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成為大學生返鄉創業寶藏,許昌大學生紮根農村售賣「鄉愁」

2021-01-15 一孔看中原

「4000把彩扇已辦妥,請注意查收。」12月5日9時許,和靜靜像往常一樣,在家門口辦完發貨手續,趕緊給福建的買家回了一條信息。

2010年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酒店管理專業的和靜靜,起初在北京工作。她的老家許昌市建安區靈井鎮霍莊村,是一個具有100多年社火道具製作歷史的村莊,製作的社火道具包括旱船、花燈、彩扇、戲服等30大類200多個品種。

2012年年底,和靜靜回老家時發現,祖輩傳下來的做社火道具的手藝,鮮有年輕人學習,但國家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振興傳統工藝的號角已經吹響。「老手藝裡有我們的鄉愁,有國家政策扶持,肯定有市場。」和靜靜決定抓住這個機遇,留在老家創業。

如今,在許昌,像和靜靜這樣紮根農村創業,研發文創產品,售賣「鄉愁」的大學生越來越多。過去被人瞧不上眼的老手藝,被他們打造為獨特的「非遺IP」,成為創新創業的寶藏。同時,他們結合非遺項目創新創業,產生了強有力的帶動效應。

現在,依託國家級非遺項目鈞瓷燒制技藝,禹州市神垕鎮已聚攏從業人員2.8萬人;依託長葛蜂蜜傳統製作技藝,長葛市蜂產業從業人員達到1萬人,帶動農戶0.6萬戶;依託霍莊社火道具傳統製作技藝、檔發傳統製作技藝、河街腐竹製作技藝,建安區已集聚從業者15萬多人;依託鄢陵古樁蠟梅製作技藝,「蠟梅之鄉」鄢陵縣大力發展花木、康養產業,從業者已達25萬人。「非遺文化」正在變為「非遺財產」,許昌市已形成6個淘寶鎮、13個淘寶村,數量均居全省第二位。

截至目前,許昌市擁有縣級以上非遺項目476個,其中市級129個、省級29個、國家級3個。近年來,許昌市積極落實《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相關要求,因勢利導,在三國文化旅遊周等節慶期間積極組織開展文創展演、創意大賽,引導、扶持大學生學習、傳承、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取得明顯成效。

「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返鄉大學生正在加入傳承、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隊伍。」許昌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陳若軍說,青年人活態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既解決了代際傳承問題,又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智力支持。

「去年,許昌籍返回許昌報到的大學生為2727人;今年,截至目前已有7239人。」許昌市人社局就業辦主任蘇春雷說,返鄉的許昌籍大學生越來越多,有的成功就業,有的自主創業,在家鄉沃土實現人生價值。( 孫學濤 王志鵬)

