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多發於5歲以下兒童。該病是全球性疾病,已發現20餘種腸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
此病在我國各地全年均有發生,但流行季主要為4-7月份。2008年手足口病被納入丙類法定管理傳染病,在我國丙類傳染病中發病率和病死率居於首位,已成為我國最重要的急性傳染病之一。
得了手足口病會怎樣?
手足口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引起,我國的手足口病病原以EV-A71和CV-A16為主。該病的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3~5天。
手足口病是一種症候群,顧名思義,其主要特徵是在手、足、口、臀部出現皮疹或皰疹。大多數患兒為輕症表現,發病時往往先出現發燒症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黏膜出現皰疹和/或潰瘍,疼痛明顯。
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少數患者病情較重,可並發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
大多數患兒預後良好,一般在1周內痊癒,無後遺症。少數患兒發病後迅速累及神經系統,表現為腦幹腦炎、腦脊髓炎、腦脊髓膜炎等,發展為循環衰竭、神經源性肺水腫的患兒病死率高。
所以,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也不用太緊張,只要沒有重症的表現,可以在家遵醫囑對症治療,平時讓孩子多喝水、飲食清淡、營養均衡,可以幫助孩子自愈。
但是,如果患病的孩子年紀較小(重症死亡主要集中在3歲及以下兒童),且高熱持續2-3天,出現了嘔吐、睡覺驚醒、四肢抖動、心率增加、呼吸過快、精神萎靡等重症早期症狀,則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
打了疫苗也不要掉以輕心
密切接觸是手足口病重要的傳播方式,通過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感染;還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汙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因此,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
日常預防
進食前、如廁後、處理嘔吐物或更換尿布後應洗手;
不要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個人物品;
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物品表面,如門把手、家具、玩具等;
避免與手足口病患者接吻、擁抱等密切接觸;
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期儘量不要經常帶孩子去大型的、人口密集的場所,一一方面可以減少和病原接觸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其他呼吸道傳染病感染的風險。
此外,接種疫苗也可以幫助預防手足口病。EV-A71型滅活疫苗可用於6月齡~5歲兒童預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礎免疫程序為2劑次,間隔1個月,鼓勵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
但要注意的是,該疫苗並不是對所有手足口病都有預防作用。20多種腸道病毒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接種EV-A71疫苗只能預防EV-A71引起的重症和死亡,不能預防所有的手足口病。所以即使接種了疫苗也要注意保持個人衛生習慣。
同理,同一個孩子是有可能多次感染手足口病的。因為手足口病是由一組腸道病毒引起的,是多病原、多種傳播途徑的傳染病,所以即使已經得過手足口病了,也不要放鬆對該病的預防。
孩子感染後,家長應怎麼做?
如果家中有孩子已經感染手足口病,要注意進行病情監測,積極配合醫生居家治療,讓孩子清淡飲食,做好口腔和皮膚護理;一旦出現重症早期症狀,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治療。
此外,該病的傳染性較強,據國家衛健委新冠防控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介紹,新冠病毒目前的傳播係數是1.4—2.5,而手足口病傳播係數達4.2—6.5,是新冠病毒的3倍。
因此患兒居家治療期間,家長要做好隔離。
居家隔離
1.不讓生病的孩子接觸其他兒童;
2.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衛生紙包好丟到垃圾箱,孩子的糞便要收集好、消毒後丟入廁所,不要隨意丟棄,同時要消毒便盆;
3.看護人接觸孩子前、替換尿布後或處理孩子糞便後都要洗手;
4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頭被褥等要保持衛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
5.勤開窗通風;
6.如果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得病,還應及早告訴老師,不要著急讓孩子去幼兒園,要在全部症狀消失一周後再去,防止傳染其他孩子。
如果家裡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採用以下方法消毒:
消毒措施
1.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熱水浸泡30分鐘或者煮沸3分鐘;
2.汙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劑(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說明每天清洗;
3.孩子的痰、唾液和糞便、擦拭用紙等都最好倒入適量消毒劑,攪拌消毒後再丟入廁所。
編輯:春雨醫生
參考文獻:
[1]宜華.春夏時節防治手足口病很重要[J].江蘇衛生保健,2020(04):30.
[2]國家衛健委,你了解手足口病嗎,2018-04-20,
http://www.nhc.gov.cn/interview/webcontroller.do?titleSeq=23495&gecstype=1
[3]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手足口病診療指南 (2018年版) [J].傳染病信息, 2018, 31 (3) :193-198.
[4]蔣榮猛, 張育才, 王荃, 等.手足口病的治療[J].中國臨床醫生雜誌, 2018, 46 (7) :763-767.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