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小韓老師這麼樸實的導遊不多了。
剛剛過去的那個周末發生了不少事兒,娛樂圈、科技圈、電影圈、金融圈都有點小動作。
在這麼多事情裡,要說其中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一定是這個:
#男子跟團遊被逼買套房# ——男子、跟團、被逼、買房,前三個詞還好理解,最後一個「買房」,怎麼看也不是能同時並列出現的詞。
新聞沒那麼複雜,簡單來 說,這又是一個 跟團旅遊被忽悠的故事。 對於這一點,大家 都有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跟團遊嘛,哪兒有不被忽悠的。
自從跟團遊這種東西開始出現,它就成了在座很多人心裡的夢魘。
先不論過程中到底多苦多累多像趕鴨子上架,單單是「導遊」倆字,已經能讓我冒一身冷汗。
說的再明白點,是「 推銷東西的導遊 」。
你會發現,即使「強迫式」購物早就被禁止了,導遊也總有一百種方式忽悠你掏出錢包。
比如, 直接推銷你不接受,那我就給你講個故事吧 。
從上下五千年的宮廷野史,到當代都市麗人的健康黑科技;從從天而降的驚喜大獎,到一個個催人淚下的勵志自傳......
無論說的是什麼,最後都能落在「花錢」二字上。講事實擺道理、舉例子打比方,總有一條能說中你。
你永遠猜不到,為了騙你花錢,導遊肚子裡到底攢了多少驢唇不對馬嘴的扯淡段子。
有的時候,他們會化身健康養生達人,向你科普各式各樣的「健康小知識」「養生小技巧」,介紹某種當地特產的獨門療效。
而且結尾都會跟上一句:「私家秘方,別往外說啊,一般人不知道。」
前幾年我去雲南,被男導遊忽悠買螺旋藻的時候,就趕上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健康科普大會。
男導遊言之鑿鑿地告訴我,每個人的手指甲蓋上都有一個白色月牙,如果你每個手指甲蓋上都能看見月牙,說明你是一個身強體健的人;
5-9個月牙,說明你的身體狀況還可以;
1-4個月牙,說明你罹患了某項重症,危在旦夕;
1個月牙都沒有,說明你將不久於人世。
男導遊越說越沉重,這讓我盯著手上僅有的4個月牙瑟瑟發抖。
緊接著,只見他面色由陰轉晴,聲音提高了八度。
「只要吃了螺旋藻,一盒保你長出十個月牙,兩盒保你爬十層樓都不喘,三盒保你懷孕肯定生男孩! 信兄弟就來三盒,三盒優惠價xxxxxx!」
男導遊自信地站在車前,仿佛自己手裡拿著的不是螺旋藻,而是擁有神秘力量的健康黑科技。
先不說三盒螺旋藻吃下去到底能不能生男孩,單論這「一個月牙都沒有=馬上去世」就已經離譜的上天了。
來源: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還有的時候,導遊們喜歡偽裝成野史愛好者,利用野史和神鬼傳說來包裝自己的產品。
而且這麼做的好處是,再怎麼扯也不用擔心被人戳破。
於是乎, 導遊們的故事又野了很多 。
一群人來到寺廟,沒人花錢燒香拜佛怎麼辦呢?
聰明的導遊絕不會硬逼著你上香,而是神色 (故作) 慌張地把你拉到一邊竊竊私語。
「看娛樂新聞了嗎,最近當紅的小花A和男星B,一個人設翻車一個被曝出軌,昨晚佛祖給我託夢,說他們兩人都是因為屬相犯了太歲。」
想事業順利家庭美滿永不翻車嗎——好說呀,買硃砂就能闢邪消災,太歲絕對找不到你頭上來,多買還有優惠價,提我名字打八五折!
那些從寺廟扛了幾大包硃砂、自以為佔了大便宜的遊客,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上網百度「硃砂能不能逆天改命」。 看了一通神神叨叨的大師,卻發現只有最後一句話說出了人生的真諦↓↓↓
總結:忌偏信他人,忌沒事找事。
就連推銷一款街邊小吃,導遊也能把土地公公搬出來撐場子。
一起來感受一下這則「神話故事」的邏輯:虎丘塔傾斜——土地公公請神威——蘇州城男女老少夢中拉繩——人人醒來腰酸背痛——吃撐腰糕。
暫且不論前面夢中拉繩這個情節有多扯淡,「人人醒來腰酸背痛」和「吃撐腰糕」有什麼必然聯繫嗎?為啥要吃糕?為啥不喝水?為啥不睡覺?為啥不上床歇著???
