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睡眠問題一直是困擾家長比較多的問題,從出生起,能夠遇到一個天使寶寶自己醒來自己又入睡,那麼父母更是像撿到寶一樣。
只不過大多數的家長都反映,自家寶寶不是抱著睡就是搖著睡,有的甚至吃著奶睡,當然這都是普遍現象,並不是個例。但父母們這樣做的目的無疑就是讓孩子好好入睡,自己能休息休息。
其實針對孩子不好好入睡的問題,很多家長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他們覺得孩子年齡小不用哄抱的方法根本不行,而且這也能夠讓孩子不缺失安全感。
但長此以往下去,奶睡抱睡和搖睡,只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發育,更會讓家長們崩潰不已。
① 讓孩子把睡覺和吃奶混為一談
其實使用奶睡的方法來促進孩子的睡眠,往往會讓他們把睡覺和吃奶混為一談。有不少寶媽反映,孩子吃著奶睡覺,一旦拔出他們就會哭鬧不止。而且過度的餵養也對孩子的腸胃造成一定的負擔,有的孩子會出現嚴重的消化不良,當然這也給以後斷奶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② 過度的搖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也有一些父母會使用搖晃的方法來讓孩子快快睡著,其實搖著睡危險性很大,帶來的弊端也最為明顯。而過度的搖晃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要知道父母要晃著孩子睡覺,其實有時候是把孩子給搖暈了來睡著。
③ 抱著養成依賴感,影響脊椎發育
有的孩子從小就被父母抱在懷裡睡覺,他們養成了過度的依賴感,而父母也特別勞累。其實,這樣的哄睡方法很可能影響到孩子脊椎方面的發育,長大後孩子也有可能會出現彎腰駝背的現象。
雖然父母們都了解這些不良的睡眠習慣給孩子帶來的諸多壞處,但不奶不抱也能哄寶寶入睡,真的就像天方夜譚。其實這完全是家長沒有使用正確的方法來應對,接下來就給父母們講講睡眠專家所提倡的循序矯正法,大家可以簡單的了解一下。
允許矯正法是由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睡眠障礙中心主任理察.法伯提出,他針對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出現的睡眠障礙,制定了一套循序漸進的方法。通過這個辦法能夠讓孩子學會自主入睡,而改掉奶睡搖睡抱睡的壞習慣。
1、 把孩子安頓在自己的小床上,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孩子入睡時的睡眠環境是什麼,那麼他們半夜時也要保持這樣,然後父母離開。
2、 若孩子半夜醒來,父母可以根據法伯教授研究的表格來選擇等待的時間,並依次逐漸去延長。
3、 每次孩子哭泣家長可以去安撫,但停留的時間不要超過兩分鐘以上,而且這是在等待之後才能進行的行為。
4、 基本上用這樣的方法3~4天,孩子的睡眠情況就會有所改善,他們也可以在沒有父母陪伴的情況下完全自主入睡。
但如果一個禮拜孩子的睡眠問題還仍然存在,那麼家長可以按照開始的時間再繼續,但若是又進行一個禮拜,孩子不但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甚至情況更加糟糕,那麼父母就要立即停止並找到原因。
或許通過上面的方法很多父母都不能完全看懂,接下來我們就簡單的說一說通俗易懂的解釋。一開始的時候家長可以用哄抱的方式讓孩子入睡,然後把他們放在小床上。
如果半夜醒來孩子哭鬧,千萬不要抱在懷裡,而是要輕輕的拍拍孩子,讓他們繼續睡著。若孩子哭鬧也不要心軟,應該簡單離開。
觀察一下情況等待過後,再次進入房間把孩子抱起,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以後再放下然後離開。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反應以及自己承受的等待程度來決定等待時間,可以縮短,也可以延長,只要達到遞增狀態即可。
實施這種方法的時候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項需要提醒家長,首先孩子如果不滿三個月千萬不要使用。若孩子沒有充分的睡眠需求也不要強行地把他們放在床上。
如果父母離開房間,那麼一定要在門外聆聽或者觀察孩子的狀態,千萬不要發生危險,這樣的方法最好先從白天午睡來進行練習,逐漸延長到夜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