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床上種出天敵煙盲蝽

2020-12-17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農周刊

  苗床釋放煙盲蝽。

  煙盲蝽若蟲捕食粉蝨若蟲。

  煙盲蝽成蟲捕食粉蝨。

  近期正值春茬蔬菜育苗期,走進昌平區新百善農業園種植基地,只見辣椒、番茄、茄子幼苗整齊茁壯、長勢喜人,而育苗技術員小高正拿出一個透明玻璃瓶,往苗床上撒出一隻只綠色的小蟲子。這些小蟲子有的看起來像螞蟻,迅速在幼苗葉面上爬動;有的長有翅膀,直接從瓶口飛到了苗床上。育苗最要緊的就是無病蟲育苗,育苗棚內仔細布置的防蟲網和粘蟲色板也是為了防止害蟲的侵入,這怎麼反倒往苗床上撒蟲子呢?原來,這是該基地今年從市植保站新引進的天敵昆蟲——煙盲蝽,它能吃粉蝨,還能吃斜紋夜蛾等害蟲的小幼蟲。雖然現在沒粉蝨,但這個天敵比較特別,現在釋放它不是為了讓它吃害蟲,而是為了能「種」出更多的天敵來,等到苗子定植到大棚後,它們就可以防害蟲了。

  煙盲蝽是一種雜食性昆蟲

  據市植保站天敵專家介紹,煙盲蝽是近年來在我國生物防治領域引進的一種雜食性天敵昆蟲。它是一種不完全變態的昆蟲,成蟲和若蟲均可捕食粉蝨、斑潛蠅以及鱗翅目昆蟲的卵和初孵幼蟲等農業害蟲,是一種利用潛力巨大的捕食性天敵。煙盲蝽在我國引發關注是它最初被當作菸草上的一種害蟲。因為煙盲蝽作為一種雜食性昆蟲,它既需要取食其它昆蟲作為食物來源,還要刺吸植物的汁液補充營養,二者缺一不可。煙盲蝽在若蟲期喜歡聚集在菸草的嫩枝嫩葉上吸食汁液,對菸草的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我國的菸草種植地區煙盲蝽是一種植食性害蟲。

  而植保工作者在研究煙盲蝽的生物學特性時,發現它具有肉食性的另一面。更多的資料顯示,在煙盲蝽的整個發育歷程中,必須要取食像粉蝨、蚜蟲、鱗翅目昆蟲的低齡幼蟲等其它昆蟲才能完成生長發育。肉食性食料為其主要食物來源,植物性食料是肉食性食料的補充,就像人類除了吃飯還要喝水一樣。由於煙盲蝽雜食性的特點,近幾年,國內的生防工作者已經越來越重視煙盲蝽的生防作用和潛力,並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與試驗。對煙盲蝽捕食能力方面的研究發現,煙盲蝽對粉蝨、小菜蛾等害蟲的捕食能力相當可觀,每天最多可捕食粉蝨成蟲62頭、卵112粒,小菜蛾二齡幼蟲74頭、卵101粒。北京市植保站室內試驗結果顯示,煙盲蝽對白粉蝨和煙粉蝨的若蟲每天平均捕食量可達20頭和29.2頭。還有一些學者對煙盲蝽的人工飼料進行了研究,以期人工大量飼養煙盲蝽,服務於農業生物防治。國外對煙盲蝽的研究和利用要早於國內,在歐洲大部分地區、北非和中東地區煙盲蝽已被成功商品化生產,全球規模最大的5家天敵昆蟲生產公司如歐洲的Koppert、BioBee、澳洲的Biological services等都有成熟的煙盲蝽產品在售。這些煙盲蝽產品被廣泛應用於溫室中,防治煙粉蝨、白粉蝨、斑潛蠅和葉蟎等主要害蟲。在西班牙的番茄和茄子種植棚中,粉蝨數量低於2頭/平方米的情況下,釋放煙盲蝽1-2頭/平方米,可有效控制粉蝨。

