈山路16號門票:無需門票14:00-15:00黃鶴樓「天下江山第一樓」,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是遊客來武漢必打卡的地方。
  • 武漢老餐館打卡:味可能變了,但感覺依舊沒變!
    武漢有很多年代比較久的美食店,不管是武漢本地人也好,還是外地人也罷,都會比較偏向這些老字號美食店,雖然可能不是以前那個味了,但留下的記憶卻很深刻。那麼武漢老字號美食都有哪些呢?老萬成武漢市百年老字號,主營酸梅湯。老萬成始創於1910年,是由四個股東共同投資9000多大洋開辦起來的。老武漢人都覺得「老萬成」與「酸梅湯」就是一個意思」,因為老萬成就是做酸梅湯的,而且其實際製作酸梅湯有100餘年歷史。
  • 一代人的回憶!地道北京味的酸梅湯,到底有啥秘方?
    需要強調的是,老北京的「冰鎮酸梅湯」講究的是冰塊只能鎮在容器外面,不能直接放進裡面,這主要是因為那時的冰塊都是天然冰,不潔,放在酸梅湯裡面怕引起飲者鬧病。著名學者金雲臻先生在《燕居夢憶》裡說,這一條和「熟水梅湯」是保證酸梅湯質量和信譽的關鍵,「雖街頭小販也都嚴格遵守,這是當年老北京做買賣的職業道德所在」。上述製作酸梅湯的原料中,其他沒有什麼異議,唯一特殊的是糖。
  • 酸梅湯、燒仙草、杏皮水……那些夏日冰飲的「土味」情話
    來一杯香甜冰爽的冰飲吧,立馬給你一個清涼甜蜜的夏天。比如最近很火的周杰倫新歌《莫吉託》(Mojito),這種誕生於古巴的雞尾酒製作方法很簡單:將薄荷葉洗淨放入杯中,加入兩勺白砂糖,放入一杯底的檸檬汁,搗碎薄荷葉,再倒入少許白朗姆酒,加入碎冰攪拌,最後倒入蘇打水,用檸檬和薄荷葉裝飾。
  • 武漢最全吃冰攻略!25家顏值與味道並存的冰淇淋店撩動你們的少女心!
    23.阿里山蜜豆冰老闆是武漢人一開就是28年, 這裡的蜜豆冰是招牌,碎碎綿綿的冰上淋了純正的煉乳還撒了椰果,端上來滿滿一大碗。吃的時候拌一下,和冰融合在一起甜度剛剛好,一點也不膩。這一口是甜甜的冰渣,下一口或許就是蘸滿煉乳的蜜豆了...蜜豆甜甜的有點冰涼,13元的就能吃到一大碗簡直就是良心價格,份量也很足,推薦這樣有特色的武漢老店~
  • 武漢最有文化氣息的美食街,薈萃百年老字號,濃濃的漢味令人追憶
    近年來,素有華中交通樞紐的武漢,其豐富的美食文化吸引著國內外遊人。這裡有很多美食街讓人流連忘返。每每武漢出差,都會抽空到漢口的吉慶美食街,品嘗久違的美味,尋找曾經的回憶。今年本來打算春節再去吉慶街品嘗美食,因疫情來襲,只能回憶吉慶街那永遠品嘗不夠的美味。
  • 冰涼解暑 | 超滿足的蜜豆雪花冰 自製冰品安心吃!
