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父母離世,姐弟兩人又接連遭到歹人的算計,作為明家的長女,明鏡早就沒有了年輕女孩的稚嫩。小小年紀,明鏡便憑藉一己之力抗下了所有。撫養弟弟,接管家族產業,可以說她都做得非常好。
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出色的大姐擋風遮雨,明樓又怎會如此逍遙自在地到異國他鄉讀書,並滿腹主義,一心只想實現理想,拯救國家。明樓的生活的不是無憂無慮,但絕對衣食無憂。可見,明鏡的實力是非常強大的。
像明鏡這麼優秀的一個女人,感情生活自然不會一直空白。可細品一下,適合結婚的人選卻也是少之又少。
究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外部原因。
一、明鏡希望家族產業產權明晰,從始至終都只是明家可隨意支配的財產。
當時關於夫妻財產的法律規定,小編不是很清楚。但無論在哪個年代,受法律保護的婚姻關係,必然會牽扯到雙方財產的問題。
從劇中的細節我們可以看出,由於世道很亂,明鏡甚至都不想讓明樓和明臺回國,更別說繼承家業。她一直憑藉自己的努力,維繫著明家的生意,供養三兄弟的生活。甚至,已經為他們的人生鋪好了後路。
也許從一開始,明鏡就認定,她手中的這份產業是明家的,是要用來供養明家子孫的。而她只負責守護,不允許別人佔有,亦不允許其他人侵犯。
不結婚便是最好的選擇,不會和任何人扯上關係。沒有自己的孩子,便會一門心思,撲到弟弟們身上,事實上,明鏡就是這樣做的。也許,你會說小編把明鏡想得過於狹隘了,可無論怎麼說,沒有婚姻關係的牽絆,就絕對不會有財產方面的糾葛,這也算明鏡不婚的一項福利。
二、行動自由,可以自願選擇做紅色資本家。
明鏡一直是個非常有主見的女人,而且也有著自己的思想,或者說是政治覺悟。在那個年代,由於政治上的立場不同,會把好多人自動的隔離開來。從明鏡的言語中,我們可以看出,她也是一直嚮往革命的。
其實,明鏡的角色應該算是一個紅色資本家。只是為革命提供一些錢財,並沒有深入的參與。但即使是這樣,也會有很大的風險,如果有一個異心的枕邊人,應該很容易暴露吧。
也許,明鏡這樣的身份已經有好長時間了,也許剛剛開始。但無論如何,一個成功的女人,遇到一個合適的男人已經夠難的了。又加上了要有共同的政治立場和奮鬥目標,想遇到這樣心儀的男人就更難了吧。
三、從不懼怕異樣的目光,用自己的能力證明了女人的強大。
明鏡在明家的地位,亦是不可動搖的,就連堂哥都高看一眼。三個兄弟聽話,視長姐如母,是因為大姐的養育之恩,更是因為明鏡這個姐姐行的端,做得正。在上海商界,亦沒有人敢小看明鏡,足以證明大姐的商業能力不容小覷。
其實,明鏡對於個人生活品質的要求並不算高,常駐家中的傭人最多的時候也就兩個。但生意場上的事情,明鏡是從來都不馬虎的,無論是參加新品發布會,還是到工廠調研,那都是親力親為的。
四、全了報恩的念頭,讓明臺健康地不受任何委屈地長大。
明鏡沒有結婚,不能全怪明臺,但卻有明臺的因素在裡面。眾所周知,明臺不是明鏡的親弟弟,只是她撿回來的「孤兒」。確切的說,是他們救命恩人留下的遺孤。因此,明鏡對於明臺是極其寵愛的。是絕對不允許明臺受到任何委屈的。可以說,交給誰明鏡也不會放心,只能自己待在身邊。
一個沒有出嫁的大姑娘,帶著一個來歷不明的小男孩,無論何時,都不好找到如意的對象結婚吧。
下面我們分析一下明鏡本身的性格。
一、明鏡本身的性格過於強勢。
家庭的變故,加上多年商場的打拼,以及對弟弟們的責任心,已經讓明鏡從頭到尾都變成了一個強勢的女人。否則,明樓已經過了而立之年,明鏡又怎會舉手就要打他的手板。
在名流宴會上,明鏡更是當眾呵斥明樓,使其下不來臺。
由此可以預見,明鏡無論在商場上,還是在家庭中都是一個雷厲風行,有些霸道的女人。
這樣的女人,要遇到一個和自己勢均力敵,又能心心相吸的男人更是難上加難吧。
憑藉明鏡的能力和閱歷,她看上的肯定都是能人。而這種人要麼就接受不了她的地位,不願意吃軟飯;要麼就家教森嚴,絕不允許媳婦帶個來路不明的孩子進門;要麼自己也很強勢,不可能包容明鏡霸道的性格。想來明鏡不到二十歲,就已經能夠獨自掌管名家了,又怎會為了愛情就接受一個男人的擺布呢?
二、多年習慣的思維模式,已經把感情排在了可有可無的位置。
明鏡根本不理解明樓和汪曼春之間的感情。麵粉廠拉走明樓的一幕足以證明,在明鏡的思維模式中,從來都是把仇恨和責任,排在個人感情之前的。
對於明鏡來說,背負了這麼多以後,偶爾心動的男人會有。但是,讓她因為愛情的衝動,而做出結婚的決定幾乎是不可能了。
有句話說的好,婚姻是兩個人的誤會。而明鏡一直都太清醒了。清醒地記著家仇,清醒地為弟弟們籌劃未來,清醒地擔憂著國家的命運。這樣一個人,又怎會陷入感情的溫柔鄉,而無法自拔呢?
也許,這也有遺傳的因素在裡面吧。明家人對待感情的處理,都很理智。理智到如果沒有明臺的存在,或許都會被認為是無情。
種種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導致明鏡成了「鑽石剩女」。沒有人敢'撿『,也沒有人能'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