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郵資明起將調高10%左右 國內平信郵資不變

2020-12-23 網易新聞

  昨日,記者從有關方面獨家獲悉,國家郵政局上周已向各地方局下發通知,從明年1月1日起,中國內地寄往世界各地的函件收費將要提高。調整幅度大概在10%左右。不過,國內平信郵資不變,仍然維持原來標準,本埠函件每20克收費0.6元,外埠每20克0.8元。

  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國家郵政局決定從元旦起調整國際信函郵資。不過,當記者趕到中山六路郵局採訪時看到,廣州郵政局的資費欄仍然公布的是原有的標準。

  隨後,記者與廣東郵政局有關負責人聯繫,對方告知:「的確已接到相關通知,從明年1月1日起執行通知要求。調整方案根據國際萬國郵聯的資費決定,我們將在30日各營業網點張榜告知市民。」

  目前,中國內地寄往國外的20克平信郵資收費為4.4元,在此基礎上,航空件基本郵資為5.4元。而新的收費標準有待郵政部門具體公布,業內估計:上漲幅度大概在10%左右。另外,據業內透露,很可能國內平信掛號基本郵資也會由2.80元提高到3.80元。

  其實,在郵政部門確認之前,早有業內人士瞧出一絲端倪。根據中國郵政本月初公布的消息,元旦將發行兩套新面值的郵票,分別為0.5元、4.5元、5元、6元,而這些面值都不是現行的郵資標準。

  

  中國郵政上一次的郵資調整是在1999年,當時調升的是國內函件,國際航空基本郵資未變。對此,業內一直存在兩種看法,一是儘管中國郵政的平信資費有所提高,但中國仍是世界上郵資最低的國家之一。這是在貨幣換算上進行橫向比較的結果。另一種看法恰恰相反,認為我國的郵政資費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一封平信的郵資相當於消費者平均月薪的1/1000,是日本的4倍,美國的8倍,這是根據各國的國民收入進行比較的。

  而來自郵政部門的反映則是信件低於成本的運營直接影響著郵政企業的經營效益,並稱在我國郵政過去的巨額虧損中,由於郵政資費不合理的原因而導致的虧損佔總額的大部分。

  不久前,郵政部門的統計指出:2002年中國郵政普通信函投遞100億件,虧損近45個億。以平信為例,在中國每封平信平均要運行778公裡,目前基本郵資費用為每封0.80元,但實際成本為每封1.3元多。業內認為,這次僅調整國際郵資和掛號郵資,而佔信函大多數的平信郵資卻沒有調整,看來是郵政部門的一種迂迴政策,以免激起過大的反對聲音。但國內平信資費調高將是遲早的事。

  然而,在記者的採訪中,不少市民認為,儘管目前的郵政服務已有很大提高,但郵政要提高效益,很大程度上還是應該提高內部管理水平。「調整資費畢竟不是一個最好的方法。」

  

  廣州市集郵協會常務理事黃錫昌介紹,中國郵資調整的歷程非常值得回味。1949年,有關部門規定郵資為:平信:每二十釐米大小以小米十二兩的價格(當時一斤為十六兩,十二兩相當於現在的375克)為標準,在物價漲落超過20%~25%時調整一次。

