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的影響,武漢市小升初的升學進程幾乎停滯。目前4月已經過半,按照武漢市教育局之前的回覆,2020年小升初政策方案已應公布,但截至目前都還沒有相關動態。
然而,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許多城市紛紛公布小升初政策,且全部實行「民辦全面搖號」。而隨著疫情持續得到有效控制,距離2020年武漢市小升初政策出臺想必也不會再等太久。
3月以來,廣州、江蘇、浙江、上海四個地區先後公布小升初政策。需要什麼的是,這四個省市公布的並非是最終落地政策,但尚未確定的主要是實施細則,民辦全最引人關注的焦點主要有三個方面——
1、民辦初中招生能否跨區?
2、民辦搖號失敗是否保底?
3、公辦外校是否參與搖號?
民辦初中全面搖號
關於民辦校百分百搖號,四省市的政策都比較一致: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時,全部實行電腦派位錄取;報名人數未超過計劃招生數的,實行全部錄取。
民辦招生能否跨區
關於民辦招生能否跨區,四地政策也基本相同:在學校審批機關的轄地內招生。
其中,廣州、上海兩地明確表示,有寄宿條件的民辦校可以跨區招生;江蘇、浙江兩地則表示: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但是不得跨市域招生。
搖號失敗能否保底
在公民同招方面,除了「同步報名、同步錄取」的要求,家長們最關心的焦點就是:如果孩子參加民辦初中的搖號失敗,是否還能回到原本對口的公立學校就讀?也就是說,公辦能否保底?
對於這個問題,各地還沒有出臺非常明確的方案。但在上海市公布的相關政策中透露,如果報名民辦初中沒有搖號成功或放棄進入搖號的民辦初中,仍然可以回到公辦對口的招生序列,但同類排序靠後,如果原本對應的公辦初中學位已滿,就將由教育部門統籌錄取。
因此,參與民辦初中錄取的搖號很可能是有一定風險的,一旦搖號失利,甚至無法進入原本對口的公辦初中。當然,在其它省份去年公布的小升初升學政策徵集意見稿中,也不乏一些地區是設置了「對口保底」的政策細則的。
公辦外校是否搖號
公民同招除了涉及民辦初中全面搖號的問題,還涉及到當地的公辦外國語學校如何招生的問題。
其中,浙江省的杭州外國語學校以及上海市三所公辦外校的招生方式基本上維持不變,依然是通過自主選拔的形式進行;而廣州外國語學校則同樣適用全面搖號政策,失去自招權利。
對於武漢市小升初而言,如果外校招生同樣適用全面搖號,想必會對小升初階段的升學選擇造成很大的影響。更為重要的是,武漢外校美加分校的性質也是屬於民辦類,即使外校本部能守住自招權利,美加分校能否倖免就很難說了。
搖號或不搖號,如何提前做好規劃?
(小升初思維導圖-武漢市小升初現行方案入學途徑)
談了這麼多其它地區的小升初政策,武漢市未來的小升初政策究竟會怎樣變化呢?事實上就政策導向而言,民辦全面搖號一定會是未來小升初升學政策的變化方向。
但它究竟何時變、怎樣變、變成什麼樣,包括如何根據這些變化為孩子的升學路線做好規劃,確實是各位小學家長,尤其是即將升入畢業年級的5年級家長需要提前了解和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