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再爆隱私醜聞 用戶數據究竟如何保障?

2020-12-23 中國經營網

【中國經營網綜合】引述華爾街見聞的消息,據網絡安全記者Brian Krebs周四發布的一份報告稱,Facebook存儲了多達6億個沒有加密的用戶帳戶密碼。這些帳戶密碼可以作為純文本,給該公司成千上萬的公司員工查看。Facebook在一篇博文中證實了這一報導,不過,該公司沒有說明有多少用戶受到影響。 Facebook股價周四下跌不到1%。

6億用戶密碼可被員工隨意讀取

據美國科技博客Krebs on Security網站報導,有數億Facebook用戶的帳號密碼被以明文(plain text)形式存儲,並被數千名Facebook員工訪問900多萬次。

報導稱,Facebook正在調查導致這一系列安全故障的原因。在這些故障中,員工構建的應用程式記錄了Facebook用戶的未加密密碼數據,並以明文的形式存儲在公司內部伺服器上。

據Facebook一名資深員工稱,到目前為止,調查顯示,大約有2億至6億Facebook用戶的帳號密碼可能以明文形式存儲,可供2萬多名Facebook員工搜索。

6億用戶佔Facebook全球27億人口用戶的22%。該公司周四表示,計劃開始通知受影響的用戶,以便他們可以更改密碼。

「作為1月例行安全審查的一部分,我們發現一些用戶密碼以可讀格式存儲在我們的內部數據存儲系統中,」Facebook在一份聲明中說。 「這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因為我們的登錄系統本應通過技術來屏蔽密碼,使其不可讀。我們已經修復了這些問題,作為預防措施,我們將通知我們發現的密碼是以這種方式存儲的用戶。「

不過,在Facebook的博客文章中,該公司沒有說明有多少用戶受到影響。

據報導,這一事件可追溯到2012年。 Krebs援引一位名叫Scott Renfro的Facebook軟體工程師表示,該公司沒有發現任何有關數據被濫用的情況,並且「沒有實際存在的風險」。

然而,由於多起隱私和安全醜聞,Facebook一直受到嚴密的審查,這些醜聞使公司受到客戶的批評,以及來自多個監管機構(尤其是歐盟)的問詢和罰款。

但Facebook的醜聞並沒有顯著削弱該公司的日常活躍用戶數量,上個季度的社交媒體活動有所增加。

毫無疑問,這一事件將引發愛爾蘭數據保護專員的審查,該專員負責執行歐盟新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

GDPR規則允許給予公司72小時的時間,來通知受隱私洩露影響的用戶,並且要求公司安全地存儲密碼。

如果事件確實延伸到2012年,Facebook可能還需要對這些密碼如何被濫用進行大量調查。儘管Facebook在其博客文章中表示他們「迄今沒有發現任何內部濫用或不正當訪問它們的證據」,但該公司很難確定具有內部訪問權限的人在公司外部是否濫用了這些數據。

用戶數據究竟如何保障?

早前Facebook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發布過3000字的文章,闡述這家科技公司更加「以隱私為中心」的未來,稱保護隱私的交流平臺將「變得比今天的開放平臺更重要」。

扎克伯格的新想法正值Facebook建立一個新的消息整合服務。該服務允許Messenger,Instagram和WhatsApp上的用戶互相私下交流。

「我相信,未來的溝通將越來越多地轉向私人加密服務,讓人們可以確信他們對彼此說的話是保密的,他們的信息和內容不會永遠存在,」扎克伯格在他的Facebook帖子中說。 「這是我希望我們可以幫助實現的未來。」

該文章詳細闡述了扎克伯格及其團隊如何考慮整合三種主要信息溝通服務的計劃。扎克伯格表示,很多工作仍處於早期階段。但他補充說,Facebook計劃在這個過程中諮詢外部專家的建議。 Facebook在過去一年中一直受到隱私醜聞的困擾,並且遭到了用戶和立法者的強烈反對。

「目前,如果你想在Facebook上給人們發消息,你必須使用Messenger,在Instagram上你必須使用Direct,而在WhatsApp上你必須使用WhatsApp,」他寫道。 「我們希望給人們一個選擇,這樣他們就可以從他們喜歡的這三款應用中的任何一個與朋友聯繫。」

扎克伯格表示,新服務將優先考慮用戶安全並加密他們的私人通信。

「我知道很多人並不認為Facebook可以或甚至不想建立這種以隱私為重點的平臺,因為坦率地說,我們目前在構建隱私保護服務方面並不具備良好的聲譽,而且我們歷來專注於更開放分享的工具,「扎克伯格寫道。 「但我們一再表明,我們可以發展以構建人們真正想要的服務,包括私密消息和故事。」