  苗床上如何「種」出煙盲蝽

  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已在國內率先開展應用煙盲蝽防治粉蝨的研究和示範,在番茄1穗果期和4穗果期釋放煙盲蝽,2周之後都可以取得比較好的防效,4周之後的防效可達到95%。此次在新百善農業園基地正在試驗的就是在番茄苗床上釋放煙盲蝽,提前控制粉蝨的為害。那麼,煙盲蝽能在苗床上「種」出來是怎麼回事呢?據市植保站技術人員介紹,煙盲蝽繁殖時,雌蟲要將卵產在新鮮的植物莖稈或者葉脈中,在植物表皮上留有卵蓋。卵在植物組織中發育成熟後孵化出1齡若蟲,經過2-3天就能發育成2齡若蟲,此時的煙盲蝽若蟲就已具備捕食粉蝨的能力。而在苗床上釋放煙盲蝽主要以大齡若蟲和成蟲為主,釋放量不超過0.5頭/株,同時還需要撒施一些供煙盲蝽取食的動物源飼料,如小型鱗翅目昆蟲的卵,這樣煙盲蝽有足夠的營養來完成發育,才能正常產卵繁殖。在苗床上撒上煙盲蝽種蟲,等兩個星期之後幼苗定植時,番茄莖稈內就會有煙盲蝽卵,等若蟲孵化,煙盲蝽就「種」出來了。這種提前在苗床「種」煙盲蝽的預防式防治方法,可使棚室內粉蝨發生比常規的棚室推遲兩個月,且能夠大大降低粉蝨爆發的風險。同時,由於是苗期預防式釋放天敵,天敵使用量較少,可以比生產期釋放天敵節省成本50%,省工2/3,可謂事半功倍。

  苗床釋放煙盲蝽注意事項

  ◆育苗棚要安置40目防蟲網隔絕粉蝨和蚜蟲侵入。

  ◆要安置黃藍色板,及時監測棚室內粉蝨、蚜蟲、薊馬動態。

  ◆育苗棚夜間溫度不低於8℃,相對溼度不超過80%,光照不低於10小時。

  ◆儘量不使用化學殺蟲劑,或在化學殺蟲劑使用15天之後釋放煙盲蝽。

  相關連結

  本市設施內常用天敵品種有哪些

  本市目前已有多個種類的成熟天敵產品進入郊區的蔬菜生產基地。防治蚜蟲可釋放異色瓢蟲卵卡;防治葉蟎(紅蜘蛛)可釋放智利小植綏蟎和巴氏新小綏蟎;防治薊馬可釋放東亞小花蝽;防治粉蝨可釋放煙盲蝽和麗蚜小蜂;防治鱗翅目害蟲可釋放赤眼蜂。這些天敵品種基本上可覆蓋當前設施內常發的幾種害蟲,應用方法也靈活多樣,既可以單一品種作戰,又可以在多種害蟲混合發生時複合釋放進行並肩作戰。多種天敵品種的開發和應用解決了以前設施內四大害蟲抗藥性強、難防治的問題,同時降低了化學農藥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

  陽臺蔬菜可用的天敵昆蟲有哪些

  針對陽臺蔬菜的主要害蟲如:蚜蟲、葉蟎(紅蜘蛛)、粉蝨、介殼蟲等,也可以應用天敵昆蟲來防治,減少在陽臺或屋頂等小環境使用化學農藥造成的環境汙染和農藥殘留問題。蚜蟲可使用瓢蟲卵卡進行防治;葉蟎(紅蜘蛛)可釋放智利小植綏蟎來防治;粉蝨可釋放煙盲蝽若蟲進行防治;介殼蟲可釋放瓢蟲或煙盲蝽若蟲來防治。

  市植物保護站 侯崢嶸 尹哲

(責編:尹星雲、鮑聰穎)

推薦閱讀

北京供地1000公頃 建集體租賃房 近日,經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市規劃國土委、市住建委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利用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工作的有關意見》。《意見》明確,集體租賃住房是農民集體持有的租賃產業(租賃物業),可依法出租獲取收益,不得對外出售或以租代售。【詳細】

