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6位六旬「老頑童」玩嗨電聲樂器
●樂隊成員介紹
伏義明,66歲,電子琴
王夫超,63歲,薩克斯
徐峰,60歲,薩克斯
吳安民,62歲,單簧管
趙海洋,46歲,電吉他
唐德徐,63歲,二胡
李志雲,65歲,琵琶
都說電吉他、電子琴等電聲樂器是年輕人玩的新鮮玩意兒,可最近幾年一支活躍在社區的老年電聲樂隊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這支樂隊經常深入部隊、社區、敬老院等進行義務演出,擁有了不少鐵桿粉絲。樂隊的名字簡單而又響亮,就叫「電聲樂隊」。
大部分具有專業水平
周三下午2點,在綠地易初蓮花超市地下室的一間活動室,幾位樂手圍成半圓形,手持樂器,正對著樂譜架排練。樂手們手中的薩克斯、電吉他、雙簧管、二胡、琵琶、電子琴,不同音域的樂器聲融合到一起,排練顯得十分專業。排練曲目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曲目,激昂的旋律在排練室裡迴蕩,果真有「繞梁三日」的感覺。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電聲樂隊」的7名主要成員中,其中6位已經年過六旬。他們都是執著的音樂愛好者,而且有一定的音樂基礎。
伏義明,一位普通的退休老人,也是一位愛好音樂的傳統老人。從年輕時起,他就喜歡音樂、地理和歷史。說起音樂,他的鋼琴、電子琴絕對是專業水平;而談起歷史、地理,不管是傳統還是民俗,他也可以講得頭頭是道。和他聊天,很輕鬆,收穫也頗多。
伏義明在徐州算是搞流行音樂比較早的一撥人。「1981年開始,徐州有了營業性舞廳,鐵路文化宮就是其中一家。那時我作為鐵路上的文藝骨幹,就和樂隊一起在文化宮演出。單位每晚補助8塊錢。」付義明用攢了半年的補助和一點積蓄,花1600元買了一架鋼琴。1993年開始,愛好音樂的他,開始自己承包舞廳。
年輕時,他總是留著時髦的髮型,穿著時髦的服裝。套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非常有範兒。他搞了幾十年文藝,經常到各地演出,接觸的新鮮事物自然也非常多。但儘管如此,他內心仍是非常傳統的一個人。
「我們小時候都盼望著過年、過節,因為能有好吃的。但現在生活水平高了,過年過節的食物平時也經常吃到。不愁溫飽了,大家自然會想著提高文化生活。」伏義明說,他很慶幸自己能和這些有共同愛好的人走到一起,將自己的退休生活豐富起來。
在音樂中找到快樂
說起薩克斯這種樂器,不少60後、70後、80後可能會想起一部上世紀90年代的香港電視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劇中男主角沈家豪最擅長的樂器就是薩克斯,而該劇同名主題曲最烘託情緒的間奏部分,主要也是由薩克斯完成的。巧的是,這部劇走紅之時,也是我國薩克斯演奏愛好者群體發展的上升期。
王夫超、徐峰是樂隊的薩克斯手,在不排練的日子裡,他們會背上薩克斯,到附近的公園吹上幾曲。他們在樂團演奏中主要負責節奏,襯託主旋律。重奏講究配合,樂手們必須經常排練、磨合。和他們交流得知,常用的薩克斯分高音、中音、次中音、上低音這麼幾種,外形上各有不同。樂團的多人演奏一般都是四聲部,配合起來才能表現出音樂的層次感,樂曲才會動聽。薩克斯很重, 即便在身上掛一天也讓人受不了,何況還要演奏,但他們卻樂在其中。
退休前,電貝司吳安民是名機械工人。加入單位的宣傳隊後,愛好音樂的他也和音樂打起了交道。在接觸到電貝司後,他開始系統學習。「愛上音樂後,會發現身邊其實有很多有共同愛好的人。」他說,年輕時就特別喜歡音樂,有過自己的音樂夢想,但那時既沒有經濟能力,也沒有時間和條件去鑽研那些樂器,只是偶爾觸碰過一點被認為神秘的樂譜樂器。直到後來,才慢慢實現自己的音樂夢想。
趙海洋是電聲樂隊中最年輕的一位。除了點吉他手的身份外,他還是一名歌手,經常主持一些活動。「雖然我還有本職的工作,但每當樂隊練習、演出時,我都會擠出時間來參加。」他說,雖然年齡有差異,但他們因為共同愛好走到了一起,組建了樂隊。
樂隊已有不少鐵桿粉絲
「社區藝術團多以中老年人居多,大多數節目都是合唱、獨唱、傳統舞蹈,樂器也多使用二胡等傳統樂器。」付義明說,節目形式固定,觀眾群體也多為中老年人,如果不增添些活力元素,擔心居民看節目沒有新鮮勁兒。如何把傳統節目與現代形式相結合,在節目中融入現代元素,一直是他們思考的問題。
因為搞了這麼多年音樂,他認識很多玩音樂的老年朋友。2013年初,大家突然有了組建樂隊的想法:老人們也可以活力四射,充滿激情,社區藝術團也能很時尚,展現不一樣的風採。懷揣對音樂的共同愛好,他們湊在了一起,而且親如一家。
電聲樂隊以愉悅自己,快樂別人為宗旨,演奏的曲目多為一些經典老歌,如《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英雄讚歌》等,並在翻唱演奏中加以改編,以適應「搖滾」的音樂特色,所以很受中老年群眾的喜歡。在演出時,他們也經常與觀眾互動,願意唱的可以上臺表演,願意跳的可在廣場中翩翩起舞。
現在每周三下午他們會在綠地社區排練,為一些愛好唱歌的老年人義務進行伴奏。「大家在一起,不為別的,就為了玩兒。」伏義明說,雖然隊員們都得背著很重的樂器到處排練和演出,但只要大家湊在一起,為別人演奏,什麼苦啊累啊全忘了。
他們經常到社區、部隊、敬老院等地方進行義務演出,也經常義務為其他團隊做伴奏;已經擁有了不少鐵桿粉絲。正如伏義明所說,通過參加這個樂隊,讓他們這些愛好音樂的老人們的思想、感情都連在了一起,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玩得都很開心,而且越玩越年輕。(姜莉萍 秦媛)
(責編:蕭瀟、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