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單字深度解析|其:首橫短、末橫長,四橫分仰覆,兩豎分向背

2020-12-14 書法事兒

從上圖《九成宮》拓本來看「其」字特點

四橫:首橫忌長,末橫忌短,中兩橫與左右兩豎相接,末橫粗細變化明顯,四橫間距基本均等。

左右兩豎:左短右長,左輕右略重,兩豎略帶背勢。從起筆位置來看,左低右高;從收筆位置來看,左高右低,右豎超出末橫。

下兩點:左點起筆承接了上一筆畫(長橫)回鋒收筆的筆勢,雖筆斷但意連,左點向右,右點尖起筆向左,兩點遙相呼應。

結合曆代其它碑帖中「其」字寫法,作對比分析

上圖分別從鍾繇《宣示表》、王羲之《黃庭經》、智永《真草千字文》、柳公權《玄秘塔碑》、褚遂良《雁塔聖教序》、顏真卿《多寶塔碑》和歐陽詢《皇甫誕碑》《蘭亭記》《虞恭公溫彥博碑》中選取了此字,下面對比著來看一看都有哪些特點。

首橫短末橫長,長橫覆勢較明顯。左右兩豎起筆處左低又高。以上兩點是各家共性,下面不再分別說明。

鍾繇《宣示表》:中兩小短橫俱不觸右豎,取勢略平。左右兩豎起筆處左低右高,收筆處基本相平,向背不明顯。

王羲之《黃庭經》:中兩小短橫俱不觸右豎,但有變化,上橫略長,下橫略短,皆向右上,姿態各異。左豎輕於右豎,注意兩豎粗細變化,左豎略帶向勢,收筆處右豎略高於左豎,與下橫左低右高取勢正好相匹配。下面左點處理為撇點。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兩小短橫與左右兩豎相接,上短橫略向右下取勢,下短橫略取平勢,兩短橫姿態不一。在左豎粗細的處理上,智永不同於常規,恰恰相反,左豎重而右豎輕,右豎的處理上與王羲之差不多,但又比王羲之誇張一些,右豎與首橫相交處上下略細。下兩點處理更加靈巧,左點收筆出鋒向右上,右點順勢入筆。

柳公權《玄秘塔碑》:中兩小短橫接左不接右,上短橫略帶仰勢,下短橫平。右豎起筆、收筆向左,略帶向勢,下面長出下橫。左點處理為撇點,與右點成「八」字形,上合下開。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左豎取向勢,右豎帶背勢,兩豎很明顯都超出了長橫,左短右長。下兩點同樣取「八」字形。

顏真卿《多寶塔碑》:中間兩小短橫,起筆、行筆、收筆及傾斜角度皆不相同。右豎同樣超出下橫,略帶背勢。左點處理為一撇點,與右點上合下開,成「八」字形。

歐陽詢《皇甫誕碑》:與歐陽詢《九成宮》中「其」字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左右兩豎相背取勢更加明顯,左點由挑點變為了撇點。

歐陽詢《蘭亭記》:中兩小短橫均化為兩點向右下取勢,不與右豎相接,上點略短,下點略長,兩點形態也略有不同。左右兩豎,左短右長,右豎背勢明顯。左點為挑點,收筆指向右點起筆。

歐陽詢《虞恭公溫彥博碑》:中兩短橫雖然與左右兩豎均相接,但上短橫取覆勢,下短橫取平勢,也有變化。兩豎向背變化不明顯。

通過以上分析總結如下:

