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類知乎問答社區Bing Distill 開始邀請測試

2020-12-12 雷鋒網

早在今年初,就有消息稱微軟將會推出名為Bing Distill的類似Quora和國內知乎的個性化問答社區服務,而現在該項服務開始邀請測試。

這項服務與其它問答類在線交互平臺類似,用戶可回答其他用戶在Bing上提出的問題,還能在答案中評選出最佳答案。

目前這項服務還處於測試階段,用戶可訪問www.bing.com/distill註冊,並在微軟帳號中獲得邀請函予以激活。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與百度知道同是問答起家,為何是知乎做成了知識社區這事兒
    知乎早期產品草圖一、知乎本是一個沒曾想做大的問答型社區(2011-2012年)1、知乎:為挖掘增量知識而誕生根據資料顯示,知乎是2010年年底就開始內測了,正式上線是2011年1月份。在知乎初始期,就有投資人和周源(知乎創始人)接觸,問知乎想做多大已決定是否投資。
  • 微軟買Bing相關域名 但Bing再度訪問故障
    據消息人士透露,微軟公司已於近日從中國域名投資者手中買下biying.cn、biying.com.cn域名,微軟方面沒透露為收購這些域名所付出的代價。記者查詢Whois信息發現,目前這兩個域名已經轉至微軟公司名下,但尚未正式啟用。
  • 為問答而生的知乎,有哪些設計亮點?
    知乎,一個優秀的問答社區。作為國內優秀的社區產品之一,其擁有龐大的用戶量,知乎為什麼能這麼成功呢?本文作者以產品設計為切入點,對知乎的設計兩點進行了分析。亮點設計一:首頁1. 問號進入知乎的首頁,是熱榜。可以看出,在熱榜中,每一個話題形式都是「提問」。
  • 知乎推出付費實時問答服務"知乎Live"
    正值成立五周年之際,日前問答平臺知乎正式推出付費實時問答功能「知乎Live」。  「知乎Live」功能在社區原有問答、專欄等文字形式基礎上,為用戶提供實時的問答互動。同時回答問題的「分享者」也可以將知識轉化成財富,收費回答問題。  據介紹,實時問答知乎Live將個人首頁頂部以入口形式出現。不過,目前該功能仍在公測階段。
  • 知乎產品分析報告:中國知識問答產業現狀的縮影
    ,三四五線城市也逐漸開始注重知識的學習。  4.1.2 瀏覽問答  作為中國的老牌知識問答社區,龐大的知識問答庫和問答分發算法,是知乎賴以生存的護城河。  筆者作為一個電子數碼愛好者,嘗試在知乎找到感興趣的內容(參考下圖):
  • 知乎分析報告:用知識連接社區
    今天主要分析的是知識問答社區中的佼佼者:知乎。三、競品分析3.1 簡介3.3 定位感知從產品的發展時間軸和功能衍化來看,知乎的定位發生過幾次改變:2012年前後,知乎定位在為優秀創作者開放的小型知識創作社區,用戶必須通過邀請才能加入;2013年後,社區逐漸開放,知乎定位在面向各行業的專業人士的中型知識交流分享社區;截至2020年的2月版本功能表現,知乎的定位已經發生了新的改變
  • 知乎十年,內容社區的鏡與燈
    但這並不意味著,知乎就此走入曲高和寡的境地,相反,基於知乎問答社區特殊的信息傳播機制,以及獨特的長內容沉澱,社區影響力反而呈現厚積薄發的態勢,知乎在用戶發問、解答、評論、互動裡,延展出了一個不可替代的內容場景,這個場景,就是知乎的唯一性。
  • 從謝邀到謝答,知乎十周年作答社區生態
    十年迭代,社區氛圍和內容壁壘的建立知乎正式成立於2011年,與B站在創立之初以答題機制設置社區門檻類似,起初採用邀請註冊制的形式,最早的一批種子用戶來自高知的程式設計師和科技媒體從業者,逐步形成專業、開放分享的內容社區特質。從發展節奏上來說,知乎為了沉澱和保持自身的社區文化在很大一段時期內在商業化上十分克制。
  • 微軟或將Bing搜索Logo更改為:Microsoft Bing
    IT之家 8 月 1 日消息 根據IT之家網友投稿,微軟或旗下 Bing 搜素的 Logo 更改為 Microsoft Bing,據悉,微軟 Edge 的 InPrivate 窗口功能也使用了 "Microsoft Bing" 一詞。
  • 微軟全球同步推出搜索品牌「Bing」,中文名稱定為「必應」,與微軟...
