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牛奶小王子 來源:新華網
今年全軍院校的學員畢業分配工作已經結束。從反饋來看,在整體繼續實行按積分選崗的基礎上,一些院校試行「平行志願」(新綠網分析實際為「梯度志願」,見:畢業學員分配新趨勢!今年部分院校或推出平行志願選崗),增加了院系學員隊在分配當中的話語權,亦對學員質量、去向的宏觀調控發揮了一定作用。
但是也有不同意見,主要集中在:一是認為既然實行排名選崗,那排在前面的學員還要被迫在非意向地區(主要為艱苦地區)選擇一個志願,這是否與原有政策的激勵初衷相悖,實際上也確實是排名前段和後段的學員去艱苦地區的機率增加反而中間段的受影響不大;二是擔心院系學員隊話語權增大(「恢復」)之後,過去按積分選崗所形成的公平競爭機制會被權力所影響,從而回到曾經的老路上去。
這種擔心可以理解,不過改革就是這樣,要容許具體政策有一定的調整和偏擺,甚至也要「容錯」,只要指揮棒和方向是對的,相信會在實踐中越改越好的。對決策部門來說,既要貫徹軍委決心和意圖,也要虛心聽取官兵的意見,實現「效率」與「公平」的最大統一。
關於軍校畢業分配,民間呼聲較高的聲音其實是下面這個:
今天引出這個話題,是因為隔壁警校目前正在實行上圖中「畢業考試,從高分到低分選崗」就業制度,即為「公安聯考」。而眾所周知,公安隊伍脫胎於人民軍隊,很多制度、套路是相近相通的。那麼,警校」公安聯考」就業制度對軍校畢業分配製度是否具有借鑑性呢?軍校是否也可以實行「軍校聯考」呢?這在當前軍改大背景下、特別是今年高考在部分省份已經出現軍校分數線不如警校的情況下,顯得很有探討價值。
01警校「公安聯考」就業制度是什麼?
公安院校聯考的全稱是公安機關面向全國公安院校公安專業應屆畢業生(含研究生)統一招錄人民警察考試。面向的人群是公安院校公安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公安院校聯考是警校生一生只能參加一次的考試。其考察科目包括:
1.筆試
①申論:考察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具有模擬公務員日常工作的功能。
②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簡稱行測):主要測查考生認知能力、思辨能力、反應能力、計算能力。主要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等部分。
③公安專業科目:內容包含公安職業素養、公安基礎知識、公安基本能力三個方面,公安職業素養主要測查報考者的政治素質、對人民警察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的認知水平。
2.面試
面試是主要以考官對考生的面對面交談與觀察為主要手段 ,由表及裡測評考生的知識、能力、道德等有關素質。 面試滿分100分,只需60即為合格。
3.體測
男子組測試科目:1000米中長跑(4′25″內達標)、4×10米撿物折返跑(13″10內達標)、縱跳摸高(265cm以上達標),女子組測試科目:800米中長跑(4′20″內達標)、4×10米撿物折返跑(14″10內達標)、縱跳摸(230cm以上達標)。
選崗:
考生按成績高低選擇崗位,原則上回生源地。選崗分為兩個批次:
第一個批次:公安部機關及直屬單位,鐵路、交通、民航、海關緝私機關招錄。
第二個批次:地方公安機關招錄。
02以安徽省為例解析「公安聯考」
目前安徽省公安聯考實行部屬院校與省屬院校分開選崗,採用兩張崗位表。
A種情況:
假設甲是一名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即將畢業的安徽籍考生,其在公安聯考中有以下幾種選擇:
(1)參加第一批選崗,包括公安部本級、直屬機構、垂直管理機構(據悉,2019年公安大學約有4名安徽生源地學生進入公安部本級機關工作)
(節選自2019年公安聯考第一批崗位表)
(2)參加第二批選崗,為安徽省內各級公安機關
(節選自2019年安徽省面向部屬公安院校公安專業擬錄取名單)
據表,2019年公安大學安徽生源有98名學生會安徽省就業,其中有25人進入安徽省公安廳工作,佔總人數的四分之一。其餘學生回各市級公安局工作。
B種情況:
若作為一名安徽公安職業學院學生(只招安徽人),其只有如下一種選擇:參加第二批選崗。
(節選自2019年安徽省面向省屬公安院校公安專業崗位表)
據悉,安徽公安職業學院每年大概招生人數為1000人,每年公安系統面向安徽公安職業學院投放的公務員計劃為900人,入警率90%。
