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請「設為星標」哦~
點擊上方「新浪體育」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
本周一有傳聞說,CBA董事會要開電話會議,討論恢復比賽的問題。事後證明,這又是一個心急如焚的人們,傳出來的假新聞。
五一假期已經臨近,CBA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重啟?
今年的賽季,是不是已經接近報銷的時間點?
CBA的複賽從防疫的生物題,已經演變成一道數學題。
數學題一 20÷10=2?
本賽季的CBA究竟還能否恢復比賽,現在已經被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這場持續多個月,懸而未決的拉鋸戰,聯盟和俱樂部折騰了一溜夠仍然沒能給出準確的結論。
根據新浪體育了解,中國籃協是國內最早試圖恢復比賽的體育聯盟。
隨著三月開始國內大部分地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行各業積極投入復工復產,CBA的複賽也進入加速階段。
聯盟在3月初向各隊發出「做好4月份恢復常規賽」的通知。多支球隊外援開始陸續返回中國,並按要求進行檢測、隔離。
廣東男籃也在3月17日證實,在嚴格執行東莞疫情防控有關規定的前提下,東莞賽區計劃以賽會制形式協助承辦剩餘常規賽,屆時預計將有10支球隊在東莞比賽(另外10隊前往青島)。
CBA公司的這份複賽方案當時已上報到國家體育總局,等待正式批覆。
多個消息源也都證實,CBA複賽已經箭在弦上,只等發令槍響。
數學題二 世界第1聯賽帶來的收益是?
可惜,箭最終沒有射出去。
聯盟呈報的複賽方案被總局決策層面否決,承辦賽會制比賽的青島和東莞當地疾控部門亦未同意。
同時,中國大陸地區3月28日開始執行禁止境外人士入境的新措施後,導致一批外教和球員沒能回到國內。
這也讓CBA希望4月復工的計劃徹底化為泡影。
近期,國務院和國家體育總局又先後下發通知,要求暫不開展大型聚集性體育活動。
CBA複賽前景蒙上了更加厚重的陰影。
當然,為了防疫而儘量避免大型的群聚活動無可厚非,但是否應該一刀切將所有活動都禁止仍然可以討論。
尤其是在看到國際上幾個屈指可數的體育賽事已經成為香餑餑之後,CBA可能真的遺憾錯過了一個迅速擴大影響力的機會。
目前全世界還在進行的體育賽事,足球聯賽只有白俄羅斯和塔吉克斯坦聯賽,而白俄羅斯超級聯賽目前的版權已經遠銷歐洲十多國。
籃球和棒球還在正常進行的,只有中國臺灣地區的SBL和中華職棒CPBL。
上周中華職棒在推特和Twitch上單日比賽直播,觀賽人數累計破百萬,大部分觀眾來自美日和中北美地區。
也可見在這個體育全線停擺的時刻,直播的體育內容是多麼稀缺和多麼受人關注,其價值自然水漲船高。
當CBA自稱世界第三大聯賽(球迷入場人數和聯賽薪金水平僅次於NBA和歐冠)時,我們的聯賽卻很少在國外播出,更遑論有什麼國外球迷。
如果CBA當真能在其他賽事之前恢復,那將是毫無疑問的世界第一聯賽。
關注度、聯賽的價值、以及很多無形的東西,都將得到跨越式的提升。
但這些美好的想像,如今已確定是鏡中花、水中月了。
數學題三 外援工資到底該發多少?