    作者:寶寶知道 麥子廚房蜜豆雪花冰是夏季最受歡迎的冰品之一,在外市場價需要25-45元每份不等,自製蜜紅豆的雪花冰,不僅成本低,重要的是吃得健康又安全,漫長酷暑越來越長,冰仍然是夏季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 北上廣都在吃「普拉拉」 武漢品牌冰淇淋在外地先火了
    8月15日,普拉拉和Today便利店推出的聯名款冰淇淋開售,取名「奧奧喵小貓臉牛奶冰淇淋」,一個奧利奧夾心餅乾被一分為二,鑲嵌在形如貓咪的白色奶油雪糕上,畫龍點睛當作貓咪的眼睛。時間再往前推久一點,自2017年開始,在盒馬鮮生和羅森便利店,武漢人花上3塊錢,就能買到一款「武漢二廠綠豆冰棒」。
  • 酸梅湯·雪花酪·冰碗
    比如冰箱,至晚到清代就有了,和現代冰箱不同的是一個用氟利昂,一個用天然冰。做一個三層木箱,上層和中層底板鑽孔,中間一層放上冰,下層放一個鐵盤接冰融後的水,上層放食物。除了保鮮,想冰鎮西瓜也沒問題。也有人說馬可·波羅書中就有元大都人食用奶冰的記錄。吃口涼的是人們對抗暑熱沿用至今的招數。我這裡說幾種北京過去的冷食。
  • 想喝地道老北京酸梅湯,關鍵得看配料表裡的「糖」
    需要強調的是,老北京的「冰鎮酸梅湯」講究的是冰塊只能鎮在容器外面,不能直接放進裡面,這主要是因為那時的冰塊都是天然冰,不潔,放在酸梅湯裡面怕引起飲者鬧病。著名學者金雲臻先生在《燕居夢憶》裡說,這一條和「熟水梅湯」是保證酸梅湯質量和信譽的關鍵,「雖街頭小販也都嚴格遵守,這是當年老北京做買賣的職業道德所在」。
  • 我們用24小時吃遍武漢,最好吃的原來是它
    1、@吃空大武漢 酒香不怕巷子深,每逢周末都要到「白筋子」燒烤打卡店名:「白筋子」燒烤(其實沒有店名)營業時間:下午6點—凌晨1點30地址老闆阿斌不僅做出的豆皮好吃,做豆皮時一套行雲流水的動作也是「表演級」的店名:阿斌三鮮豆皮營業時間: 06:00-12:00地址:水陸街與復興路交叉口10、@回憶
  • 喝著可樂,心裏面有個酸梅湯的念想,魂就沒丟,比喝到嘴裡更中國
    這「六飲」,冬天叫「六漿」,夏天叫「六清」。「六清」為「薄荷水」、「嫩藜」、「糯米」、「甜酒」、「梅汁」和「桃濫」(菽粥加入冰屑),「菽粥」就是綠豆粥,「梅汁」類似酸梅湯,一直到現在,這「六清」大都還是人們常食的清涼解暑佳品。冰本來應該冬天才有,你非要逆天時弄到夏天用,「天理難容」啊。古人迷信,冬天取冰時要先祭冬神「司寒」,請他網開一面。
  • 想喝酸梅湯不用買,教你懶人做法,濃鬱醇厚甜而不膩,全家喝不夠
    後來長大真正開始學著吃了之後,才發現唐先生記憶中那些美好的吃食不一定真的比南方食物好吃到哪裡去,他記憶中那些美味可能只是鄉愁,回憶永遠最好吃,沒有廚師能夠真正重現人記憶中的美味(雖然漫畫裡面常常有這種情節)。唐先生的著作中談得最多的部分就是老北京的吃食;烤鴨、烤肉、豆汁、炒肝…等等。後來我去了北京,想辦法一一都嘗試過之後,才真正領略到回憶永遠最好吃這個道理。
  • 這些才是武漢人眼裡的「土特產」!肯定有你沒見過的(值得收藏)
    老武漢人有一句諺語:「汪玉霞的餅子——劫數(絕酥)」。汪玉霞糕點,特色是「酥」,有絕酥的美譽。在武漢地區訂親的聘禮盒中,汪玉霞的喜餅,是不可或缺之物。這種風俗,延續了多少代人。汪玉霞的漢味月餅也特別好吃,尤其是蔥酥口味的,還有鹼酥餅也是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