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都是自我提升的最好時機,當你每天泡在B站上追番看鬼畜,癱在沙發上瘋狂刷劇、看小說時,人家學霸早早地開發了這些邊學邊玩的平臺,用來充實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別問你和別人的差距是何時產生的,就是從一分一秒的時間中逐漸拉開的!
接下來學霸君還會更加努力給大家帶來考試乾貨、學霸技能、和備考經驗的!快來點擊標題下方的北美學霸君關注我,麼麼噠!
眼看暑假不知不覺地來臨,不管屏幕前的你已經在國內愜意享受這來之不易的夏天,還是留在國外自我隔離悄悄磨練廚藝,一定都需要些生活的調味劑。
下面這些可以邊學邊玩的平臺,一定會為你的假期增色不少。
bilibili
作為國內年輕一代熱衷使用的視頻平臺,b站除了特有的原創「鬼畜」類視頻被大家所津津樂道以外,還有著海量的知識向內容,因為其講解方式輕鬆易懂,適合入門小白。目前b站已經擁有上億用戶,並且被央視點名表揚。
@ellenckh:
我平常愛用b站刷番劇,有幾個喜歡的阿婆主。像我關注的@李永樂老師,他會用數理知識去解釋生活中大家有疑問但不會提出來的現象。某類內容刷多了以後,在主頁邊框那裡就會推薦其他講師,而且風格大都不同,太喜歡b站這種智能的推薦啦!
@Louis :
專欄對我來說很有用,有些up主會放很多文字版乾貨,不想看視頻的時候可以看看這些文章。用戶也可以po自己的心得體會,與up主互動。比如@周六野zoey,他的專欄是一個除視頻本身之外,更有活力的社區!
@harrywh :
最近我在學習film課,會在b站上找些相關的視頻講解。但如果你覺得內容太淺顯,一些知識類up開通了課程功能,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選擇這些付費但更深入的內容來學習。畢竟我是自學嘛,聽下來覺得幫助挺大的!
@丁寧叮鈴:
最近宅在家最常用的是b站的一個隱藏功能叫直播自習室!直接搜這幾個關鍵字就能找到。無法專注做事時,進入這些自習室,配合它們的bgm和場景,更容易讓自己專注。有些自習室還能獲得up主提供的打卡天數小獎品什麼的,也算是小驚喜吧!
Youtube
YouTube大家都很熟悉,但你僅僅拿它來娛樂嗎?它的學習功能也非常強大!因為創辦時間早影響力大,Youtube可以說擁有來自全世界的海量原創內容。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視頻信息流豐富且全面,平臺所擁有的博主數量及質量都非常好。不論你想獲得的信息有多生僻,相信我,在Youtube上都能找得到!
@Louis:
我常常把油管和b站結合起來使用。如果油管上的一些內容存疑或者聽不太懂,可以去b站找找再看一遍。因為b站經常會有搬運的內容,基本上油管比較火的視頻都有涉及。這其實是我鍛鍊英語能力的一個小竅門了。
@ellenckh:
在Youtube上基本我想看什麼就會搜什麼。有很多專業知識的講解,講解方式也是深入淺出,很能讓人聽懂。比如我剛開始學Python的時候,作業不會寫就去看解說,好處就是YouTube裡能找到跟我們大學日常學習息息相關的內容,基本上教授講的知識點在Youtube都有覆蓋。
@ella:
Youtube的社區功能對我來說很有用。我在看哲學視頻的時候,很多channel都會在社區那一欄整理出與之相關的其他視頻,比如題材相關的紀錄片、與哲學專業關聯的其他theory之類的,對我特別有幫助,而且用起來很輕鬆。
Coursera
Coursera是一個大型公開在線課程平臺,其中大部分課程是免費的,可以旁聽。如果感興趣可以直接付費報名,付費的課程會伴隨一些測驗和作業,結課後還能領取證書。從體驗上來說,非常有實地上課的緊張感。暑期想要挑戰自己,去上一些優質且有難度的常青藤大學教授公開課的同學們,可以嘗試哦!