相關焦點

  • 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 我們能做什麼
    隨著鄉村振興政策體系的構建,返鄉創業者越來越多,據農村農業部統計,2018年返鄉創業創新人員已達740萬,非農創業人員也有300萬,其中很多是大學畢業生,他們與鄉村振興成為命運共同體。  浙江省經過多年培育,湧現出了一大批積極投身鄉村產業的「農創客」,截至2018年10月,全省「農創客」已有1700餘人。
  • [人民日報]澄邁「城歸」大學生返鄉創業
    萬元……   在海南澄邁縣,「城歸」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動人故事不勝枚舉。   2013年,澄邁縣在全省率先開展鼓勵和扶持返鄉大學生自主創業活動。3年來,全縣累計投入622萬元,扶持154名返鄉大學生創業,拉動創業資金近1億元。澄邁縣委書記楊思濤表示,要營造良好創業環境,鼓勵和扶持返鄉創業大學生加快成長,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業帶領村民致富,進一步推動新農村建設。
  • 海南十名返鄉大學生分享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業故事
    12月17日,全省產業扶貧工作推進會暨百鎮千村建設、大學生農村創業現場會在瓊海舉行。會議指出,我省鼓勵支持大學生農村創業,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本版選登我省10名返鄉大學生創業事跡,號召更多青年紮根農村,助力鄉村振興。
  • 返鄉大學生「放羊班」有啥不一樣——革命老區甘肅慶陽大學生返鄉創業群像
    環縣返鄉大學生在「放羊班」接受培訓。受訪者供圖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梁軍、任延昕、張睿、李傑)8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返鄉大學生「放羊班」有啥不一樣——革命老區甘肅慶陽大學生返鄉創業群像》的報導。
  • 那些返鄉創業的大學生,現在都過得怎麼樣?
    首先聲明:堅決擁護國家支持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政策;堅決支持大學生返鄉支持鄉村建設。今天想聊的是,透過諸多大學生返鄉創業中的種種經歷,來審視鄉村人才引進面臨的一些問題。鄉村振興大背景下,鄉村充滿了太多魅力和機會。但和所有行業一樣,並不是所有大學生都適合返鄉創業,甚至說,多數都不適合。
  • 開化:硬核舉措招引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
    8月21日,浙江日報12版刊登文章《鄉盼家燕歸 智匯錢江源 開化:硬核舉措招引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 》,全文如下:大學生是創業創新的主力軍,是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活力之源、動力之源。近年來,開化縣聚焦大學生這一極有活力的群體,相繼出臺一攬子招引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的新政策、新舉措,積極為開化籍大學生回鄉打開路徑、拓寬渠道、搭建舞臺,讓大學生在反哺家鄉中見證青春、接續奮鬥、實現夢想。
  • ...縣域創業報告》:返鄉創業者佔比過半,批發零售為大學生創業首選
    近日,58同鎮聯合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縣域治理研究中心、社會與金融研究中心共同發布了《縣域創業報告》,報告中刻畫了縣域返鄉創業者、大學生創業者及企業特徵。
  • 返鄉創業:2020年農村創業新機遇,你不知道的農村創業項目都在這
    在農村說道創業,在以前是幾乎不可能出現的,貧窮,落後,交通不便利,在這裡看不到什麼機會。隨著國家對新農村的建設,帶動了農村這片遼闊土地的快速發展,加上政府鼓勵農村創業,大批農村朋友紛紛返鄉創業,同時也吸引了很多城裡投資人和青年大學生投身鄉村創業。
  • 積極引導大學生 鄉村創業帶動就業
    合理引導高校畢業生返鄉、下鄉創業帶動就業,有助於推動鄉村振興,加快城鄉融合發展。大學生返鄉下鄉創業的必要性創業就業空間分布不平衡,多數集中在城市和非農產業。2019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僅為0.38%,與全國水平和其他沿海經濟大省相比,我省大學畢業生創業比率偏低。
  • 大禮包@創業者:大學生創業享各種補貼 省級項目獎勵10萬!返鄉創業...
    在疫情期間 為了緩解大學生創業者和徐州籍返鄉創業者的壓力 徐州市創業工作指導中心制定了一些措施 那麼大學生創業者和返鄉創業者可以享受哪些補貼呢 01
  • 逐夢黑土地——返鄉大學生創業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社哈爾濱1月7日電題:逐夢黑土地——返鄉大學生創業助力鄉村振興新華社記者王建清晨的陽光照射在皚皚白雪上,35歲的王翯駕駛麵包車,走村入戶收購農產品。「小王來了,到屋裡坐會兒。」黑龍江省寧安市三陵鄉脫貧群眾胡玲和王翯打招呼,從屋裡拎出一籃笨雞蛋。
  • 返鄉創業青年走進「雲課堂」 為大學生分享職業規劃
    近日,在信陽農林學院大學生職業規劃直播課堂上,300多名大一學生守在手機、電腦旁,認真聆聽,與四位返鄉創業青年頻繁互動。這門課程的授課教師江淼介紹說,由學校培訓的農民學員給學生分享職業規劃的情況,還比較少見。
  • 懷化90後女大學生返鄉創業,把青春種在桃園裡
    在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有這樣一位女大學生,她放棄對口專業輾轉返鄉,不畏艱難、受盡冷眼,種下幾片桃林。她每日奔波於山頭田間,日曬雨淋、風吹雨打,睡在田間的簡陋板房裡。
  • 激情創業,青春有為!新泰市返鄉創業大學生培訓班成功舉辦!
    為激發大學生創新熱情,推動鄉村組織振興,人才振興。10月15日—16日,由中共新泰市委組織部、新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啟迪之星(新泰)承辦的新泰市返鄉創業大學生培訓班活動在山東秋實節能公司三樓會議室成功舉辦。
  • 江西註冊大學生創業人數達1.6萬 近兩年32.4萬人返鄉創業
    近年來,江西把創新創業作為一項事關全省發展的重要決策、重點工程、重大戰略來抓,在16.69萬平方公裡的贛鄱大地上掀起了支持「雙創」、參與「雙創」、推動「雙創」的新熱潮。為創新創業「保駕護航」,江西先後出臺了《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關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 CCTV《創響中國》鼎力支持返鄉創業,助力新農村蓬勃發展
    2015年上半年連續4個月,國務院頒布了5份文件,鼓舞大學生和農民工返鄉創業。2016年6月,國務院再發紅利,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和農民工提供低息貸款補助。黨中央不斷釋放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利好,在頂層設計和國家戰略層面,給了返鄉創業者充份的政策扶持。
  • 還有大學生、返鄉農民工等創業補貼辦理指南!
    👇👇👇雙流區在校大學生、畢業五年以內的大學生看這裡!創業吸納就業獎勵、創業補貼等你領!大學生創業補貼的項目有哪些?大學生創業吸納就業獎勵的對象和標準是什麼?申報流程和要求又是怎樣的呢?雙流區返鄉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這邊有一份創業補貼辦理指南等你申請創業補貼對象👇👇👇在2019年4月24日之後創辦實體(以取得工商營業執照為準,從事法律規定必須 經過許可的行業應同時取得所經營行業的許可證),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成都市戶籍的農村勞動力。
  • 榜樣力量引領青年大學生成長
    他們是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踐行者,是返鄉創業、紮根基層的奮鬥者,是記錄時代、書寫青春的傳播者……11月9-11日,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邀請校友返校,以主題報告、現場訪談、互動交流等形式,講好脫貧好故事、傳播脫貧好聲音,展示我區脫貧攻堅的艱辛歷程、成功經驗和輝煌成就。
  • 引興農之水 澆創業之田 都昌鄉村大學生創新創業碩果纍纍
    呂小華獨到的果樹栽培技術得益於他參加「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培訓的收穫。都昌縣以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為抓手,培育掌握一技之長的新型農民,在鄉村創新創業的廣闊田野大展身手。「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實施七年來,該縣有700餘名農村青年接受培訓學習,其中230餘名學員畢業後領辦創業基地,成為鄉村振興的一支生力軍。都昌縣被國家開放大學授予全國「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先進教學點。
  • 【脫貧之星】貧困大學生返鄉創業引領一方發展
    【脫貧之星】貧困大學生返鄉創業引領一方發展 2020-12-14 2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