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回應留學,圖源:《經典詠流傳》
「我18歲,特別糾結,我一直在想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喜歡什麼。所以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出國留學),以後學習的重心要放在音樂上。」「如果說我在國內依舊走大家所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的一條路的話,就是一直走下去,平平穩穩的,沒什麼起伏。」「反正我才18歲,就算耽誤幾年,回來我才20出頭。在最好的年紀,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如果去了,可能會後悔四年,但如果不去,可能會後悔一輩子,所以說堅持心裡的信念,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珍惜眼前的時光。」圖源:《經典詠流傳》
就在近日,王源的個人紀錄短片《沒有哪個夏天像今年一樣》正式上線了,這個紀錄短片記錄了王源在異國他鄉求學的生活,從他在家鄉做出決定,到平日裡的工作,再到走向校園。紀錄片為大家展示出了王源不一樣的一面,不再是以往舞臺上的形象,而是剃著寸頭的酷酷留學生。
這部紀錄片通過大量的跟拍,記錄了去年夏天王源在鎂光燈外的真實生活,呈現了一個少年偶像自我尋找,自我選擇的精神世界。在重慶時,他是一個平凡的18歲少年,會和爺爺泡茶談人生理想,也會騎車兜風,感受自由。在北京時,他回歸偶像身份,學聲樂、練吉他、錄新歌,日程通告充實而又緊湊。圖源:圖源:《沒有哪個夏天像今年一樣》
而在波士頓,他又做回了一個為夢想奔跑的少年,扛著大米穿過街頭,買床買燈買沙發,親手布置自己在異國他鄉的小屋,這是獨屬於王源的自在天地。通過不同地域的轉換,紀錄短片也巧妙地展現了王源的三重身份和抉擇,記錄了去年夏天王源在鎂光燈外的真實生活,也讓更多觀眾了解到一個更為真實和全面的他。
王源在北京宣傳自己這部紀錄片時接受了採訪,被問及在伯克利的生活怎麼樣,他的回答可謂是說出了廣大留學生的心聲~看來王源不僅是個追夢男孩,還是個耿直boy其實,王源從出國第三天,就在社交平臺透露自己想家了,畢竟在國外生活的確需要一段適應期,不僅是在生活環境上,更重要的是飲食方面和心理方面。他在社交平臺中曬出了一碗麵,可能是吃著家鄉的美食就忍不住有些思鄉的情緒。
很多小夥伴們一樣,在外國,思鄉的情緒特別濃,偶爾也會有淡淡的孤獨感縈繞在身邊。小夥伴們,這是正常現象,不要害怕身在異鄉的這種感覺,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小方法來疏導自己,比如和家裡通個視頻電話、用筆記錄下心中的感受、結交新朋友、專注於學習和興趣愛好等。留學,不只是學習,更是和自己的戰鬥。調整好心態,用好的狀態迎接學習和生活,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相信學成歸來後的你,優秀得讓自己難以想像
求 真 寄 語
我們不能只看到王源「吃貨」、思鄉的那一面,也應看到這個少年做出選擇時的勇敢。有夢就去追,自己心中有目標,就要踏踏實實地去努力。就像他說的,堅持心裡的信念,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珍惜眼前的時光。求真教育永遠是你追夢路上的夥伴和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