Facebook是美國和英國比較流行的社交網站之一,也是他們最為常用的溝通交流APP。而用戶的隱私數據一直都得不到妥善的解決,這也漸漸耗光了用戶們的耐心。

文章綜合:華爾街見聞、新浪科技、海外網等


相關焦點

  • Facebook數據安全再亮紅燈,黑客明碼標價出售用戶信息!
    驅動中國2018年11月5日消息 命途多舛的Facebook如今再受黑客暴擊。自從曝出劍橋分析隱私洩露事件後,身處輿論源爆點的Facebook負面消息接連不斷,包括扎克伯格面臨執掌Facebook最大危機、「陽奉陰違」允許61家公司訪問用戶數據、審查算法鬧烏龍「濫殺」無辜廣告主、黑客盜取5000萬帳戶信息……如今又曝出黑客明碼標價販賣用戶信息。
  • Facebook(FB.US)再爆醜聞:文件披露扎克伯格把...
    Facebook(FB.US)再爆醜聞:文件披露扎克伯格把隱私當籌碼 2019年11月7日 10:42:56 騰訊網本文源自「騰訊科技」,原標題為《文件披露:扎克伯格把隱私當籌碼,跟我合作讓你看個夠》。在過去兩年時間裡,全球最大社交網絡公司Facebook(FB.US)醜聞頻發,尤其是「英國劍橋分析公司事件」導致公司形象暴跌。
  • 大數據時代,用戶的隱私如何守護
    近幾年各大公司均持續關注用戶的隱私安全。例如蘋果 在2016 年 6 月份的WWDC 大會上就提出了一項名為Differential Privacy 的差分隱私技術。蘋果聲稱他能通過數據計算出用戶群體的行為模式,但是卻無法獲得每個用戶個體的數據。那麼差分隱私技術又是怎麼做的呢?在大數據時代,如何才能保證我們的隱私呢?
  • 負面不斷的facebook,這回連安卓用戶的數據也盯上了?
    劍橋數據分析公司醜聞事件還在持續升溫,一些Facebook用戶從社交媒體平臺下載數據時驚訝地發現該平臺上居然有詳細的通話記錄,包括日期、時間、電話長度、電話接收人和電話號碼。然而這種情況只發生在使用安卓設備的用戶身上,並且只有在獲得某些數據批准後才會發生。例如:幾年前我就開始轉用安卓系列的手機,但在我自己的Facebook數據下載中沒有相關的通話記錄。上周紐西蘭的程式設計師Dylan McKay在推特上發布了Facebook上收集的通話數據截圖,結果該截屏被瘋狂地轉發。
  • 從Facebook招股書中看FB是如何為用戶創造價值的
    本文就來看看fb是如何為用戶、開發者和企業品牌創造價值的。Facebook這個社交巨無霸今天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上市申請文件,正式啟動IPO(首次公開招股),計劃融資50億美元。這件事在全世界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關注,今天我的新浪微博上都是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貌似大家都對市值、誰佔多少股份、誰又賺大了這些話題感興趣,我看了英文原版的招股書,對於business這一塊特別感興趣,其中就提到了facebook是如何為為用戶、開發者和廣告主創造價值的,正因為facebook創造為這些人創造了巨大的價值,才有今天的facebook,說的通俗一點,成就了別人也就成就了自己,在facebook
  • SNS屏蔽搜尋引擎為哪般 用戶隱私大過天
    大多數SNS網站都採用實名制,並要求填寫手機號碼、郵箱、QQ、MSN、性別、出生日期等多項個人信息,在掌握了大量用戶隱私的同時,也遭到了許多不法分子的覬覦。現在的隱私洩露已經不僅限於木馬病毒的竊取,而更多的是來至於出於商業目的的數據搜集。搜尋引擎作為最常用、最直接獲取網站信息的工具,雖然方便了用戶,但也常被某些人利用,非法搜集用戶私人信息,然後賣給商家。
  • Facebook承認允許特定研究員訪問受保護用戶隱私數據
    Facebook承認允許特定研究員訪問受保護用戶隱私數據 來源:騰訊科技 • 2019-04-30 15:52:28
  • Facebook(FB.US)醜聞不斷:每月付費在用戶手機上運行監控APP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在「劍橋分析」等隱私醜聞後,Facebook(FB.US)又被曝出每月秘密向用戶支付至多20美元,讓他們在手機上安裝一個名為「Facebook研究」的APP。該APP實則是一個監控軟體,可收集用戶所有的手機和網絡活動信息,是去年8月被蘋果封殺的Onavo Protect應用的克隆版本。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echCrunch發現,Facebook運營著一個名為「泰坦計劃」的項目。
  • 給數據加「噪音」,差分隱私如何保護用戶數據安全和隱私
    舉個簡單的例子,Netflix曾舉辦了一場根據公開數據推測用戶電影評分的比賽(Netflix Prize),公開數據中抹去了可識別用戶的信息,但一年後,來自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兩名研究員將公開數據與IMDb(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網站公開紀錄進行關聯,通過差分攻擊等手段識別出了匿名用戶的身份。
