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北部連日大雨致臺鐵東段因塌方中斷

2020-12-12 臺海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12月4日電 臺灣新北市瑞芳區因連續多日大雨造成部分路段邊坡滑動,東部鐵路被迫中斷,致使大量乘客必須在宜蘭下車,多個客車轉運站出現人潮擁堵。

臺鐵宜蘭運務段稱,因瑞芳區猴硐一帶土石塌方嚴重,4日北上的對號列車僅行駛到宜蘭站,旅客必須在宜蘭站或羅東站改客運列車北上。

從聯合新聞網、中央社、中時新聞網等臺媒刊發的現場照片看,原計劃搭乘臺鐵赴宜蘭的旅客須改乘客運,臺北的客運轉乘站出現大排長龍現象;而宜蘭、羅東等轉運站亦湧現大量人潮。在此區域運營的葛瑪蘭客運表示,已加派遊覽車協助運輸。

臺灣北部連日大雨,導致臺鐵瑞芳站至猴硐站3日才修復的路段再度出現坍塌滑落,臺「交通部」表示「恐要4天才會恢復通行」。該條線路因臺灣北部秋冬季節的多雨氣候,過去多次在此時間段出現過塌方中斷情況。(來源:中新網)

相關焦點

  • 臺灣「最美公路」蘇花公路因雨再度塌方斷路
    臺灣「最美公路」蘇花公路因雨再度塌方斷路 原標題 [臺灣「最美公路」蘇花公路因雨再度塌方斷路]
  • 大暴雨襲擊四川萬源 滑坡塌方電力通訊中斷
    猛烈降雨導致全市部分鄉鎮出現滑坡、泥石流、塌方、道路橋梁衝毀、電力和通信中斷。據萬源市交管部門消息,大暴雨造成萬源境內多條道路中斷。圖為竹峪鎮道路塌方(謝鵬 攝)7月16日08時-18日08時,四川省萬源市普降大暴雨,部分地方特大暴雨,最大降雨草壩451.2毫米,最大小時雨強石塘77.5毫米。
  • 臺灣第一波最強梅雨鋒面報到 部分地區道路中斷
    中新網5月23日電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今年第一波最強梅雨鋒面報到,造成「八八水災」災區嘉義縣阿里山鄉治達邦村,通往阿里山公路的嘉169線28公裡處塌方中斷,以及嘉129線山美便橋衝斷,阿里山公路71公裡處落石等災情,縣府啟動災害緊急應變機制。
  • 臺灣北海岸東段公車一日遊攻略
    臺灣北部基隆附近100多公里海岸線上遍布岬灣奇巖,怪石嶙峋風光秀麗,日出日落良辰美景魅力無窮,特色旅遊景點多彩多姿,可以媲美墾丁。鑑於不方便帶著大件行李出遊,臺北基隆包車旅遊選擇性少,時間受限而且費用太高。因此精心規劃設計公車一日深度旅遊遊攻略,希望能幫到大家。
  • 滾動丨泥石流塌方引發部分道路中斷 臨安暫停公路客運班線67條
    浪白線滾落巨石截至7月6日下午,因部分公路受泥石流、塌方、洪水影響中斷,臨安區公路交通暫停公路客運營運67條班線;繞行、縮短營運11條線;班次延誤營運3條。;K580+400朱川段泥石流,道路中斷,目前正在清理中;575k十750邊坡塌方,已設置安全圍護;569k+100清理樹枝;569K+900塌方,正在清理中;前山隧道口塌方,正在清理中;昌化石壁彎路段水漫路面,水位已退,正常通行;G329舟魯線469K十300(太陽鎮橫路村)塌方已清理。
  • 川藏線西藏然烏段山體發生塌方致使交通中斷(圖)
    圖為塌方災害現場。 唐朝楊 攝  圖為武警交通二支隊官兵利用大型救援機械正在破碎防雪走廊面板。 唐朝楊 攝  10月18日9時30分許,川藏公路然烏段山體發生塌方,堆積物覆蓋約80米路基,80米防雪走廊被毀,形成了長約80米、寬20的堆積物,方量約9600方,隨著二次塌方,產生堆積物方量約為19200方。導致交通中斷。得知消息後,負責擔負川藏線竹巴段養護保通任務的武警交通二支隊官兵緊急啟動救援預案,投入兵力和救援機械實施搶通。
