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離2020年高考的最後30天,這是你與夢想的距離。當一切塵埃落定前,請再堅持一下!最後一個月,要有毅力,更要有方法。
對此,我們特別連線了五位,在2019年高考中表現優異的廣大學子,為你獻上學霸們的「武林秘籍」。
1、
法學院2019級的劉美嵐曾在2019年高考中取得語文136分的好成績。提及語文學科備考的經驗,劉美嵐對閱讀與作文兩個模塊有著自己提分的「獨門秘籍」。
#平心靜氣閱讀 抓住中心審題
閱讀和作文是語文考試中的重頭戲,閱讀可謂是「得選擇題者得天下」。劉美嵐特別提到在看文章時一定要做到平心靜氣地閱讀,並保持一定的速度。在做選擇題時要牢記回到原文進行一一對應。尤其在考場緊張的氛圍下,保持一顆冷靜的頭腦尤為重要。
而對全卷分值最高的作文題,劉美嵐提出在作文審題時要牢牢抓住「找任務,抓關鍵,明關係,辨情感」的幾個關鍵點。照著這個步驟進行寫作,作文基本不會離題,再加上平時多積累素材及構思表達,便能在考場寫出出彩的文章。
#語文要想考得好 專項訓練少不了
不同的考生對不同模塊掌握情況有所不同,而專項訓練在高考語文下是尤為重要的,尤其在最後一個月,要對症下藥。文言文和古詩詞是劉美嵐的弱項,因而她堅持對自己的弱項進行專項訓練。她將一些常見的古文字詞進行積累背誦,並經常回顧複習。同時她每兩天還會練習口頭翻譯一篇文言文,並對照參考譯文,對翻譯錯的地方著重進行記憶整理。日積月累下,自己的薄弱模塊也得到穩定的提升。
(劉美嵐的語文梳理筆記)
#系統梳理,高效答題
考前一個月,除了跟緊老師的節奏,最好還能梳理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和答題思路。語文學科的知識點似乎顯得龐雜而瑣碎,劉美嵐認為唯有把它系統地進行整理,才能在考場上遊刃有餘。
「系統梳理對掌握現代文閱讀和古詩文鑑賞模塊來說尤為重要。在梳理的過程中可以不斷積累答題專業術語,還能發現各題型的許多共通之處,這樣會幫助自己答題時思路清晰連貫。」
(劉美嵐的文言文筆記)
#日積月累 穩步提升
劉美嵐的語文成績也有波動的時候,「別過分在意分數本身,發現自己的錯誤所在才是最重要的。每次模擬考後我都會帶著自己的錯誤去請教老師,爭取錯誤不要再犯。」在一天天的日積月累與踏實提升中,劉美嵐最終在高考上語文實現超水平發揮,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劉美嵐給師弟師妹們的手寫祝福)
2、
2019級漢語言文學(師範)專業的丘可兒,在去年高考英語中取得了142分的高分。在她看來,英語學習道路是快樂的,但在最後一個月的衝刺關頭,也有特別的應對策略。
#多讀多看,培養語感
談到英語學習過程中最需要掌握什麼,丘可兒認為是語感,「學習英語一定要培養好語感,這樣做題都會順手很多」,閒暇時間看看英語的影片,觀看影片的過程中跟讀臺詞,模仿發音,寓學於樂,同時也能為考前的自己減壓。而在倒計時一個月的時間,備考的學生比較緊迫,就應轉換思路了。
丘可兒提到,衝刺期間對語感的加強,可以通過多閱讀相關輔導書的單詞詞組和背誦作文範文來提高語感,在保溫語感的同時,也溫習了應試需要的「素材庫」。
#掌握方法 高效備考
備考時期需要熟悉技巧,查漏補缺。「把所有的知識點切割細化,分成一塊塊地每天複習一部分,比如語法部可以分成名詞與冠詞、代詞」,更好地查漏補缺;每天做適當的練習,而在做練習的時候可以默讀題幹,保持題感。這段時間也需要多練字,作文的書寫特別重要,可以在抄寫作文範文的過程中有意識地練字。
#巧用試卷 分析不足
對於英語基礎還不錯的同學來說,遇到成績起伏的情況也許會有很大的壓力,但自己一定要擺正心態。「我以前英語一直都還行,但高三後有一段瓶頸期,分數會有些波動」。她認為一切的成績起伏都是對自己知識結構掌握情況進行分析的機會,它為我們提供自我反思的空間。瓶頸期一定不能慌亂,而是要認真分析試卷,通過試卷找出自己的不足,再針對性地練習薄弱題型。
「如果自己找不出問題,一定要拿卷子找老師分析,請求老師幫助自己找出不足的地方,針對性訓練,過了瓶頸期會有比之前更大的進步!」
#日記本是自己情緒的中轉站
備考時期,心態特別重要,「考差了就和同桌聊聊天,自己安慰自己,陪伴我度過高考這段時間的是我的日記本」,日記本上記錄了考砸時的難過,也有進步時的喜悅,它就像我心裡最要好的朋友,也是倒掉煩惱的垃圾桶。
「現在也挺想念那段時間的,雖然很煎熬,但熬過去了,已然成為我最珍貴的回憶。」
(丘可兒同學給師弟師妹的祝福)
3、
「我待數學如初戀,它卻虐我千百遍」,一句話道出了無數被數學折磨的同學的心聲。對於不少人來說,高考數學是一個繞不開的坎兒。而來自江蘇省的丁明瀚,在「地獄級別」難度的江蘇卷下,卻依然取得了高考數學141分的高分。他的學習方法又是怎麼樣的呢?
