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巴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很多頭胎孕媽知道自己懷孕後,都會緊張無措、興奮焦慮,被各種情緒「包圍」著,多數孕媽們在孕早期就開始慢慢的準備待產物品了,去了母嬰店和超市看見母嬰用品就像「貓看到老鼠」一樣激動。
準媽媽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買回去也總會有用得上的時候,但是如果將這些都作為待產包,帶到醫院的話,那就大可不必了,因為好多東西在醫院完全用不上,只會讓家人受累。
做人難,做女人更難。知名主持人李艾也算是高齡產婦,家人對她和寶寶的重視程度自然不用多說。
她在某節目中也給大家分享了她在分娩前,家人的一系列準備工作,只見丈夫張徐寧拿出了一大張紙,上面寫滿了待產物品清單。那麼丈夫究竟準備了哪些待產物品呢?
首先是準備了兩個大箱子,一個是寶媽李艾的,一個是寶寶的,接下來將包被、小帽子、小毯子、吐奶圍兜、護臀霜、棉籤、迷你杯、枕巾等物品一個一個裝到箱子裡,滿滿裝了兩大箱。
李艾的媽媽和婆婆對此一頭霧水,表示現在的年輕人都整這麼深奧的東西,看不懂,確實,李艾也表示自己生個孩子就像搬家一樣,其實很多東西都用不到,應採兒更是表示,自己待產就只帶了充電器和面膜。
其實大多數孕媽都和李艾一樣,第一次當媽媽根本就沒有什麼經驗,去醫院待產就像搬家一樣,我之前陪表妹待產,就在醫院見到過這樣的情況,全家人大包小包的拎一堆,最後還說有東西沒帶,要回家拿,把護士都弄得哭笑不得。
那麼,作為過來人,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樣,分娩到底需要帶些什麼,很多雞肋的待產用品完全可以不買。
1、進產房的用品(刀紙、巧克力)
我們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很大的力氣,一定要準備一些高熱量的食物,巧克力是最佳選擇,可以幫我們恢復體力。
刀紙是分娩時墊在分娩床上的,因為分娩時我們會排出大量的分泌物,如惡露和羊水,普通的衛生紙在用量和衛生上都不能保證,而刀紙乾淨衛生,也不容易破,面積也大,吸水性也好,是分娩時必帶的。
2、媽媽護理用品(舒適的衣服、護理墊、一次性內褲、兩個盆、吸管,棉籤)
孕媽進產房後,需要將下身的衣服脫掉,生完寶寶後再穿 上,所以進產房前,孕媽最好換上寬鬆舒適的睡衣,面料最好是純棉的。
護理墊和一次性內褲一般是分娩後要用,因為分娩完一段時間都會排惡露,容易弄髒內褲,用一次性的方便不少。
另外,剛生完寶寶我們還不能老坐著,吸管是為了讓我們躺著喝水方便。棉籤是為溼潤寶寶和媽媽嘴唇準備的。
3、寶寶護理用品(新生兒衣物、包被)
都知道新生兒生下來,護士簡單清理一下後,就要給寶寶穿衣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準備寶寶的衣服、帽子、襪子等。
包被是寶寶剛一出生時用來包裹寶寶的,畢竟新生兒剛從媽媽暖暖的肚子裡出來,還不適應外面的溫度,用包被裹住以免寶寶受涼。
4、證件類(身份證、戶口本、醫保卡、準生證、現金、銀行卡、孕期產檢報告)
分娩前,這些證件一定要提前準備齊全,畢竟醫院不同,要的相關證件也不同,只有把這些都準備好了,就萬無一失了。
準媽媽在孕28周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著手準備待產包了,以上這些可以分類整理,最後打包到一個大包裡,這樣我們再慌張,也不會丟三落四了。
各位寶媽,你們生娃時都帶了哪些待產用品?留言一起討論一下吧!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