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眾測
作者:本地妖王在此
前言
大家好,我是本地妖王。
眾所周知,隨著科技與生活質量的不斷進步,現如今家庭生活智能化、機械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做飯有了炒菜機,洗碗有了洗碗機,飯後想喝茶有專業泡茶機,然後往沙發上一躺,語音就能關上窗簾啟動空調打開電視智能搜索你想看的節目。
懶到發指,懶到幸福感爆棚。
家庭打掃衛生也一樣,我作為家裡的家務活主力,也因為家裡既有小孩,也有貓咪,我對家中衛生條件要求蠻高的。
目前最常用的,也是利用率最高的是掃地機器人與無線吸塵器。
同時這兩種清潔類家電也是市場選購率最高的,考慮到肯定有很多朋友在選購這類電器時會糾結應該選擇哪一種,借著這次徵稿機會,簡單總結一下這兩種清潔電器的特點、優缺點與適用人群,希望可以給您的選購帶來一點有用的參考。
先簡單介紹下目前正用的代表性產品。
1,掃地機器人。我目前的主力機是360掃地機器人X95。
一句話點評:掃拖一體機、大吸力長續航、LDS+超聲波導航不撞牆不瞎轉定準精準、豐富的地圖管理功能。
2,無線吸塵器。我目前的主力機是睿米NEX2 Pro。
一句話點評:無線自主吸塵很方便、大吸力、續航較長、集塵盒清理簡單、豐富的配件吸頭尤其配有寵物毛刷很實用。
接下來,就以這兩臺機器為例,來說明雙方的優缺點。
掃地機器人:360掃地機器人X95
360不只是一家網絡安全公司,實體產品其實做得也不錯,其中掃地機我覺得就做得挺好。
這款X95出廠就附贈表情包,機身上可以貼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很可愛的說。
而且它也默認自帶卡哇伊風格的提示音。像開機、開始充電、結束任務等等都會趣味提醒。
既然中看也中聽,那中用嗎?
這款360X95,主要有以下特徵。
一,它是掃拖一體機。也就是既能吸塵掃地,也能拖地。
吸塵掃地時具備大吸力,達到了2650Pa。這個什麼概念呢?目前世面中端掃地機的吸力可以達到2000Pa,有些旗艦型可以達到2500Pa(比如石頭T7pro,米家等),這款X95雖然只高了150Pa,但已是當前掃地機吸力的天花板了。
所以平時吸塵、吸毛髮、吸碎紙屑等等都不在話下。
每天常規清掃出來的貓毛、貓砂、毛髮與灰塵。
二,LDS雷射雷達+超聲波全新導航。
2020年了,起碼掃地機起步至少應配備LDS雷射雷達,這很重要。
有了LDS雷射雷達,掃地機就相當於長了一雙眼睛,建圖、規劃路徑、行進避障都會更智能。X95的LDS可以2080點/秒的速度快速定位和掃描周邊環境,規劃高效清掃路徑,躲避障礙物達到毫米級。
而機器前部超聲波探頭的加配,就能使X95的綜合避障能力更上一層了。
面對家具電器牆壁,會提前減速絕對不會撞上。
清掃路上臨時加個小東西,也能迅速識別,準確避過。
就算是桌腿、凳子腿等複雜地形,也可以毫米級「擦身而過」。
以及左右對稱沿牆傳感器同樣實用,貼著牆面走,貼牆灰塵也不會放過。
三,可堪一用的拖地功能。
世面上有很多掃拖一體機採取的是被動水箱模式,即只是簡單將水箱與拖布組合在一起,等於掃地機「背著」個緩緩滲水的水箱透過抹布實現拖地。
X95則不同於這些掃拖一體機,它是將水箱內置於機身內,以傳感器實時檢測與電控控水的方式,實現更精準的滲水速度控制。同時,水箱的提手也是鎖扣設置並帶傳感檢測,取放水箱都會語音提示,避免機器誤判誤操作。
外置抹布也有自動加壓模塊,當拖地時會模擬人手操作向下擠壓抹布,將地拖得更乾淨。
拖地測試,我往地上甩點墨水,再用紙巾擴大範圍,測試下這種日常生活也較難碰到的汙漬能否擦拭乾淨。
測試結果很滿意,幾下就擦乾淨了,所以日常生活的普通地面水漬汙漬啥的也不在話下。
拖完地後拆裝拖布也很簡單,都會有提示是否安裝到位。
四,豐富的地圖管理功能。
前面說了,得益於LDS雷射雷達,以及360看家的先進算法。它的這套地圖管理系統做得很不錯。
房間識別準確,路徑規劃合理,房間面積預估的也跟實際相差不大。
並且可以保存10張地圖,大平層、複試、別墅等複雜居所都可以滿足使用。
然後就能利用地圖進行各種花式清潔了。
全屋清掃不必多說,每次清掃中,每個房間、區域,都可以單獨設置該房間的清掃模式,掃幾次、吸力的大小、拖地時滲水速度等都可以單獨設定。
比如指定房間清掃。專門清掃一個房間。
比如指定區域清掃,在地圖上隨意畫出一片區域,指哪打哪。
專門只清掃一小片區域。
不同房間轉移,能做到對這個家「了如指掌」。