  從1950年5月開始,外埠平信的基本郵資保持為0.08元(舊幣800元),外埠掛號信的基本郵資為0.20元(舊幣2000元),這個收費40年裡沒有改變。

  1990年7月31日,外埠平信的基本郵資調整到0.20元,外埠掛號信的基本郵資調整到0.50元。

  1996年12月1日,外埠平信的基本郵資調整到0.50元,外埠掛號信調整到1.50元。

  1999年,外埠平信的基本郵資調升至0.80元,外埠掛號信的基本郵資調整到2.80元。國際航空基本郵資未變。


相關焦點

  • 美國郵政調漲平信郵資 華人快遞業或將受益
    美國郵政調漲平信郵資 華人快遞業或將受益
  • 「12年平信郵資不調整的背後」平郵條碼化全國實行後或將對集郵的...
    郵電部統一全國郵資:本埠平信0.015元(舊幣折,下同)、外埠平信為0.03元、單掛號另加0.09元、雙掛號另加0.18元。因國內郵資是在原有基礎上調整和改革的,因此,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故在1949年11月25日郵電部統一全國郵資後,進行了多次調整完善。
  • 通過信封看歷史:神秘的華北國際郵資
    神秘的華北國際郵資。圖文/麥國培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各淪陷區陸續光復、接管,原日偽郵政過渡為中華郵政,但華北、華東、華南各區均不相同。如偽華北區使用中聯券,與使用中儲券的南方完全不同,偽華北的接管更替過程大體為:1.受中華郵政領導,但繼續沿用偽華北郵票、郵資。2.偽華北及中華郵政兩種郵票均可使用,執行中華郵政統一郵資,後又恢復原偽華北時期郵資+局部統一郵資。3.停用偽華北郵票,沿用原偽華北郵資+局部統一郵資。
  • 通過信封看歷史:續談神秘的華北國際航掛郵資
    上次介紹了華北地區抗戰勝利初期的寄美國航空郵資,引起同好興趣和關注,紛紛要求繼續介紹,所以只好繼續獻醜。以下一件為天津11支局1946年2月6日-美國(2月21日/22日)的航掛,貼了中信版、中華版、國幣加蓋共六枚,郵資98元。
  • 特種郵資片:郵市中的「黑馬」
    特種郵資明信片,簡稱TP片,從1994年1月5日發行第一套《哈爾濱》起,迄今已發行了30多套,與以往發行的各種紀念、賀年、普通郵資明信片相比,特種郵資明信片一般是根據題材內容確定發行枚數,如《高山花卉》一套4枚。   特種郵資明信片誕生之初,採用的是和風光明信片完全一樣的模式,即分為國內郵資組和國際郵資組。
  • 國際郵資明信片一月賣6000
    本報訊(記者左穎通訊員陶春華)伴隨著旅遊旺季的到來,上月剛剛開始發行的印有北京名勝風光的國際郵資明信片銷售也是一路飄紅,僅7月份一月就賣出了6000多枚。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推出的國際郵資明信片雖然只有《燕京八絕》和《北京風光》兩個種類,但4.5元一張的國際郵資明信片卻非常受外國遊客青睞,有的遊客不僅購買單張明信片寄給家人報平安,還成套購買明信片當作紀念品帶回國。  北京國際郵電局近日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北京外國遊客年平均增長率約為10%,而國際郵資明信片在外國遊客中的購買使用率已高達50%。
  • 1947年平信執行500元郵資近約半年
    《上海集郵》2019年第4期刊登了一篇署名「雲卿」,題為《只執行了10天的郵資標準》的文章,乍看,頗吸人眼球,但讀了之後,知其主要是介紹一位比較有名的人於1947年12月1日發寄的實寄封,而在文內強調「此郵資標準從12月1日—10日只執行了短短的10天」。
  • 新加坡將漲郵資,國際掛號郵件2.50新元
    新加坡郵政近日宣布,將從10月起上調本地郵資費率。新加坡郵政計劃將20克以內的國內信函資費提高15.4%。其他重量的郵件資費也有所調整。在信件量下降的背景下,除了加大投資,提高資費也可以緩解新加坡投遞信件成本增加的現狀。新加坡郵政稱,國際費率也將提高,部分原因
  • 國際郵資明信片補缺上市 市場九成明信片非郵政流通
    北京國際郵電局昨天公布的一項明信片購買調查顯示,國外旅客購買明信片的途徑和渠道基本是在旅遊景點和下榻飯店,而郵局卻在他們的視線以外。  現象:  國內明信片市場一片冷清  昨天上午10點,記者看見,馬甸萬家郵幣卡市場顧客盈門,而為數不多的經營明信片的櫃檯卻顯得冷冷清清。這些店鋪出售的主要是具有增值和收藏功能的老明信片,沒有實現寄送功能的普通明信片銷售。
  • 北京郵政推出 「異形」「動感」系列國際郵資明信片