與其繞這麼一大圈子,倒不如導遊自己來一個撐腰糕現場吃播,這可比乾巴巴地編神話故事效果好多了。
有時候我真的懷疑有的導遊是不是離了這些神神鬼鬼就不會說話。而至於這些野史秘聞是真是假,早就有網友一針見血指出:
哈哈,當睡前故事聽得了。
如果說前面健康科普類和野史傳說類的扯淡故事只是用來賣點小件物品,忽悠的是那些身上有點小錢的遊客;
那麼來到玉石城珠寶城這種貴婦級別的場所,忽悠的招數也要更上一層。
玉石城是什麼場所?物價高東西貴,這時候鼓吹某塊玉有多好多好顯然不現實——再好也買不起。
走進雲南貴州一帶的玉石飾品城,你會發現忽悠人買玉買珍珠的說辭也無非就是那麼幾種:保平安、保家庭和睦。
但這也太容易翻車了——畢竟讓一對情侶吵起來,有時候只是因為「他吃了我的辣條,一根都沒給我留」。
偶爾遇上自己編故事都前後矛盾的導遊,就只剩下在玉石城裡面面相覷的尷尬。
正因如此,導遊在玉石城裡忽悠人的路數也變了。
他們不再圍繞東西編故事,而是開始在買東西的人身上做文章。
有位網友就曾在玉石城裡被忽悠過,但她並不是聽信了什麼保平安的鬼話,而是被告知自己中了大獎。
我甚至能聽到導遊「天哪」「你太幸運了」的聲音。
在這個故事裡,我們看到了瞎編亂造的更高境界:突然天降大獎+限量+巨額代金券。
儘管銷售小妹的演技非常浮誇,天上掉餡餅這事兒聽起來也不靠譜,但面對眼前整整2000塊的誘惑,估計沒誰能揮揮手說「我不要」,然後瀟灑地轉身離開。
忽悠人都這麼與時俱進,你有什麼資格不努力!
至於回家之後發現原來某寶某東上賣的不僅更便宜還包郵,那就是後話了。
如果導遊們用盡了上面說的所有招式,你仍然不為所動,那麼他們就要祭出自己最後的大招了:
造自己的謠,往自己身上編故事。而且通常情況下,這類故事總是帶有濃濃的道德綁架的味道。
初級版本的故事,主要是玩命渲染自己離家在外的打工人人設。
導遊小妹說,自己是一個外出打工的農家女孩,客人的態度直接和獎金掛鈎,每天吃苦受累,就為了攢點錢寄回家。
來源@ 廖 信忠
或者是以孝子形象示人:我也不強求大家買,但是我90多歲的爺爺正在攝像頭另一邊看著我的表現,大家就當幫我表達孝心吧!
來源@廖信忠
而在中級版本中,故事的格局已經跳脫出個人與小家,將目光放長放遠,投射在個 整個區域的民生和發展問題 上。
這時候,每個勸你花錢的導遊的模樣,都像極了《鄉村愛情》裡唯一一個 真的替屯子操心 、整日愁眉不展的徐支書。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不變的是他眉頭緊鎖的容顏。
比如某位貴州女導遊,強迫車上遊客不睡覺聽她講貴州經濟變遷史。
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裡,她繪聲繪色地講述了自己小時候村子很窮,一條路也沒有,後來在好心遊客的幫助下逐漸富裕起來,最後修了路,家家戶戶都賣了小汽車的故事。
雖然這種傷感而勵志的氣氛,會在車上第一個實在困得撐不下去的人的呼嚕聲中全面瓦解。
但試想,當小妹淚眼婆娑地握著你的雙手懇求你為她的家鄉發展盡點微薄之力的時候,你的手好意思無情地抽走嗎!
然而這還不是最最玄乎的。本類故事的最高境界,是你看到的只有眼前這瓶小小的特產,而 我看到的卻是整個民族的偉大復興 。
某博主去上海旅遊的時候,就遇上過一位極具「民族大義感」的廠商老闆。推銷商品的時候,他說:
看起來不僅實心眼 子,還財大氣粗。 來源@廖信忠
但僅靠這樣的說辭,遠沒有到讓遊客非買不可的程度;
緊接著老闆話鋒一轉,咬牙切齒、面露兇光,開始給自己加起戲來——
來源@廖信忠
短短幾分鐘,老闆將民族大義、個人責任等等情感雜糅在一起,給所有遊客呈現了一場精彩的個人表演秀。
表演者:老闆;編劇:整個導遊和廠商團隊。
在老闆的煽動下,每個掏錢買東西的遊客,此時心裡都充盈著用錢在日本人和美國人身上片下來一塊肉的成就感。
這一層又一層的情緒推進,暗暗地把遊客引向了那個道德高地——買!不買不是中國人!
這些扯淡故事看下來,你會發現它們的花樣百出、各不相同,而且是無窮無盡的。
你有理由懷疑,這群導遊在熟讀背誦導遊詞的同時,是不是還偷偷考了心理諮詢師二級證書。
不然很難解釋為什麼這些故事這麼扯淡,卻依然能忽悠住一票人。
在漫漫的忽悠之路上,導遊們逐漸參透了,舊有的威逼利誘的方式早就不好使了。想讓遊客乖乖掏錢,勢必要換換話術,走心理攻防那一套。
↑↑↑一定會被拉出去槍斃的導遊語錄
你看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和段子,看似驢唇不對馬嘴,但在幾輪故事大會的轟炸下,錢包變薄的遊客不在少數。
宣傳偽科學黑科技 ——那是因為洞察到中國人是世界上最看重健康的一個群體,而且對健康知識知之甚少,基本全靠別人灌輸;
編野史和神話故事 ——中國遊客信仰神佛,而且團裡的老年人不僅偏愛鬼神傳說,還有點迷信;
營造天降大獎 ——把遊客愛貪小便宜的心理拿捏的透透的;
最後 利用遊客的道德優勢 ,自己站在道德高地大施苦肉計,暢談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偉大前景(誤)。
所以在故事大王們的扯淡故事和頻繁變化的套路中,保持大腦的清醒、保住自己的錢包和蠢蠢欲動的花錢之心非常重要;
不然一趟旅遊下來,人家回來收穫的是詩與遠方,再不濟還有幾張旅遊精修照,你收穫的只可能是 一褲兜子扯淡故事和銀行帳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