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幾隻白鷺在大壩下遊100米處旁若無人地踱步覓食。
再過20天,白鷺可能要換地方休閒了,因為,月潭水庫計劃於2020年12月31日正式下閘蓄水。
「壩體土建及閘門機電設備安裝已完工,消力池及左右岸高邊坡已建設完成,發電主廠房已封頂。目前正在進行發電副廠房、水輪發電機組安裝、管理房和魚類增殖站等工程的建設。」站在172米高揚程的大壩頂上,2015年就從市水利局抽調過來的市月潭辦質量安全處處長凌亮臉上充滿自豪。
「這是一臺是清汙抓斗,專門清理上遊漂浮到大壩發電引水洞的垃圾,抓斗臂長達6.8米,再大的垃圾都能抓起來。這是生態供水管網,2米直徑,未來可向中心城區提供飲用水。這是生態魚道,可為魚類提供回流、繁殖以及保護水生物的完整性。」站在大壩的下方,徽派建築的閘門啟閉機房徽味濃鬱。隨著凌亮的介紹,記者眼前一個個冰冷的水泥壩塊瞬間有了溫度。
月潭水庫是國務院確定的「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分步建設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總投資29.9億元,於2015年12月26日正式開工建設,截至2020年11月,累計完成投資29.6億元。這座國家大(2)型水庫以防洪為主,結合城鎮供水,兼顧灌溉和發電等綜合利用的水利樞紐工程。
2015年12月26日正式開工,2016年4月前期附屬工程開工;2016年8月主體工程全面開工,2016年12月11日,完成一期圍堰截流;2017年1月10日,大壩右岸第一倉混凝土澆築;2017年12月14日工程完成二期導截流階段驗收;2019年1月31日大壩封頂;2020年8月29日,通過了省水利廳下閘蓄水驗收。
一座從1959年就開始規劃、黃山人民期盼了半個世紀的水利工程,終於矗立於率水河上,「月」來「月」美。
「計劃12月31日正式下閘蓄水。」當日,市月潭辦副主任、市月潭公司副總經理程瓊欣喜地透露。他說:「今年5月6日-8日,安徽省水庫移民管理局在休寧縣主持召開安徽省月潭水庫工程下閘蓄水階段移民安置驗收(終驗)會議,省、市有關部門、設計、監督評估、第三方技術驗收和項目法人等單位代表組成驗收委員會,一致同意月潭水庫下閘蓄水階段移民安置工作通過終驗。」
據了解,工程建成後,可有效調控洪水,削減洪峰,與下遊堤防及河道整治工程相結合,使黃山市屯溪主城區防洪能力由25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可為黃山市城鄉生活工業用水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可提高下遊灌區的灌溉保證率;還可利用水力資源,向當地電網提供清潔能源。對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月潭辦主任吳江表示:「月潭水庫是安徽省和黃山市的基礎性戰略設施,水庫的建設對構築區域防洪保安體系、保障城市用水安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提升黃山市的城市品位、促進國際性旅遊城市建設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延伸閱讀】月潭水庫規模為大(2)型水庫,工程等別為II等級,水庫位於黃山市休寧縣海陽鎮首村下遊約500m,距休寧縣城18.5km,距黃山市29km,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908k㎡。水庫樞紐主要建築物由攔河壩、溢流表孔、洩洪底孔、生態放水管、發電引水管道、發電廠房和升壓開關站等組成。攔河壩為混泥土重力壩,壩頂高程為173.6m,最大壩高36.6m,壩頂長度214m。
作者:程向陽、郭傲寧、樊成柱、胡高華
編輯:胡曉苗 二審:徐海生 終審:金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