    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日前,北京郵政推出《老北京胡同》「異形」「動感」國際郵資明信片。此次推出的系列國際郵資明信片,是北京國際郵電局專為北京奧運旅遊市場開發的,共有三種類型,八款產品,分別是:中國郵政首枚「異形」國際郵資明信片、中國郵政首套「動感」 國際郵資明信片產品(全套5枚)和「奧運之城」系列國際郵資明信片,包括:《老北京胡同》《京劇》《長城》《故宮》《頤和園》《天壇》。以上明信片產品,均以「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為郵資圖,限量發行。
  • 國際郵資明信片發行
    新華網北京4月22日電(記者李曉建)經北京奧組委授權,「心繫奧運·圖說北京」——《老北京胡同》國際郵資明信片4月22日在北京首發。  以第29屆奧運會會徽為郵資圖的這套明信片,以國畫藝術生動記載了老北京居民的生活環境,是首款以本冊式發行的國際郵資明信片。明信片上所選用的《鐘樓殘雪》《月影清風》《小巷春歌》《京劇大師梅蘭芳故居》《古韻蒼涼之白塔寺》等5幅畫作均出自畫家邵辰之筆。
  • 法國普通信件郵資將上調
    新華網巴黎12月20日電(記者林曉軒)法國郵政公司20日宣布,從2008年3月1日開始,法國20克以下普通信件的郵資將上調1歐分,從54歐分漲至55歐分。這一決定得到了法國郵政主管部門的批准。
  • 島內郵資8月1日起全面調漲 明信片漲幅5成最高
    ▲中華郵政主秘藍淑貞今天證實島內郵資將於8月1日起調漲。(圖/臺灣今日新聞)華夏經緯網6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26年未調整的中華郵政島內函件郵資,確定將於8月1日起調漲,島內信函郵資5元(新臺幣,下同)漲到8元,其中,明信片從2.5元調整為5元,漲幅達5成最高。
  • 電子盤延續震蕩 郵資封片行情蠢蠢欲動
    上周,成交額頻創新高的福麗特文交所,最高突破17.31億元。但本周成交額明顯萎縮,截至12月26日,成交額僅5.57億元,下降約68%。縱觀電子盤各個板塊的表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郵資封片經過曾經的瘋狂暴漲後,近期似乎又蠢蠢欲動。郵資封片是什麼郵資封片,通俗的說,就是帶有郵資(即通常老百姓說的自帶郵票)的信封、明信片。
  • 郵資明信片史話(1)
    清代於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經光緒帝批准正式開辦國家郵政,翌年2月20日(陰曆正月十九日)大清郵政官局正式開張並發行郵票,同年又發行了郵資明信片。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代王朝被推翻,16年間先後共發了4次郵資明信片。
  • 8月郵資封片依然走俏
    8月份發行的郵資片仍保持高於售價的交易態勢。其中,「2018集郵周」紀念郵票成交價在1.5元附近,而「2018第六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紀念郵資片市價則處在2元左右。  郵資封片走勢強勁  8月份,市場唯一熱點就是今年發行的郵資封片,該板塊仍保持強勁走勢。
  • 澳大利亞郵政宣布明年將上調郵資以減少虧損
    人民網雪梨12月27日電 澳大利亞郵政近日宣布,為了降低虧損,明年將在全國範圍內上調郵資。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報導,澳大利亞郵政方面提出,由於近年來信件業務萎縮而包裹業務增長迅猛,目前的郵資標準早已無法滿足遞送成本。
  • 無中生有--取巧的國際掛快業務
    前兩天分享國內快信業務方面的小小心得,引起大家興趣,意猶未盡,紛紛要我再寫多幾篇,特別是國際掛快方面的歷史。
  • 郵資封片上的溫州元素
    本文作為後續,繼續介紹當代中國郵資封片上的溫州元素。  所謂郵資封片,是指帶有郵資圖及免資圖的信封、明信片、郵簡、信卡等。使用這種封片寄信,如果郵資圖上的面值已經滿足所需的郵資,就不用再貼郵票。  1957年,郵電部發行普9型美術郵資封,郵資圖為「天安門」圖,是新中國第一套美術郵資信封。其中(3-1957)郵資封圖採用溫州樂清籍著名畫家周昌谷的代表作《兩個羊羔》。
  • 常用郵政資費再調 是建國以來第11次大調整(圖)
    建國以來國內常用郵政資費調整概況  今年3月1日,(編者註:國家發改委和郵政局聯合通知,11月15日起上調郵政資費,本埠平信漲為0.8元,外埠漲至1.2元,明信片資費由每件0.6元調整為0.8元。)國家郵政局對國內常用郵政資費又進行一次大幅度調整,這已是建國五十年來對國內常用郵政資費進行的第十一次大調整,其中還不包括對個別費種進行的多次微調。從附表中可以看出:十一次調資中可分為建國初期的調整頻繁期;中期的長期穩定期;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期三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