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1月20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夏昕 湛志飛) 春運已經拉開序幕,冬春季節常見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如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也在暗地裡蠢蠢欲動,為了保護您自己和家人,謹防中招,戴口罩、勤洗手、通風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預防手段,面對商店裡五花八門的口罩我們該如何選擇?戴哪種口罩防護才有有效呢?
湖南省疾控中心專家教你選擇與佩戴口罩的正確方式。市面上常見的口罩可以分為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和普通棉紗口罩。
其中醫用外科口罩一般有三層,從外到內分別是防水層、過濾層、舒適層,舒適層是一層紗布,佩戴時白色的紗布朝內,藍色的防水層朝外,有金屬片的一邊朝上,不要戴反,橡皮筋掛上雙耳後捏緊金屬片和鼻子貼合,撫平兩頰,使口罩和面部之間儘量不留縫隙,醫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擋70%的病原菌。
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常用的N95口罩實際上分為兩種,一種是防生物口罩(藍綠色),型號1860或9132;一種是防塵口罩(白色),型號8210。市民在購買時應選擇防生物的醫用防護口罩,95口罩可以阻擋95%的病原菌。
而棉紗類口罩材質可能為棉布、紗布、毛線、帆布及絨等,由於材質本身不夠緻密,無法起到預防感染目的。)只能阻擋36%的病原菌。
專家表示,以自我防護、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為目的,佩戴後面兩種口罩(醫用外科口罩、N95 口罩)都可以。市民如果是去一般露天公共場所、不與呼吸道病人近距離接觸,佩戴醫用外科口罩足以,不必過度防護。但如果會接觸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則需要佩戴防生物的N95口罩,才能起到有效的防護。
醫用口罩使用注意事項
1.注意醫用口罩的有效期
一般醫用外科口罩的生產有效期是三年,醫用防護口罩的生產有效期是五年,一旦超過口罩有效期,其過濾材料的過濾效率及防護性能會降低,使用過期的醫用口罩無法有效阻隔病毒病菌的感染。使用醫用口罩前,一定要確認生產日期和有效期。
2.佩戴醫用口罩前後一定要洗手
戴口罩前一定要將雙手洗淨,避免碰觸口罩內表面,使用中也儘量避免觸摸口罩,以防降低保護作用。摘口罩時儘量不要碰到口罩外部,以免細菌沾到手上,且摘下後一定要洗手。
3.口罩不宜長期佩戴
為了防止感染,有些人可能一天到晚都戴著醫用口罩,但這樣會使鼻黏膜變的脆弱,失去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降低抵抗力,所以在人口密度不高較通風的場所可以不用佩戴口罩。
4.醫用口罩不用時折好放在自封袋保存
不建議口罩摘下來直接塞口袋裡或包裡,這樣容易造成醫用口罩二次汙染,一定要疊好放入清潔的自封袋中,並且將接觸口鼻的一面朝裡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