相關焦點

  • 摧花團夥,與綠盲蝽很相像的斯氏後麗盲蝽​也是其中一員
    為害棉花的盲蝽有不少,主要是五種:綠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三點盲蝽、牧草盲蝽,它們統稱為棉盲蝽
  • 綠盲蝽該怎麼治?
    綠盲蝽,又叫盲蝽蟓,老百姓喜歡叫它「小臭蟲」,是北方果樹最難根治的害蟲之一,一年可以繁殖4~5代,而且,喜歡危害果樹幼嫩部位,像幼果、花蕾、嫩葉、嫩梢,嚴重的時候,會直接影響果實的產量和品質,降低果農的收益。
  • 盲蝽蟓:小昆蟲挑戰高科技
    「我感覺這幾年盲蝽蟓越來越厲害了。」山東菏澤種棉大戶李站雙告訴本刊記者。在電話那頭,他好像在氣喘籲籲地招呼人在田裡幹活。 近幾年,圍繞著李站雙提到的盲蝽蟓,一度爆發了中國種植多年的Bt轉基因抗蟲棉在經濟上還是否划算的問題。 2006年,美國科學家和農業經濟學家在美國農業經濟學會的年會上報告了一項研究,表明中國種植轉基因抗蟲棉後,盲蝽蟓等次要昆蟲數量開始上升,由此增加的農藥支出嚴重侵蝕了棉農們的利潤。
  • 果園殺手綠盲蝽為害嚴重,隱蔽性很強
    綠盲蝽的寄主有100多種,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最初主要在棉花、牧草上為害,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如今綠盲蝽在蔬菜和果樹上均有為害。在山東省,1990年之後,綠盲蝽開始逐漸為害果樹並逐年加重,2004年出現爆發,全省冬棗和葡萄受害嚴重。近幾年,綠盲蝽已經成為葡萄、蘋果、桃等果樹生產管理上的重要害蟲之一,危害程度不容小覷。
  • 開春果園被忽視的小蟲——綠盲蝽
    一、綠盲蝽的危害習性及防治難點綠盲蝽是蝽象類,由於蟲體顏色與葉片顏色相差無幾,蟲體小,隱蔽性強,一般很難發現。二、綠盲蝽的防治措施(1)物理防治。落葉後清除果園落葉雜草。(2)化學防治。①開春兩次清園,要對樹上樹下及周圍雜草,全面噴藥清除蟲卵及若蟲,可選擇毒死蜱或者龍麗樂。
  • 警惕棉盲蝽發生危害,適時準確施藥是關鍵
    2019年9月份天山植保在南疆一團調查棉盲蝽對棉花的危害損失情況,部分棉花種植區域棉盲蝽的危害損失率普遍在5~15%,而棉盲蝽嚴重發生的棉田點片,棉葉大量破孔,棉盲蝽蛀鈴率可達80%~100%,部分棉田點片造成絕收。目前南疆棉田正遇棉盲蝽危害期,由於南疆棉田4月以來,降雨多,田間雜草多,棉盲蝽有爆發成災的可能。
  • 葡萄二三葉期可別小瞧綠盲蝽、薊馬這兩種蟲害!
    其中發生機率最大,為害最嚴重的就是綠盲蝽和薊馬。一、綠盲蝽綠盲蝽主要為害葡萄的嫩梢、嫩葉和花蕾,口針刺破表皮後吮吸汁液。葉片受害後形成大量破孔,皺縮不平形成「破葉瘋」,幼蕾受害變成黃褐色—乾枯—脫落。綠盲蝽是葡萄上發生最早的蟲害,葡萄絨球吐綠和綠盲蝽蟲卵的孵化同時進行。2、綠盲蝽為害時間長,影響大。葡萄發芽開始至果實生長期均能發現綠盲蝽,特別是在幼果期為害嚴重,影響果品品質。3、綠盲蝽隱蔽性強。綠盲蝽體型小,易隱藏,且為害症狀隱蔽,不易發現,當看到綠盲蝽的為害症狀時,它對葡萄的為害已經形成。
  • 綠盲蝽你可千萬別小瞧它,可要注意防治
    說起綠盲蝽,許多農戶是一陣頭疼,早些年還只是次要害蟲,但隨著化學農藥的大量使用,加上農業產業調整,導致綠盲蝽種群數量劇增,為害逐年加重,許多果樹種植戶更是深受其害,損失慘重。一、危害症狀這是率盲蝽正在危害葡萄嫩芽這是葡萄嫩芽被害後的症狀,葉片展不開被害後葡萄葉片上有許多孔洞綠盲蝽正在危害葡萄花穗這是葡萄幼果被害後的症狀
  • 轉基因棉田裡的新麻煩:棉鈴蟲走了盲蝽象上位
    在長期的耐心監測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叫盲蝽象的害蟲正悄然上位。吳孔明介紹,盲蝽象這種雜食性害蟲在中國的棉田裡一直屬於次要害蟲,以前噴灑農藥在殺死棉鈴蟲的同時,順便也就幹掉了盲蝽象,基本無需專門防治。  但隨著Bt棉花的大面積種植,用藥量下降了30%—40%,而Bt棉花只對標靶害蟲棉鈴蟲等鱗翅目生物有防治效果,對半翅目的非標靶害蟲盲蝽象不具防治意義。
  • 櫻桃樹栽培技術|櫻桃綠盲蝽活動規律及防治措施