@dc:
我上大學時一直在用Coursera,最喜歡它的地方在於,不需要成為某個大學的學生也可以旁聽頂級大學的頂級教授的上課內容!它還和一些大公司有合作,因為我是學金融的,之前看到一些像pwc這樣的公司,也在上面開課了。如果跟著課程安排去學的話,最後可以拿到pwc授予的結課證書,對求職有幫助。
@ellenckh:
學校會發各種郵件安利coursera,所以有空的時候我都會去上面閒逛。特別喜歡旁聽功能,對於感興趣的內容可以先免費旁聽一段時間,確定和教授是否合拍,再決定是不是要付費學習,選擇的餘地比較靈活。
@Chris:
牆裂推薦coursera上給大家打包的專項課程,這些專項課程基本涵蓋了某個領域所需要學習的內容,一整個打包課程上完,就可以把某個知識點非常完整地掌握了!同時也會有分門別類的單獨課程,適合想要循序漸進的同學。總之各種類型都有涉及,很方便而且實用。
LinkedIn Learning
LinkedIn Learning 是由全球的最大求職網站領英在去年收購、整合了原在線學習網站Lynda.com 後,推出的全新職業學習平臺。LinkedIn Learning 的特點在於明確的「學習路徑(Learning Paths)」,為用戶列出了獲得某種工作職位而需要掌握的課程門類,旨在向用戶提供針對專項職業發展的「下一步培訓計劃」。適合即將步入職場的畢業生或準備轉換職業方向的人士。
@Will:
喜歡 LinkedIn Learning 為求職菜鳥推出的系列課程,再也不需要一門課一門課地去找了,現在學習起來特別系統。尤其是美國的HR基本上會看每個applicant的領英界面,學完它推薦的課以後相當於簡歷上多了一個亮點。
@Louis:
領英學習是之前很火的學習平臺 Lynda 的升級版,各個求職板塊的課程相較之前更加詳細,也更加深入了,具體的求職方向也更加細化。
@ellenckh:
初入職場的小白留學生很適合用它作為職場入門課。而且 LinkedIn Learning 跟很多大學的career center有合作關係,會更讓人有好感一些,最重要的是裡面的課程基本算是為本校學生量身定做了。
SKILLSHARE
Skillshare 與其他職業課堂網站最大的區別是,它所教授的內容側重在Create, Build, Thrive這三大類的,通過學習例如藝術類課程的創新技能,來使自己的職業之路更上一層樓。因為針對的人群比較特定,平臺算法的特點是沒有統一的推薦,不用標籤來固定學習內容,便於更廣泛地汲取大類的知識。
@Will:
我是學傳媒的,對於視頻剪輯和多媒體設計這兩塊很感興趣。Skillshare很不一樣,它的藝術類課程很全,而且非常職業導向,就是側重在教你如何將學到的技能真正運用在工作中或你需要的地方。比如我要拍vlog是,就在平臺裡找到了真實的自媒體博主,他告訴我怎麼拍是適合市場需求的,很落地的。其他網課平臺大多對於當下的金融和科技領域比較重視,但是藝術這一塊的資源真的非常稀缺。
@ellenckh:
喜歡導師和學員之間強烈的互動感。每節課都可以看到導師帶大家完成作品的每個步驟,而且學員可以將自己的作品放在「社區」板塊中,導師可以進行點評。這種大家一起成長的感覺很棒。
Zidbits
Zidbits 是一個很有趣的生活冷門知識類網站,並且這些知識是越偏門越獨特越好。這個網站以幫大家解答心中潛藏已久的疑惑、發現日常生活的樂趣為目標,雖然有點類似於《十萬個為什麼》。但坦白講,Zidbits要更加科學嚴謹的多,觸及的領域也很廣泛,包括但不限於科技、新聞、健康等日常的方方面面。
@Chris:
Zidbits 裡的文章,文風都非常適合閱讀,特別是我有時候會有些疲於查看那些口吻嚴肅的科學期刊,逛逛 Zidbits 就有趣得多。這個平臺尤其方便的是,在每篇文章的最下方會有一個相關連結,點擊就可以獲取針對文章內容的更深入的專業闡釋。
@dc:
居家隔離的這段時間,我發現了Zidbits,用另一個偏向生活角度的知識來充實自己挺好的。特別是因為隔離有些時候會感到特別沉悶,或高強度的學習中也需要穿插一些輕鬆的小故事來調劑。
得到
這是一款碎片化知識學習軟體,裡面有許多社會精英分享他們的精英類視角內容,形式以短音頻為主,內容多與社會評論或思維模式的提高有關。講師的授課方式普遍通俗易懂,會讓初學者有很強的沉浸式感受。無論何時何地都方便收聽的特性,是其吸引龐大用戶群的優點所在。
@ellenckh:
我身邊使用這個平臺的人大多畢業於國內外高校,可能是focus在中美兩國的內容比較適合這些人群吧。講師授課時會經常引用美國的案例和期刊,這對留學生的知識儲備很有幫助。它的課程涵蓋面非常廣,內容因為有趣也比較容易讓人接受。
@dc:
羅振宇老師的販賣焦慮課程讓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app。因為它以audio為主,我一般會在做別的事情的時候聽,不會分心也不會耽誤。如果對於audio有不了解的地方,還可以查看自帶的文稿作為reference。
@Chris:
得到在操作上有點類似於學習打卡類app,有可以制定自己學習計劃的功能。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可以選定幾個具體的課程,放在你的計劃裡,開始換著聽,encourage你多上幾門課。
以上這些學習平臺,適合假期裡一邊娛樂一邊充實自己。一個好的工具總能給你帶來新的視角和新的認知,今天的一點努力就是明天的新收穫和新成長。就像飛匯(Flywire)一直做的那樣,在每個今天與明天給予大家支持與陪伴,幫助你的學費直飛到帳。
作為眾多海外名校的官方合作夥伴,飛匯(Flywire)專業致力於全球跨境支付,業務覆蓋教育、醫療和旅行等各個領域,是全球超過240個國家和地區、2000多所機構的官方指定付款平臺。
對於留學生繳學費而言,飛匯(Flywire)更是具有方便快捷且安全放心等眾多優點:
2019年,憑藉出色的創新能力和優異的科技水平,飛匯(Flywire)入選福布斯「2019年全球最具科技創新精神的50家企業」。
想知道用飛匯交學費的體驗,究竟有沒有如上描述那般的簡單順滑?不如親自試一試!長按二維碼關注飛匯,get輕鬆交學費的秘訣!
*市場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