03實行「軍校聯考」畢業分配的設想
其設計目的在於:
一是進一步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現有的分配製度中,綜合評價在思想品德、平時表現等部分其實已經給了組織較大的操作空間,按照「依法治軍」的要求,應進一步減少分配中人為因素的影響,達到最大程度的公平與公正。
二是為了更好地正向激勵學員。按照考生分數高低選擇崗位,可以正向激勵學員平時的努力和奮鬥,把命運的決定權掌握在自己手裡,爭取能去自己想去的崗位。
大致設想為:
1.崗位表
崗位表可分成兩批,第一批為軍委及直屬單位,如軍委辦公廳、軍委政法委、軍委審計署、國防科大等。此類崗位原則上應採取高門檻,例如至少應限定碩士學歷、中共黨員等。考生被錄用後一律下派至基層部隊鍛鍊兩年。第二批崗位表為軍委以下單位,考生錄用後一律先分配至師以下單位工作。其中,上述兩批崗位表中的科研崗位至少應限制碩士博士學歷。崗位類別上,在崗位表內部分為指揮類和非指類,指揮類專業畢業生只能報考指揮類崗位,非指類專業畢業生可選擇報考指揮類崗位或非指類崗位。
2.筆試
筆試可分為兩門,由軍委會同軍內專家統一命制,兩門均為一百分,第一門為軍事公共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對國內外及軍內時事政治、國家及軍隊的政策及大方針、軍事通識知識的了解,側重考察閱讀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第二門為軍事專業科目,不同類別考生分別考察不同類別專業知識,例如報考指揮崗位的考生可考察指揮通識知識,報考醫學崗位的考生可考察醫學通識知識、報考後勤崗位的考生可考察後勤管理通識知識。筆試按崗位總比例劃分合格線。
3.面試
筆試合格的考生,按照一定比例放其進入面試,面試方式可採用結構化面試或無領導小組討論。結構化面試是指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面試提綱上的問題一一發問,並按照標準格式記下面試者的回答和對他的評價的一種面試方式。無領導小組討論採用情景模擬的方式對考生進行集體面試,通過給一組考生(一般是5—7人)一個與工作相關的問題,讓考生們進行一定時間(一般是一小時左右)的討論,來檢測考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由此對考生作出綜合評價。面試內容可包括政治覺悟、語言表達、邏輯思維、形象氣質。
面試官由中央軍委本著全程保密的原則,從軍委本級及直屬機構、各部隊基層及機關、各院校及科研單位按比例統一抽調,隨機打亂形成各面試工作小組,再隨機打亂分配至各面試點,以保障面試工作的公平性與公正性。
評分標準由中央軍委統一制定,首先根據分析與調研,確定面試的測評要素,在每一個測評的維度上預先編制好面試題目並制定相應的評分標準,面試過程遵照一種客觀的評價程序,對被試者的表現進行數量化的分析,給出一種客觀的評價標準,不同的評價者使用相同的評價尺度,以保證判斷的公平合理性。
4.體能測試
體能測試可包括隊列、戰術基礎動作、槍械操作、體能等,其中本科生及碩士生需參加全部科目考核,博士生可只測試隊列及體能。
5.選崗
最後,將筆試、面試、體測三個科目的成績按40%、30%、30%的比例計算成為總成績,考生按總成績及報考崗位類別從高到低依次選擇崗位。
04實行「軍校聯考」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1.部分特殊崗位不宜實行個人選崗的問題。
應保留這部分崗位的定向分配,可不參加「軍校聯考」或者雖參加聯考但不由個人進行按積分選崗。例如,飛行員、潛艇兵、特種作戰、軍事外交等保密性及特殊性極高的崗位,本身培養規模較小,培養代價較大,可保留定向分配製度。
2.關於偏遠艱苦地區招錄不到人才的問題。
實行「軍校聯考」後,高分考生優先選擇好崗位,分數低的考生只能選擇剩下的崗位,此舉可能會造成偏遠艱苦地區招錄不到人才的情況。對此,應完善輪崗制度,加強偏遠艱苦地區待遇及保障,優先提拔偏遠艱苦地區的軍官,增大偏遠艱苦地區的吸引力,吸引高分考生自願選擇去偏遠艱苦地區。
3.關於學員惡意考察以逃避服役的問題。
實行「軍校聯考」後,可能會有個別學員惡意考察甚至交白卷,讓自己不合格以逃避服役。對於這部分考生,一經核實,可採取取消其畢業證與學位證,並按2-3倍退還培養費用,按義務兵退伍。情節嚴重的,可移交給軍事司法部門,按逃離部隊罪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