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開家長會的時候,都是一家憂愁一家歡喜,成績好,表現優異的學生自然希望能得到老師和父母的表揚;而對於考試失誤的同學而言,家長會猶如「噩夢」一般,不願醒來。
但很多父母去開家長會的時候,因為穿著問題,總會引起他人的尷尬,面對這樣的家長,老師也實屬無奈。
「您要不換件衣服再過來吧」,媽媽去開家長會,卻被老師婉言勸回
楊媽媽有一個5歲的兒子,平時在學校裡表現良好,性格活潑開朗,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他。不久前,老師通知父母到學校開家長會,主要是了解一下孩子近期的狀況和學校的規劃。
原打算是孩子的父親去開家長會,但由於工作繁忙,爸爸需要臨時出差,所以,只能楊媽媽去了。
在開家長會的前一天晚上,楊媽媽由於加班到深夜,因此第二天成了「起床困難戶」,直到兒子叫了好幾遍,才從床上爬起來。
一看表才發現,時間已經來不及了,所以楊媽媽就穿著「混搭風」帶兒子去學校了。結果到學校之後,班主任一臉茫然,用委婉的語言勸說她:「您要不換件衣服再過來吧。」
楊媽媽聽到老師的話後,才緩過神來,發現自己身穿一條牛仔褲,上衣卻只穿了一件睡衣,看到這種「混搭風」,她自己也陷入了尷尬,連忙和老師道歉,然後回家換了衣服回來。
雖然人人都有穿衣風格的自由,但對於學校而言,這裡是教育和知識的聖地,無論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保持一種敬畏之心。
走進校園「聖地」,家長的穿著打扮不應踩到「雷區」
1)「太過暴露」的服裝要遠離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家長對學校是什麼樣的態度,孩子就會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學校和老師。
有些家長緊追時代的「潮流」,因此願意穿一些比較「暴露」的服裝來吸引他人眼球,展現自己的時尚。但是在老師和其他家長的眼中,可能就是「非主流」,這樣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好。
2)不要做「邋遢大王」
楊瀾女士說過;人的穿著是自己氣質的體現,如果你都不在乎自己的臉面,那誰又會在乎呢?
對於很多家長而言,所從事的工作辛苦且條件較差,因此,在開家長會的時候,往往穿著工作服就去了。
甚至衣服上會沾滿汙漬,還有一股濃濃的汗味,這樣不僅會影響周圍的家長,還會影響到孩子在其他家長中的印象,對後期孩子在學校的發展會有負面作用。
3)不精緻不等於「隨便」,過於隨便,只會被人「輕視」
俗話說:世界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其實這句話不僅適用於女性,同樣適用於男性,很多家長比較懶散,不注意衛生和場合。
所以,他們去開家長會的時候,往往穿得比較隨便,比如有父母穿著拖鞋、睡衣就來開家長會,這不僅影響了自己的形象,還給老師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因此,對於父母而言,想要讓孩子能有個美好的未來,首先要將自己變得「精神」,雖然不提倡過「精緻生活」,但也不能太過隨意。
其次,要重視學校和老師,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從小認識到教育的莊嚴,知識的重要性,以及對老師的敬畏。
最後,父母去開家長會可以穿休閒裝、正裝或是運動裝,這些普遍的服裝都很適合家長會,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很重視自己,願意為了自己的活動而挑選正確的衣服,而不是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