  • 港鐵南港島線東段接近完工 預計2016年底通車
    人民網香港11月14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今日視察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南港島線東段工程進度。工程已完成接近9成,預計明年年底通車。 張炳良參觀了南港島線海洋公園站,港鐵工作人員講解工程進展。全長7公裡的南港島線東段包括金鐘、海洋公園、黃竹坑、利東、及海怡半島。
  • 雅安多地昨晚再降暴雨,多處道路中斷,一輛大貨車被大水捲走!
    (資料圖)雅西高速石棉至慄子坪段發生險情8月12日4時許,四川高速公安六分局轄區京昆高速2086公裡至2093公裡路段(雅西高速段石棉至慄子坪段)因發生塌方和泥石流災情,導致雙向路面不具備安全通行條件,未有人員傷亡。目前已對災情現場採取管制措施,滯留車輛正有序組織就近駛出高速公路。
  • 臺灣烏來交通中斷成「孤島」 特戰隊挺進搶救
    臺灣烏來交通中斷成「孤島」 特戰隊挺進搶救 2015-08-11 09:26:47在臺灣著名的烏來溫泉景區,遊客看到天上的救援直升機,趕緊用石頭在路面上擺出「SOS」字樣求救。昨日,這樣的畫面透過臺灣電視臺一遍遍播放,吸引著島內外的目光。  此次颱風「蘇迪羅」重創臺灣,截至昨天下午,全臺傷亡情況共8死、4失蹤、420傷。其中,尤以新北市烏來山區災情最嚴重。狂風暴雨,泥石流衝擊,屋毀樹倒,交通中斷、對外斷訊,災情慘重。
  • 臺灣公路塌方珠海團大巴失蹤 名單公布
    新華社發●車上19名珠海人及1名臺灣導遊1名臺灣司機共21人失去聯繫●同時被困的559名大陸遊客中已有290人脫困,但有1名領隊罹難新快報綜合報導 受颱風「鯰魚」(臺灣稱「梅姬」)及東北季風影響,臺灣各地連日來普降大雨,蘇(澳)花(蓮)公路沿線落石塌方不斷,導致33個旅行團共559名的大陸遊客被困臺灣東北部山區。
  • 廣西河池受暴雨襲擊,多處邊坡塌方多條道路中斷,金城江安然無恙
    好在金城江處於龍江河的上遊,兩邊高山陡峭,雨水很快流入河水,沒有造成積水內澇、道路交通中斷等現象。河池市其他的縣區則不同程度受洪澇災害。南丹:6月3日01時許,G210線南丹車河尾礦庫路段路面全部被水淹沒,無法通行車輛。鳳山:鳳山縣氣象臺3日2時00分更新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中亭鄉、三門海鎮等地已出現暴雨,3小時內中亭、長洲、平樂等鄉鎮將出現大暴雨。
  • 蘇花公路塌方致塞爆 傅昆萁批蔡英文:虛幻假象
    華夏經緯網5月3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蘇花公路塌方中斷,花蓮縣長傅昆萁指蔡英文和「交通部長」未到花蓮關心,他並質問,蘇花改二期工程何時做?     據報導,傅昆萁表示,沒有颱風,只有下了兩天雨,蘇花公路再次中斷,上次清明連假從花蓮到臺北要開10個小時,這次小雨就山崩,再次造成孤島效應,花蓮對交通中斷。
  • 多個市州受災,道路中斷!
    新都貨運垃圾站、蜀龍大道興城大道、101倉庫、興城大道貨運大道因積水管控、溫江七星街成都七中門口路段、海科路東段成都師範學院門口路段因積水管控、郫溫路與蜀信路因積水管控、車城東七路揚中科技路面積水。雙流川大路與長城路路口、西航港大道與成雙大道下穿、騰飛五路與黃甲大道路口路面積水。
  • 川藏公路然烏段山體塌方20日晚搶通