#弄懂原理 掌握技巧
數學的學習一定要弄懂基礎原理,書本上給出的定理,試著自己去摸索證明,一般書上給出的定理是可以用已有知識來證明的。「弄明白基礎原理,很多題目都可以觸類旁通了。」丁明瀚鼓勵同學們花時間去摸索原理,不急於刷題練習,理科的知識最重要的是掌握其原理。
#牢記題型 大量訓練
談到備考的技巧,丁明瀚認為江蘇卷的題型是相對固定的,一方面需要記題型,另一方面需要做大量的思考訓練以及大規模計算的訓練,「我一般不做題,只算題」,單獨把答案上的算式列出來自己演算一遍,保持運算速度和正確率。
#整理錯題 有一個專屬的錯題本
而在高考倒計時30天的時刻,溫習錯題尤為重要。丁明瀚特別向師弟師妹們推薦使用錯題本。「錯題本針對個人的提高極為重要,我自己就有兩個厚厚的本子,專門記錄錯題。」在原有的試卷上訂正一遍,把題目抄在錯題本上,幾天之後再做一次,重點的題目做好標記,備考期間重點整理錯題查漏補缺,也需要多翻看自己的錯題本。
既然選擇了廣州大學,得讓他為我驕傲
當被問到喜不喜歡自己選擇的學校和專業,丁明瀚表示「我的大學挺好的」,廣大對於外省的同學來說著實是挺陌生,一開始真的很擔心,但當來到廣大,老師和同學們都很熱情,很受感染,與家鄉相比,這裡更具煙火氣,讓人很容易去適應,當初的緊張擔心也變成了一寸又一寸的歡喜。而數學是最喜歡的科目,自然統計學也是符合心意的專業。
「雖然高考成績仍有進步空間,但自己挺喜歡廣州,喜歡我的大學和我的專業,也希望在大學四年有更多的收穫,既然選擇了廣州大學,我得讓他為我驕傲。」
(丁明瀚對師弟師妹的祝福)
4、
目前就讀於教育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的李承昊,曾在2019年高考中取得文綜248分、總分595分的成績。文科綜合考試因題目靈活、考察範圍廣、與實際生活語境聯繫緊密等特點,加上選擇題命題的多變與主觀題出題思路的清奇,被許多文科生看作是捉摸不透的「玄學」。而在李承昊眼裡,文綜並不是牢不可破的,而是有跡可循的。
#歷史:選擇兩步走,大題有方法
談到歷史學科的應試經驗,李承昊 「首先需要看選項本身是否出現史實性錯誤,識別後可以直接排除一兩個答案;接下來緊緊抓住提幹信息篩選出正確選項。這樣正確率就會提高很多。」
做歷史大題時,李承昊常先寫出概述,再結合材料進行分析。「這裡的概述是我們平時做題中需要不斷記憶、積累的得分關鍵詞。」除此之外,李承昊建議考生們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多答一些內容。「不要害怕寫出的內容是錯的,言之成理都是可以得分的」。
#政治:重視基礎知識,積累時事熱點
對於政治選擇題,李承昊認為一定要吃透課本知識,系統複習不留死角,力爭全對。
政治大題同樣是有套路的,按照「知識原理+材料分析」的模式進行答題。知識原理,一部分是課本中知識點的高度概括,另一部分則是時事熱點,離不開平時的積累。「我喜歡看一本叫《半月談》的時政小冊子,看到對答題有用的地方勾畫下來,這樣堅持下來可以提高政治答題術語的專業性。」
#地理:熟悉地圖,勤加練習
作為一門偏理科的學科,李承昊的經驗是要多熟悉地圖。「整個地理都是圍繞世界地圖展開的,始終都繞不過地圖。如果你對世界地圖非常熟悉,在區域地理中給了你一個輪廓,你就可以判斷出它是哪一個國家、具有怎樣的氣候、地形……這樣答題就會輕鬆很多。」
(李承昊的地理筆記)
地理也是一門可以多刷題的學科。最近離高考也不遠了,李承昊建議平時做題時可以從刷模擬題回歸到回顧高考真題上面來了。
#高考真題永遠能帶來意外的收穫
「要學會熟悉高考的出題套路,了解題目難度是在怎樣的範圍,提前適應高考的思維。真題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做,每一次完成後對試卷進行分析,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在備考的最後一個月裡,李承昊樂於利用碎片時間反覆刷高考真題。對近年來全國卷的每一套真題,李承昊幾乎都刷了三遍以上;他還樂於反覆分析每一個選項的正確與錯誤所在,這不僅能夯實基礎知識,還利於自己熟練掌握高考答題的思路與節奏。