首橫應短,下橫應長,下長橫取覆勢。中間兩小短橫也須變化,以別其勢。左右兩豎,起筆處左低右高,多左輕右重、左短右長,兩豎又分向背,以化呆板。左點或為撇點,或為挑點。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的字「橫長豎短」好看,有的字「橫短豎長」好看?
    書法創作中,橫畫與豎畫是經常組合在一起的筆畫。它們在搭配組合時,往往要有主次之分,「橫長則豎短,橫短則豎長」,不能平均使力。那麼,有的字「橫長豎短」好看,有的字「橫短豎長」好看,這是為什麼呢?書法創作時,什麼時候「橫長豎短」,什麼時候「橫短豎長」呢?一「橫長豎短」當獨體字中有橫豎組合時,「橫長豎短」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第一,當豎畫下端有橫且未穿過橫時,一般「橫長豎短」。代表範字有「業、土、上、止」等。
  • 每天8個字,「生」橫宜短,先豎再最後兩橫
    今日美文《論語》-天生德原文: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釋文:孔子說:「上天把德賦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麼樣?」今日8個字:天、生、德、於、予、桓、魋、如天:第二橫比第一橫只能略長一些;撇稍直,捺宜長。生:三橫宜短;先寫豎再寫最後兩橫;豎要比撇高,豎要靠右。
  • 歐體楷書筆畫練習要點解析之——橫與豎的寫法
    歐陽詢不但是書法家,還是書法理論家,他不但有關於書法理論的著作,而且他的字裡就體現了其對楷書規矩尺度的理解,這也是大家喜愛歐體的原因吧。今天我們就結合圖示,討論一下歐體楷書橫與豎這兩種筆畫的寫法。(一)長橫:在一個字中,長橫絕對是主筆。長橫書寫時要露鋒入筆,筆鋒不可太尖銳,行筆之時輕駐筆,稍頓,略回鋒,中間稍細。長橫以舒展暢朗,筆勢流動為佳。
  • 《九成宮》單字分析——「百」(長橫的寫法)
    1,「百」字大多數寫法中,第一橫都很長,即使相對短一些的,也要長過下方的「白」字。那就先從第一個長橫開始講。1)大家都知道長橫需要兩頭粗中間細,這個毫無疑問是靠對毛筆的「提」、「按」來完成的,下筆的時候要重一下,行筆的過程微提,到中間最細處時微按,需要通過不斷地長時間的練習來完成。
  • 書法課堂:偏旁與部首之——單字與其在右做偏旁的寫法
    口字需寫扁,下面稍窄,上部寬一點,左豎可以寫得稍微外弧,右豎要直而向內斜,撇尾勿過低,豎彎鉤忌死彎,什麼叫死彎?就是出現折角,或者斷離等病筆。當兌在字右時,形體適當窄,兩點離遠才帥,可以相向或者向背,互相有迎讓,口字忌豎長,下撇短而壯,鉤頭微接上,多接不舒朗。另外,兌字在書法作品中可以異寫:
  • 一篇關於楷書單字解析:老師講解的很詳細,值得收藏
    上窄下寬書寫指導1、草字頭兩豎上展下收,左豎短,右豎略長。2、「古」部橫畫寫長,「口」形窄小,兩豎內收。左上包圍1、首橫稍短,撇畫於豎中線起筆,交於橫畫中部,上短下長。2、「又」部橫短撇長,撇畫舒展;收筆處撇高捺低。上窄中下寬1.點畫位於豎中線,首橫短而上揚。2.
  • 蘇東坡的「豪橫」:誰說只能「字貴瘦硬」?!
    請看以下字例解析:「今」字撇捺向左右延展,呈覆下之勢,下部收縮,字形寬綽,重心平穩。「又」字行中帶草,筆法圓轉,撇捺兩筆向左下、右下伸長,體勢寬博。「也」字橫筆加長,豎筆略短,字內空間疏密得當,具有結字扁平、奇崛之特 徵。「萬」字橫畫拉長,使得整個字形取橫勢,上覆下載,有力壓千金唯獨木支撐之勢。「秋」「但」二字為左右結構,均取橫勢,寬博闊綽。
  • 行楷單字解析,高頻率漢字,「堅」的書寫方法
    如圖,1是整個字的中豎線;字上面23之間的寬度大於下面45間的寬度,上寬下窄; 字上面部分的高度和下面的高度是相等的,6等於7; 圖標8的地方,短豎的高度,和橫撇的高度在一條直線上; 如圖,標3的地方,第二個豎畫的收筆和長點的收筆在一條直線上;
  • 米芾行書用筆的「橫」與「豎」
    書法學習沒有很難,有學一個月就進步很大。首先是心到:定心靜氣,用心堅持;然後是眼到:善於觀察,毫釐不差;最後是手到:精準控鋒,指揮如意。假以時日,必有所獲。點評作業之後,劉老師給大家講解本節課的知識點:米芾行書用筆(三)橫、豎用筆首先要求外形要準確,每個點畫都可以看作是一個或數個幾何圖形的組合。通過邊緣線去推斷動作,觀察一定要細緻入微,是舒緩流暢自然的圓轉,還是明快勁挺硬朗的方折,理解之後再落筆。
  • 橫、豎、撇、捺的寫法
    一、橫的寫法橫有長橫和短橫兩種,短橫又包括左尖橫和右尖橫。寫橫的時候要從左下方向右上方略帶傾斜度。寫長橫和左尖橫要由輕入筆,兩橫的起筆可微頓或不頓。右尖橫起筆略頓,收筆出尖兒。二、豎的寫法豎有垂露豎、懸針豎和短豎三種。垂露豎起筆要輕頓,然後由輕入重寫到最後。整體看上去,垂露豎向右是略帶彎曲度的。
