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因為社會壓力的,大多數就業黨都會開始選擇更有保障性的工作,考公務員和考銀行就是其中最熱門的選擇。畢竟,公務員和銀行工作的社會認可度高,福利好,穩定,發展空間遠,父母也都支持。
那到底這兩個怎麼選擇呢?哪個更好呢?
一、報考條件:
考公:多次機會 VS 銀行:一次機會
公務員報考條件相對寬鬆,年齡35歲下即可,其中碩士、博士學歷可放寬至40歲。所以在身邊,我們也不乏能看見三戰、四戰公務員考試的人。
銀行招聘相對嚴格,可以說,對於大部分報考生只有一次機會——就是你作為應屆生身份時參加的秋季校園招聘。
至於「第二次」機會——春招,銀行招聘的崗位大部分是勞務合同制。作為勞務派遣入職銀行,雖然也是份不差的工作。但以正式工的身份進入銀行肯定是首選,也是大部分人的初衷。
二、競爭人數
目前國考公務員報名人數已經連續12年破百萬,而近幾年的招聘人數平均每年在2萬左右,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為60:1。
而我國的銀行眾多,2018銀行秋招僅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招聘人數就將近5萬人;而銀行秋招基本上所有銀行都會有招聘,算上交通銀行、郵儲銀行、股份制銀行將近8萬餘人,招錄數量龐大。
以建設銀行為例,2018年,建設銀行校園招聘9000多人,該年報考建行者約16.9萬。2019年,建設銀行校園招聘人數上升至1.3萬人。銀行招錄人數每年雖有浮動,但總體來說,錄取比例還是保持在1:10至1:15之間的。
相比之下,銀行的競爭人數會更少些,可選擇的崗位也更多一些。
三、考試機會
國考:一次報1崗 VS 銀行:一次投多家
公務員的國考,時間統一,你只能一次報考一個崗位。
而銀行有諸多類型,五大行,股份行,城商行等,報考機會很多。秋招期間,一個階段大約就有40家銀行開放網申,同學們一般選擇多家投遞。
銀行考試時間不同,同學們可參考多家,增大通過考試機率。當然啦,國考未錄的同學,還有機會可以備考省考。
四、考試內容
公務員考試內容:行測+申論(考試難度不一樣,國考難度最大)
銀行考試內容:行測+綜合知識(金融、會計、計算機、銀行常識、經濟、市場營銷、法律等)+英語+性格測試
既然考銀行和考公都要考行測,有什麼區別嗎?
公考:題量大,題目難,嚴謹
銀行:題量少,相較簡單
五、銀行/公務員福利待遇
一、 選擇銀行
優勢:工資更高
在我們找工作的時候,如果把工資的要求作為第一選擇,那麼,選擇銀行就意味著你可能拿到更高的工資收入。
中國的銀行大多是國有銀行,薪資待遇普遍都要超過公務員機關。
尤其是年終發獎金,銀行發年終獎,與當年的業績掛鈎。在業績好的年份,年終獎一次性拿到幾個月的工資都有可能。因此,如果單純考慮收入,銀行確實比公務員單位更值得選擇。
缺點:未來具有不確定性
除了公務員的職業比較穩定,其他的職業很多時候都會呈現出一定的不確定性。銀行目前雖然待遇比較優厚,但是未來的發展是不可預測的。
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銀行的陣地越來越收縮。過去,大街小巷都充滿著銀行網點和櫃檯的現象,現在很多銀行網點都已經撤銷了。
將來銀行職員還能不能拿到高薪,真的很難說。但如果你成為了一名國家公務員,你的職業發展基本不受形勢變化的影響。
二、選擇公務員
優勢:待遇更穩
公務員的收入雖然不如銀行,但它的綜合性待遇比較穩定。
首先,考上了公務員,身份就變成了行政編制,在今後的職業發展中,基本上不會遭遇下崗或裁員的風險,如果不出現違法犯罪的行為,也基本上不可能被公務員機關辭退。
不管國家的經濟形勢景氣不景氣,公務員調薪,都會定期進行,各種福利待遇都不會縮水,這個鐵飯碗待遇更穩定。
優勢:成就感更大
當一名公務員,職業成就感比較大。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實績,領導器重,群眾認可,這種成就感是非常讓人振奮的。
你覺得考哪個更好呢?你會選擇公務員還是銀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