    綠盲蝽別名花葉蟲、小臭蟲,是為害果樹的一種主要害蟲。食性雜,可為害櫻桃、葡萄、棗、蘋果、李、桃、石榴等多種果樹,也為害棉花、蔬菜、苜蓿、雜草等。一、綠盲蝽形態特徵1、成蟲。三、綠盲蝽發生規律1年發生4~5代,以卵在櫻桃頂芽鱗片內及雜草、殘土層內越冬。翌年3~4月,平均氣溫10℃以上,相對溼度達70%左右時,越冬卵開始孵化。櫻桃樹發芽時上樹為害,4~5月刺吸幼芽、花蕾和幼果。6月開始轉移到雜草和其他果樹、蔬菜、棉花等作物上為害。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專家團來到古城鎮召開棗棉綠盲蝽綠色防控...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28日訊(記者 張夢林 見習記者 李夢盈) 8月27日,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研究員門興元一行到霑化區古城鎮油坊村冬棗示範基地現場考察綠盲蝽對冬棗的危害情況,並召開棗棉綠盲蝽蟓綠色防控技術現場研討會。
  • 「天敵昆蟲」成產業生物防治保障食品安全
    如今,康莊鎮小豐營村農民建起4300平方米的廠房,建成巴氏鈍綏蟎、煙盲蝽、瓢蟲三條天敵昆蟲生產線,每天生產天敵昆蟲4000萬頭,形成20萬袋的產品規模,能滿足4000畝地的防治需求。在小豐營村北菜園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走進天敵昆蟲生產車間。
  • 昆蟲基因組文獻解讀|綠盲蝽基因組
    昆蟲基因組文獻解讀|綠盲蝽基因組2020年8月28日MER在線發表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王桂榮課題組關於綠盲蝽基因組測序的文章。本文主要從基因組層面揭示綠盲蝽的多食性以及食葉特性。綠盲蝽基因組1 | Abstract綠盲蝽屬於半翅目盲蝽科昆蟲,基因組大小為1.02Gb,contigN50為785kb,scaffold N50為68Mb,1016Mb的contig組裝成17個大的scaffold,對應17條染色體。其巨大的基因組與轉座子的擴增有關。綠盲蝽屬於雜食性昆蟲,主要取食葉肉。
  • 益蝽研究小記:同樣是蝽,它卻是吃蝽的蝽
    ,英文叫shield bugs或stink bugs,生物分類上是指半翅目下的蝽象科/Pentatomidae,約有900屬,超過4700種,中國已知有500 種以上。蝽象,圖改自washingtonpost與蝽象科同等地位的荔蝽科、盾蝽科(不加細察還會覺得是甲蟲)等,畢竟同屬於蝽總科,外形還算相似,但與蝽總科同級的其它總科,儘管帶有蝽字,體型差別卻很大
  • 北京年產「天敵昆蟲」3000億頭 它們怎麼量產出來的
    悉心照料天敵昆蟲 在延慶區康莊鎮的闊野生物技術公司車間裡,工作人員正從大菸葉上剪下一片片帶著瓢蟲卵的小葉片,再將幾片僅有小指甲蓋大小的葉片放入蟲卡中粘好,保證每個蟲卡裡至少裝有20個瓢蟲卵。
  • 五六月份果園,當心綠盲蝽的危害!
    五六月份是綠盲蝽的為害高峰期。綠盲蝽也叫小臭蟲,主要為害蘋果、桃、梨、棗、葡萄等,它以成蟲和若蟲刺吸為害嫩葉和幼果,蘋果葉片受害較重。綠盲蝽一年發生3~4代,以卵越冬,翌年4月上旬,果樹花序分離期開始孵化,4月中下旬為越冬卵孵化盛期,5月中旬是越冬代成蟲羽化高峰期,也是集中危害幼果時期。綠盲蝽從果樹葉芽破綻開始為害,直到6月中旬,其中以展葉期和幼果期為害最重。
  • 我市最新發現29種有害生物天敵昆蟲
    本報訊(記者張琦實習生趙哲)記者日前從市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獲悉:我市已全面完成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經過兩年普查,全市共採集林業有害生物及天敵昆蟲標本1026種,其中29種是西安地區新發現的。  在普查採集的1026種標本中,包括害蟲682種、林木病害154種、天敵昆蟲167種、有害植物19種、害鼠4種,基本摸清了西安地區林木病蟲、鼠害及其天敵資源和林業有害植物的種類及發生危害情況。
  • 京年產「天敵昆蟲」3000億頭,專門捕獲危害作物的害蟲
    悉心照料天敵昆蟲在延慶區康莊鎮的闊野生物技術公司車間裡,工作人員正從大菸葉上剪下一片片帶著瓢蟲卵的小葉片,再將幾片僅有小指甲蓋大小的葉片放入蟲卡中粘好,保證每個蟲卡裡至少裝有20個瓢蟲卵。工作人員正從菸葉上剪下蟲卵製作瓢蟲蟲卡。
  • 稻綠蝽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圖例:稻綠蝽若蟲朋友圖片中的蟲子判斷是稻綠蝽的若蟲,是平時說的稻蝽象的一種,吸食水稻莖稈、葉片、稻穀中的汁水,從而造成水稻葉片、莖稈失綠,籽粒充實度不夠,結實率下降。 水稻接近成熟的時候,稻綠蝽會遷飛到柑橘園等地,危害柑橘果子,造成柑橘品質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