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齡,也過了吃喝玩樂的階段,所以更喜歡談一些賺錢養家的方式,因為賺錢也算是成年人的娛樂方式,回到我們今天的主題,現在不少人喜歡到國外打工賺錢,然後回到國內消費,這也是近些年人們養家餬口的方式,這一切得益於我們的改革開放政策,使得更多的家庭過上幸福的生活。同時也顯現出我們中國人吃苦耐勞的精神。
在我所在的縣城因為有很多朝鮮族人,而且會說流利的朝鮮族語言還會寫朝鮮族文字,所以在出國政策剛開始放開的時候,他們中的一些人就開始了出國打工的生涯,這對他們來說是很好的就業機會,在辦理籤證後,就開始向韓國的駐華大使館申請,當時的申請的理由可以使旅遊可以使留學。
在順利到達韓國後,他們會找到華人聚集的地方,找到合適的工作,因為沒有護照,所以更多的是打黑工,做力氣活,住在狹窄的出租屋內,他們知道機會來之不易,所以會和當地人良好的相處,不會惹是生非,即使受到一些欺凌,他們也會忍辱負重,他們背後還有家人,如果被遣送回來,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會付之東流,在發工資後,他們會將大部分工資打給在國內的家人,留下一小部分供自己生活,國外的菸酒是很貴的,所以他們會改掉一些不良習慣,生活費多用於在衣食住行方面,他們知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當然也有身體狀況好的打工者,他們會打兩三分工,或許他們精力旺盛,或許是掙錢的欲望激發了他們的潛能,趁著年輕體力好,有時會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緩解壓力和疲憊的一劑良藥就是和家人的一通電話,家長裡短,孩子的學業,父母的健康,電話的兩端都是滿滿的叮囑,誰能體會這異地的辛酸,掛掉電話之後擦掉眼角的淚水,睡上一覺,明天又是努力的一天。時光荏苒,歲月蹉跎,幾年甚至十幾年過後,大把的青春和汗水都獻給了異域國家,他們也得到了應有的報酬,是時候想回到自己的祖國,這些年的積蓄夠他們在國內過上舒適的生活了,他們選擇離開打工的國家,雖然有些不舍,但是他們在異域國家感覺到自己不屬於這裡,他們只是一個過客,迫切的想回到妻兒身邊,找回家庭的溫暖。
在我所在的縣城,一般人選擇在賺到200萬人民幣左右就開始回國了,他們的身家在縣城可以躋身到中產階級了,可以過上中等以上的生活,買上房子和車子,選擇一些保值的投資,做一些小買賣。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選擇大於努力,當然他們也是幸運的一部分人,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有機會到國外打工。他們是不甘於平凡的一群人,如果當初不選擇出國闖一闖,也許在國內還是要默默的過平淡的生活,這不是他們想要的。
因為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所以在國外打工的人回到國內後,也會帶動我們這裡的消費,他們會出入高檔的餐廳和娛樂場所。享受辛苦付出帶來的舒適感覺。同時他們也要適應國內的生活,因為在他們離開的這些年,國內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他們要接受新鮮的事物,接受新的理念,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去,不要和社會脫軌。他們也會注重孩子的培養,提高下一代的文化水平,有的則會拿出高額的學費,讓孩子有享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讓孩子能夠擁有改變命運的機會,這是他們所期望的。
在我所在的小縣城,出國打工是一部分人改變命運的方式,影響著很多的家庭,能夠出國打工是改革開放政策惠及到了普通百姓的原因。不論實在國內工作還是在國外打工,都可以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感謝時代的發展,期待以後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