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72集團軍某旅「煙臺峰英雄連」榮譽室裡,珍藏著一把小號。抗美援朝戰場上,連隊堅守陣地五天五夜,連長、指導員和班排長全部陣亡,只剩下包括8名傷員在內的19名戰士。
危急時刻,司號員張群生挺身而出:「我代理連長,大家跟我來!人在陣地在!」從日出到日落,張群生一次次吹響衝鋒號,與戰友連續打退敵人7次進攻,贏得最後的勝利。
這號聲是忠誠的信念,是使命的召喚,更是「煙臺峰英雄連」所在旅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2012年12月10日,習主席親臨該旅視察,給予官兵巨大鼓舞。
近5年來,該旅以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行動指南,將「忠誠、無畏、善戰、守紀」的鋼鐵品格注入官兵血脈,用血性膽氣鍛造出一支所向披靡的兩棲鋼鐵勁旅。
請關注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喜迎黨的十九大」特刊的報導:
版式設計:牧田、梁晨
喜看新變化·回訪習主席視察過的部隊
首任首責鍛造兩棲鋼鐵勁旅
——第72集團軍某旅牢記習主席囑託忠誠履行打贏使命紀事
■朱偉豪 王文錐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曾 濤
紅色基因砥礪忠誠
走進旅史館,一張泛黃的侵朝美軍傳單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寫著「打垮38,餓死42」的英文。
「這是從抗美援朝戰場上留下來的。42指的就是我們當時所在的部隊。那會兒我們武器落後、補給困難,不但沒有被打垮餓死,反而打出了國威軍威。為什麼?因為我們鋼少氣多!」旅長王秀峰的話擲地有聲。
穿越歷史,血性基因依然鮮明。「使命行動-2013B」跨區機動演習,全旅千人百車,27小時奔襲1100公裡。部隊剛紮營,精疲力竭的官兵還沒顧得上休息,又接緊急軍情。「還能不能戰?」導演部有些顧慮。「只要下命令,刀山敢上,火海敢下!」該旅領導的回答斬釘截鐵。
陌生地域,沒有預案,困局危局險局接踵而至……官兵面對多達6次的「顛覆性」導調,叫響了「發揚光榮傳統,當好『煙臺峰英雄連』傳人」的口號,克難戰險,取得接連勝利。
「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一位旅領導深有感觸,部隊幾乎年年參加全軍性演習,官兵始終英勇無畏、敢打敢拼,憑的就是骨子裡的鐵血忠誠。
「脖子以下」改革推進,該旅整建制轉隸移防。一紙命令,他們打起背包就出發,把移防當打仗,一路摔打,一路磨礪,檢驗部隊快反能力。
短短5年間,該旅相繼完成跨區演習、涉外聯演聯訓、勝利日大閱兵、搶險救災等大項任務,以絕對忠誠和優異成績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