    優點:微軟bing的界面和百度,谷歌相比,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豐富多彩不定時切換的背景圖也預示著用戶可以通過bing獲取豐富多彩的網絡信息而bing還不具備。
  • 知乎:源自社區又服務於社區的 AI 技術
    機器之心原創作者:邱陸陸「知乎希望利用 AI 技術打造一個智能社區。」每次知乎的技術負責人公開談及人工智慧技術,「智能社區」都是一個繞不開的詞彙。然而「智能社區」也是一個相對陌生的概念:如今研究者與工程師們明確了深度神經網絡在語音、圖像和自然語言數據上的作用,並將它們進行逐一的細化和延展成了種種「智能應用」。
  • 有哪些比較有用的問答類app?這些問答類app可以幫你提升逼格
    《旅行青蛙》這類遊戲,並不能增長知識、見識,提升自我。無論你拿的是蘋果、三星,還是華為、小米、vivo、OPPO,裡面的內容都是一樣的,又有哪些比較有用的問答類app呢?1.百度知道百度知道是百度旗下的問答類App,它的優勢是長尾力量大,更趨向於普通用戶群體,比如「電腦壞了該怎麼辦」、「win10 怎樣取消開機密碼」、「Mac關閉自動更新 Mac App Store怎麼關閉自動更新」等許多看似非常普通卻又非常實用的問題,都可以在百度知道上找到。
  • 知乎要上市?問答前輩的問答題
    論投資方背景,拿到騰訊、百度投資的知乎,是巨頭的寵兒,估值比海外同行高,但論商業化試探、知乎卻沒有太多可圈可點之處。且從知乎降低註冊門檻,大攬用戶之後,知乎已很難用一個標籤定義。對於普通用戶和觀察者而言,上市是一個窗口,可以近距離看清知乎,對於知乎而言,巨頭不會放棄自建內容生態,如何保證內容健康和商業化成績單,是知乎要回答好的問題。
  • 中文網絡問答社區知乎要上市了?傳F輪融後估值35億美元
    中文網絡問答社區知乎要上市了?2020-12-23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12月23日,資本邦獲悉,據媒體報導,知乎正在撰寫
  • 知乎上市,「錢途」未卜
    一位接近知乎的業內人士唐松濤對於知乎上市並不感覺意外,「從投資者回報角度來講,知乎也該上市了,而且大概率會去美國上市,因為美國內容題材的公司比較多,投資者的認知程度相對較高。」他說,「知乎在誕生之初就是對標美國知識問答社區Quora。」
  • 知乎大V的再次出走
    1月8日,微博問答官微宣布百位答主入駐,不少參與此次逃離知乎計劃的大V在列。 這不是大V們的第一次出走。 2017年3月,今日頭條旗下問答平臺悟空問答籤約300位知乎大V,曾引起一陣騷動。但這也並不是一次成功的逃離,很多大V發現,悟空問答並沒有知乎的社區氛圍,信息流式的分發機制讓大V和新人作者相比並沒有太多優勢,也難以形成品牌價值。
  • 規模越來越大的知乎,既是一個興趣社區,也是解決方案的集散中心
    從知乎開放註冊的那一天開始,「知乎變了」的聲音就從未停止。從早期關於「是否應當鼓勵抖機靈」的爭辯,到針對「如何打擊虛假、惡意信息」的討論。作為內容社區的知乎有一個明確的任務:讓有價值的信息在這片內容之海中浮上來,將「知識的鹽」呈現到用戶面前。
  • 微軟Bing更名為Bingo 中文名為「必應歌」
    4月1日消息,Bing是微軟搜尋引擎的品牌,今日微軟發布消息,為了深入推廣搜尋引擎,bing在中國更名為Bingo,以下是關於搜尋引擎更名的官方消息。當前用戶已經可以訪問cn.bing.com查看新域名和新logo。
  • 周源的野心,知乎的出路
    成立至今,知乎已經在信息流中上線了原生文章廣告、展示廣告、原生問答廣告等產品,線下則以鹽Club、鹽沙龍做依託,並將上線新的曝光類硬廣產品「品牌專區」。今年年初,知乎又低調上線了一款名為「CHAO」的社區App。這一次,它避開了小紅書等主要爭奪年輕女性用戶的社區內容戰場,選擇進入男性這個相對小眾的領域。
  • 賀根民:《金瓶梅》媒介文本的意義生產——以知乎社區為例
    知乎社區採納精英與專家相結合的路線,標舉高質有效的問答,逐漸成為一個信息集結和思想交匯的理想場所,職是之故,我們聚焦於知乎社區中的《金瓶梅》話題,反思文學經典在全媒體時代的境遇,旨在為紓解文學經典接受困境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