更主要的是,可以遠程操控,只要掃地機正常連接著家中無線網絡,無論你在天涯海角,只要能上網,就可以打開APP操控它隨時清掃、定時清掃、臨時清掃。
第五,超長續航。
X95配備5200毫安大電池,可一次滿足300平米清掃需求。
綜上所述,實際使用中,這臺360 X95確實帶給了我極大的方便,也是我最常用的清潔電器,基本每天都會用一次,經常是下班回家前打開APP,讓它把全屋清掃一遍。特別像床底下、柜子底下這些我們平時清潔不到,貓咪又特別愛鑽的地方,都能保持一貫的潔淨。
缺點嘛,自然也是有的,也是當前所有掃地機的通病,就是地上不能有細長的電線等,可能會對掃地機造成纏繞的東西。
無線吸塵器:睿米NEX2 Pro
睿米是小米生態鏈企業,這臺NEX2 Pro,是睿米今年推出的無線吸塵器旗艦機型。
NEX系列也所獲眾多國內外殊榮,比如德國iF設計獎,德國紅點設計獎,日本優良設計獎、亞洲DFA設計獎、當代好設計金獎、太湖工業設計獎。
這一代NEX 2 Pro主機為銀灰色,有些類似iPhone的經典灰,顯得很大氣。全套主配件如下。
它提供150W大吸力,26500Pa高真空,2500mAh續航可達70分鐘。
在傾倒垃圾上,NEX 2 Pro的集塵桶透明可視內部集塵情況。容積0.55L,清掃兩三次倒一次的頻率。集塵桶與主機可分離設計,只需要按住集塵桶前端白色按鍵,輕輕一拔即可拆下。
然後再按住內部顯現出來的紅色鍵,就能一鍵開盒,傾倒垃圾了。
大家最關心的清潔力配置,睿米NEX2 Pro挺給力的,配備了好幾款專用吸頭。
第一,是電動主刷頭。有兩個優點,一是全地形適用,無論地板還是地毯。無需頻繁更換地刷。二是V字刷可以將毛髮往中間吸口聚攏,從而有效防纏發。
刷頭還帶燈,進入昏暗環境會自動開啟。
清潔力上也是很強的。貓砂、碎紙屑、毛髮等等都能輕鬆吸乾淨。
相比掃地機只能吸地面,它連沙發也能吸。比如沙發上的貓毛。
清理出來的貓毛,都被甩在了塵杯底部。
第二,是刷頭是除蟎刷,這也是一款電動主動刷頭。
可以吸床單、沙發、窗簾等等。除塵、除蟎、除皮屑毛髮。
周常床鋪清理結果。
第三,是扁頭吸與配合使用的長毛刷。用來在狹窄角落的吸塵,當作車載吸塵器也很實用。
用來吸一吸角落,鍵盤,踢腳線等等都很好用。
第四種,就是寵物刷。需要配合延長管實用,
可以一邊刮毛,一邊吸毛,不必擔心毛髮亂飛。
第五就是它的拖地盒,但請恕我直言,這是它最沒用的功能了,完全的被動式拖地,效果也一般,我基本沒用過。
安裝方式倒是挺特別,只需將拖地盒倒上水,再擺在地上,將地刷靠近就能吸附住,可以一邊吸地一邊拖地了。
使用感受總結
那掃地機器人與無線吸塵器,應該選擇哪一種呢?雖說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當然全都要。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我這麼愛折騰,我身邊的朋友同事大多數也只是其中二選一。所以,為您總結出了以下真實感受。
在日常使用中,360 X95掃地機器人大約會佔據90%的使用率。這也是掃地機器人最大的優勢,幾乎無需人工參與,只需等掃地機器人清掃結束後清理一下集塵盒就行了。
如果該掃地機器人比如像X95還擁有網絡遙控的功能就更好用了,每次下班前、回家前用手機一點,掃地機器人就可以在家遠程啟動,清掃全屋或者你所指定的房間或特定區域。當你回到家時,迎接你的首先就是一個乾淨衛生的環境。非常省心,非常省力。
所以如果必須二選一,我會選擇一臺帶LDS雷射導航+優秀的避障+先進的算法+長續航+豐富地圖管理功能的掃拖一體機器人。
意思就是完全否決了無線吸塵器?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雖然這臺睿米無線吸塵器只佔據我平時使用率的10%,但這10%的工作內容也是不可或缺的。
雖然它不能自動幹活,必須人力操控,但它想吸哪裡就吸哪裡,臨時地上有個地方髒了,拿起它就能去清潔,這一點比掃地機器人效率就高多了。
而且除了掃地吸塵,還能利用豐富的吸頭對床鋪、沙發、牆壁、高處等等幾乎全場景進行清掃吸塵,這些地方掃地機器人也是無能為力的。
所以我其實還是建議兩者都買,掃地機器人與無線吸塵器其實互補性能力非常強,彼此之間並不衝突。
但如果真得預算有限,那我的建議是,預算可以更多投入到掃地機器人中去,因為利用率更高。剩下的預算再儘可能挑一臺支持床鋪、沙發等清潔的無線吸塵器,甚至更便宜的有線吸塵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