    川藏公路然烏段山體塌方20日晚搶通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20 14:57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拉薩10月20日電(王守寶、陸文凱)記者從川藏公路然烏段山體塌方現場了解,截至20日12時,因巖石風化引發山體塌方導致交通中斷的川藏公路昌都然烏溝路段,經過武警交通二支隊官兵連續2天多的奮戰,搶通道路60餘米,清理堆積物近6000方,搶通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20日晚可以通車。
  • 基隆半夜暴降豪雨 校園塌方現「泥漿瀑布」(圖)
    圖片來源:聯合報  中新網9月2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基隆市24日凌晨降下豪大雨,溪流暴漲,排水溝宣洩不及,各區都有淹水災情。武侖中學辦公室遭後山塌方土石衝入,臺軍官兵清理辦公室的泥水,彷佛「泥漿小瀑布」景象。  大水也淹入基隆火車站,臺鐵火車因鐵道從凌晨四時十八分開始積水達十公分,延後一個多小時才發車,計影響二十班列車近四千名旅客。
  • 臺灣規劃打造6小時環島鐵路網:西部高鐵+東部快鐵
    臺灣交通部門近日公布的最新規劃顯示,目前正籌劃以「西部高鐵+東部快鐵」的方式打造6小時全臺環島鐵路網。據臺灣「中央社」、中時電子報、東森新聞雲等島內媒體1月3日報導稱,臺灣交通部門負責人林佳龍已於日前核定了由臺灣鐵道局提交的「全臺高快速鐵路網發展整體規劃」,後續將在調整細節後向臺灣地區行政機構提交規劃報告。
  • 新聞背景:「美麗而脆弱」的臺灣蘇花公路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新社臺北10月24日電(記者王健陳立宇)臺灣蘇花公路,因此次受鯰魚颱風效應引發的空前暴雨導致多處塌方,400多遊客(其中多數為大陸遊客)受困,並至今仍有20多人(大陸和臺灣同胞)下落不明,而成為關注焦點。事實上,這條被形容為「臺灣最美公路」的依山傍海通道,早已是聞名遠近的重要景觀道路。
  • 寧國:皖南川藏線南入口路段塌方 胡樂高速入口暫時封閉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寧國市公安局交管大隊今天發布路況信息,受連日來降雨影響,寧國市多個路段發生塌方,給道路通行帶來一定影響。為保障主幹道路暢通,寧國市公安局交管大隊全員上崗,開展路面巡邏防控,會同公路、交通部門對塌方路段進行清理。
  • 臺灣花蓮民眾要求儘快改善脆弱蘇花公路(圖)
    中新社發 陳立宇 攝中新社臺北11月1日電 (記者陳立宇 王健) 上千臺灣東南部花蓮縣的民眾, 1日上午集結在臺北市「中正紀念堂」,然後遊行到凱達格蘭大道靜坐,下午又到「環保署」陳情,訴求「讓我安全回家」,要「一條安全的路」。要求「環保署」儘快通過環境評測,當局儘快動工展開蘇花公路改善工程。
  • 蘇花公路:臺灣最美的「死亡公路」
    蘇花公路,是臺灣東海岸一條往來南北的交通要道,北方起點是宜蘭縣蘇澳鎮 ,南方終點則是花蓮縣花蓮市,全長118公裡,大致依海岸線修築。對於臺灣民眾來講,這條公路,可謂是「愛恨交織」,因為它是一條可以沿路觀看太平洋海景與峭壁山色、號稱臺灣境內最美的「景觀公路」,卻也是一條每逢大雨必塌方的「死亡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