#考前一個月 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
高考前三個星期,李承昊就開始不熬夜了。「我每天晚上十一點半前必須睡覺,第二天早上六點五十準時起床,就是為了適應高考的作息時間。」
調整思維的「作息時間」也同樣重要。李承昊在最後兩個星期按照高考的時間表進行複習。上午複習做語文和文綜,下午則複習數學和英語。「高考期間,一到上午,我關於語文和文綜的思維就會活躍起來,下午則亦然。」這種心理暗示對考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志願錄取,實屬驚喜
談及高考,李承昊回想起當時與廣大的緣分。他坦言能進入廣州大學心理學系是意料之外的驚喜。「往年我的排名和廣大在貴州招生的最低位次非常接近,但是今年招生時在貴州省的招生名額減少了一半。但我還能進入廣大,感覺真的太幸運了。」
為什麼要選擇廣大呢?李承昊笑著談到:「首先廣州是我最喜歡的城市,很嚮往在這裡讀書。其次我看中了廣州大學的發展潛力和心理學專業的雄厚實力。如今廣大躋身中國高校百強,真的肉眼可以看到廣大的進步。在今後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廣大的未來真的是無可限量的。」
(李承昊對師弟師妹的祝福)
5、
藝術類考生除了練好自己的專業技能,還要保證文化課的學習,他們常常比普通考生背負了更大的壓力,在高考中能協調好二者的關係實屬不易。而2019級的譚潤堅同學在去年高考中成功做到了「文化、藝術兩不誤」,在文化課上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緊跟老師,一步一個腳印
譚潤堅認為文化課到了後面,上課認真聽老師講,按部就班複習就相對會發揮比較穩定。「藝考後回歸文化課的學習,一開始可能會比較低分,但不要因此氣餒。只要堅持打牢自己的基礎,把握整體脈絡便會有所成效。其實高考中大部分內容屬於都是比較基礎的東西,因而打牢基礎,緊跟老師的節奏,成績上升起來也是很快的。」
#以題點知,高效複習
譚潤堅享受「以題點知」式地複習。「把資料上出現的高頻題型儘可能多去看幾次,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加強訓練,並記住答題的固定模式,搞清楚答題的方向,不斷培養自己的答題語感和語言組織能力。」就這樣,譚潤堅在試題的一遍遍鑽研中不斷提升應試能力,也在高考的文化課考試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績。
#心態平和更重要
對於高考而言,譚潤堅覺得最重要是放平心態,以一顆平常心面對高考。若壓力太大時,應多和老師朋友談談心,這樣壓力就會減輕許多。
最後,譚潤堅回憶了自己高考時的心路歷程,並對師弟師妹們獻上美好的祝福。「高考的形式和平常的考試差不多,千萬不要帶著重壓上場。整個考試的過程其實一下子就過去了。希望藝考生們,堅持再堅持!最後階段全身心投入,保持平和的心態,一定能夠取得理想的成績!」
(譚潤堅為師弟師妹帶來的祝福)
「武林秘籍」加急送到
請你一定全力以赴
熬過了最後,你會懷念那些努力奮鬥的日子,也會感謝當年咬牙堅持的自己。
我們期待在終點處迎接笑靨如花的你。
來源:廣州大學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圖片製作:陳潔璐 採訪記者:劉澤霖 張曉琳 文案編輯:劉澤霖 張曉琳
編輯:吳文婷 圖文校對:李奕錦 何嘉昕 責任編輯:楊藝 張凱瀅 何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