  • 大數據安全 用戶隱私該如何保護
    但在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一場如何構建數據安全新秩序的高端論壇讓她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每天上網的一個個小動作,會給自己帶來隱私洩露的風險。從Facebook用戶數據洩露,到攜程利用大數據「殺熟」,再到今日頭條虛假廣告風波……論壇嘉賓舉出的一個個案例,讓這個90後大學生意識到,隨著大數據產業的飛速發展,中國正在迎來一場空前的「隱私危機」。
  • Facebook又爆隱私危機 逾2.6億用戶個人資料外洩
    (原標題:「臉書」又爆隱私危機 逾2.6億用戶個人資料外洩)
  • Facebook被罰50萬 facebook是什麼意思?facebook是幹嘛的?
    (facebook是什麼意思?  Facebook(臉書)是美國的一個社交網絡服務網站 ,創立於2004年2月4日,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2012年3月6日發布Windows版桌面聊天軟體Facebook Messenger 。  主要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 在與Facebook的數據共享遭到強烈反對之後,WhatsApp確認用戶隱私
    在更改條款和隱私政策以鞏固與Facebook的大量數據共享之後的強烈反對之後,WhatsApp現在向用戶保證其應用程式內置的隱私措施。上周,WhatsApp開始通知用戶有關該應用程式的服務條款和隱私權政策的更新。
  • Facebook和谷歌犯了蘋果的大忌:深陷App買隱私醜聞
    (圖片來源:Upsplash)本周,外媒TechCrunch揭露Facebook和谷歌濫用蘋果頒發的企業內部證書,發布面向消費者的「調查」程序,而實質在進行付費買用戶隱私的勾當。同時,Facebook和谷歌的「調查」程序不是市場上的單一產品,其他公司也存在濫用企業證書而損害消費者隱私的情況。至於進一步的後續只能密切關注,而現在我們來回顧和整理這次應用程式醜聞事件。
  • 汽車圈的「大隊長」,天際汽車全力確保用戶數據和隱私安全
    再觀另一面,近些年智能網聯汽車迎來了新一波高速發展,針對汽車數據安全問題的討論甚囂塵上,甚至不乏一些恐慌性言論:「汽車數據要素將成為『新石油』」,「無論你在車裡說什麼,或者是做什麼,都不再有保密性,就像魏斯勒在身旁一樣恐怖;他們還可以隨時隨地調用『記錄』,甚至在你不知道的時候」。 事實真的如此嗎?
  • Facebook開始強迫WhatsApp用戶與Facebook共享數據
    現在WhatsApp的新隱私政策將迫使用戶同意與Facebook共享數據。這次沒有選擇退出的功能。Facebook之前曾嘗試將WhatsApp和Facebook的資料連接起來,但給了用戶選擇退出該功能的方法。幾年前,當Facebook宣布計劃收購WhatsApp時,它承諾不會在兩個服務之間連結用戶數據。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謊言,因為Facebook在兩年後就啟動了連結帳戶的程序。
  • 海外爆火卻被指代碼可疑美圖秀秀回應:尊重用戶隱私
    2017-01-20/16:02 日前,來自中國的國民修圖app美圖秀秀在國外社交媒體上突然爆火
  • Facebook將蘋果的新隱私要求歸咎於蘋果
    最近,Facebook將蘋果的新隱私要求歸咎於蘋果。指控的原因是iOS 14.3附帶的隱私要求導致不公平競爭。在Facebook發表這些聲明後,蘋果也做出了回應。我們從一開始就研究了兩家公司如何相互抗衡。   擁有全球最常用的即時消息傳遞應用程式WhatsApp的Facebook宣布將發布該應用程式的全新更新,並將使用此版本對其隱私權政策進行更改。
  • iOS 14對Facebook廣告的影響及應對策略全指南
    蘋果方面的主要動作與核心觀點其實蘋果對用戶隱私的加強不是一天兩天了,前有safari瀏覽器可屏蔽cookies,現有直接從設備層面屏蔽掉部分App對用戶數據的追蹤。蘋果打的旗號一直是為了用戶的隱私,要讓用戶有選擇權。比如這次iOS 14的隱私政策發布之後,蘋果的CEO 發了如下圖這樣一條推特。
  • FaceApp 數據收集比 Facebook 更過分?
    年老的作者隨著FaceApp的爆火,一些在線用戶開始擔心該公司保留用戶數據的隱私影響。一些觀察者擔心,該應用程式會將用戶的整個相冊上傳到該服務上。考慮到這款應用的實際功能,這種擔心可能有點過頭了。該公司的隱私政策稱:「任何你自願使用該服務處理的信息或內容,比如用戶內容,都會以匿名的方式提供給Face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