上周,廣東外援威姆斯,深圳外援弗裡曼已經先行返美。
不少球隊開始放假,這個變化不難看出本賽季聯賽想要重新恢復還需要漫長的等待。
如果CBA到7月底還無法複賽的話,本賽季可能就此報銷。
無論是CBA公司,還是各參賽俱樂部、以及球員,都不願意做出這樣的選擇。
一位俱樂部負責人表示:「保持一個完整的賽季是非常重要的,即使聯賽7月甚至8月才能重啟,我們也希望能夠打完。」
「球員們這段時間練得這麼辛苦,如果比賽不打就結束了,對他們也不公平。下賽季開始的時間也不是不能往後一些。」
有消息稱,CBA聯盟近期給各個球隊發去通知,提出了外援工資支付調整的建議。
其中,對於尚未歸隊外援的工資支付方式,聯盟表示,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可以暫停支付薪資。
第一,在3月26日外交部發布《關於暫時停止持有中國籤證、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入境的公告》前,已經向外援發出一次通知函及兩次警告函;
第二,到今年2月底已經足額支付薪資。
但究竟有多少支球隊在執行這個政策卻是未知數。這些政策一旦未來在球隊和外援發生財務糾紛時,到FIBA打官司,能否得到認可,更是一個問號。
要注意的是,CBA外援既有林書豪這樣300萬美金的完全保障合同,也有打一場給一場錢,到時間自動轉為全額保障的相對開銷較小的合同,不能一概而論。
數學題四 28勝>22勝,要直接把獎盃發給廣東嗎?
按照慣例,新賽季CBA聯賽往往是在當年10月底11月初開幕。
這也意味著,聯賽要到7月下旬才能重啟的話,要想消耗掉剩下16輪常規賽以及季後賽,賽程安排將非常緊湊。
這對於運動員的體能狀況是巨大的挑戰。
如果本賽季打完之後,很快就面臨下個賽季的開幕,球隊休整和備戰也是一個大問題。
新賽季的日程,肯定要重新安排。
也有不少聲音認為,與其縮小比賽間隔趕進度,讓運動員增大受傷的風險,不如乾脆取消賽季踏踏實實準備新賽季更好。
那麼今年的成績怎麼辦?
是否應直接授予目前常規賽排名第一的廣東,冠軍至尊鼎呢?
廣東男籃在去年奪冠
同在東亞的韓日兩國籃球聯賽,已經提前宣布了賽季結束。
其中韓國KBL在3月24日就宣布了最終結果。常規賽停擺前,戰績同為28勝15負的首爾SK騎士和原州東浦新世代並列本賽季第一。
日本B聯賽則在3月27日宣布賽季結束。因為不舉行冠軍賽,所以只決定各賽區冠軍。東部東京,中部川崎,西部琉球分別進行了冠軍慶祝。
而今天的最新消息是,韓國足球職業聯盟確認本賽季的K1、K2聯賽將在5月8日開賽。
這是東亞第一個恢復的職業足球聯盟。
此外,韓國職棒——KBO也將在5月5日開始常規賽比賽。
從疫情發展來看,韓國比中國爆發的雖然晚了一些,但因為新天地教會群聚事件導致國內迅速攀升,疫情兇猛程度不遑多讓。
韓國政府同樣採用強力手段幹預,很快控制了態勢。
4月23日韓國新增病例只有8例,這也讓他們具備了恢復體育比賽的條件。
這樣的條件中國難道沒有地方具備嗎?
CBA這邊30輪聯賽過後,廣東28-2排在第一,新疆22-7排在第二,廣東領先5.5個勝場。
雙方之間,本賽季只進行了一場比賽,廣東主場1分險勝單外援新疆,似乎說服力並不夠。
但廣東30輪聯賽總淨勝分509,場均贏接近17分;新疆總淨勝分只有269,場均贏9.2分,兩隊在統治力上還是有著明顯的差距的。
如果說直接送出冠軍鼎有爭議的話,常規賽冠軍頒發給廣東隊應該能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
還有,如果聯賽真的就此取消,贊助商、轉播商是否會對聯賽提出索賠,或者降低對未來的投入,這都是問題。
如果真的如此,勢必會影響球隊的分紅和收入,那對於現在本就只有支出,沒錢入帳的各隊來說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這些得失利弊,都要再三權衡才能做出艱難的決定。
文:洋芋
編輯:洪悅健 朱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