  • 書法折格教學16:四尺三裁-28字(橫4豎7)
    書法折格教學04 (8字鬥方-橫3豎3)書法折格教學05(十個字鬥方折法)書法折格教學06(14個字鬥方折法)書法折格教學07(20個字鬥方折法)書法折格教學08:摺扇製作>書法折格教學09:團扇製作書法折格教學10:團扇變摺扇書法折格教學11:四尺鬥方-20字(橫5豎4)書法折格教學12:四尺鬥方-28字(橫6豎5)書法折格教學13:四尺對裁-20字條幅(橫2豎10)
  • "具"裡兩橫三橫傻傻分不清?老師:沒改 一直是三橫
    (原標題:「具」裡兩橫三橫傻傻分不清?圖片來自網絡網友:記憶中的兩橫咋變三橫了這場求真討論最早來自於一位微博網友的提問,他表示,自己明明記得上學的時候,"具"和"值"裡面都是兩橫,但現在卻發現變成了三橫,"中國漢字這些年是不是偷偷改革過?"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網友也驚訝地表示,難道不是兩橫嗎?
  • 書法老師乾貨分享,單字解析,太好了收藏了
    今天學習「走,分,到,風」四個字和毛筆恬字第一個字:走書寫指導1.上部的「土」上橫短,下橫長,橫畫左伸右縮,豎畫出頭較長。2.下部的豎畫與上部的豎畫對正,均位於豎中線上;撇短捺長,撇高捺低。第二個字:分書寫指導1.撇短捺長,撇低捺高,覆蓋下方。2.「刀」部的橫折鉤橫短折長,鉤畫與「八」重心一致。3.末撇短直,收筆處撇高鉤低。
  • 硬筆書法入門:基本筆畫「橫」的寫法
    我們剛開始寫字時常常聽人說,寫字要「橫平豎直」,可如果真的把字寫成「橫平豎直」卻並不好看,豎要直,但是橫一定不能水平。橫的寫法一定要向右上微微傾斜才好,一個字中所有橫畫要保持平行。這樣寫出來的字就會好很多。
  • 書法創作為何「橫畫上揚,豎畫垂直」?日本專家小磯裕司如是說!
    練過書法的人大多會知道,雖然人們一再強調「橫平豎直」是書法結構的基本規則,但是楷書及行草書中的橫畫大多數情況是上揚的。那麼書法中的「橫畫」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上揚的呢?於是,他興奮地說:「比較一下這兩種字體,你們有沒有覺得,《九成宮醴泉銘》中的文字像是內裝彈簧一樣向右上角方向彈跳立挺了呢?」因此,書法中的橫畫為什麼要上揚?從審美的角度來說,橫華的上揚是漢字「立挺立體」化的重要產物!這樣書寫才能賦予漢字更多的立體化效果,讓寫出來的字顯得的更好看。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隸書篇
    這些筆畫往往處於主筆的地位,位置重要,形象突出,其筆勢向左右開張。一是左波右磔。隸書基本點畫的書寫在手感上以及書寫出的形態上與篆書和楷書都有所不同,特別是隸書中的典型筆畫區別更為明顯。如長橫起筆處形如蠶頭,收筆處狀如雁尾,成為隸書獨有的從而區別於其他字體的最典型的筆畫。撇與捺在書寫時向左右伸展,兜裹取勢,書寫出的筆畫形態也與其他字體不盡相同。
  • 書法中的「橫短撇長」和「橫長撇短」如何區分?簡單卻有深意
    學習書法的時候,我們會碰見很多有趣的現象,有的字看似結構相似,但寫法卻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左、右」兩字,結構非常相似,但寫的時候字帖中往往一個是「橫短撇長」,另一個則是「橫長撇短」,很多朋友心中不免出現一個問號:這是為什麼呢?
  • 硬筆楷書筆畫,「橫」的4種書寫實用技法
    為此,筆者經驗,基本筆畫「橫」的實際應用及用筆方法作分享、交流。筆法是用筆的根本方法,也稱「用筆」,是書寫漢字的基本技法和書法技藝的核心,筆法是一種經久不衰的寫字規矩、準則。一、短斜橫「短斜橫」從文字中並不難理解,一是短,至於短要短到什麼程度,這要根據字體中所在位置和結構安排,及個人書寫特點而定。
  • 趙孟頫《歸去來》米字格單字逐字講解,讓你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更上一...
    雖然古人沒有統一標準,但是臨摹某位書家的作品就得尊重其寫法,需要注意觀察他的筆順是怎麼樣的,這樣才能夠精確地臨摹。這個「有」第一筆是先寫「撇」與我們現代寫法大有不同,撇畫末端向上翹起順帶寫短橫,這裡還需注意撇長橫短的現象。
  • 寫好「豎鉤 」的幾個小技巧,一看就會,寫好字如此簡單!
    今天我們講筆畫系列「豎鉤 」。鉤,其寫法是:先蹲鋒蓄勢 ,再快速提筆,然後絞鋒環扭,順勢出鋒,力聚尖端。如人要跳躍,須先蹲下蓄力,然後猛然一躍而起。豎彎的寫法:豎鉤書寫時豎畫部分一定要寫直,出鉤要小,走向基本是左上45°,注意由重到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