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開發適用於關節傷口處的自修復型抗菌水凝膠

2020-12-19 來自平原的老虎

關鍵詞:動態化學鍵,抗菌水凝膠,關節傷口

皮膚損傷是人類最常見的身體損傷之一。設計新型高性能創傷敷料一直是現代醫療技術研究領域的熱點。在近年來製備的新型敷料中,高水含量、高生物相容性的水凝膠被認為是最具有應用前景的敷料之一。首先,通過提供多孔結構和適當的溶脹比,水凝膠基質可以允許氧的存在,吸收滲出物,維持溼潤的癒合環境,以促進傷口癒合。其次,水凝膠膠粘劑可以清除部分細菌,促進氣體交換,抑制厭氧菌的增殖。此外,傳統敷料的抗菌性能是由水凝膠基質中的抗生素所賦予的。然而,具有固有抗菌性能的敷料更吸引人,因為這種固有抗菌水凝膠可以呈現均勻的抗菌活性。第三,與傳統的傷口敷料(紗布和棉毛)不同,生物活性分子負載的水凝膠敷料通過從水凝膠基質緩慢釋放表現出理想的生物活性,在傷口癒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薑黃素,對傷口癒合的各個階段都有強大的調節作用。第四,受傷皮膚的生理環境是微弱酸性的。因此,pH敏感的水凝膠敷料能夠很好地釋放包封藥物,更符合實際需要。

另外,繃帶等傳統敷料在關節創傷中存在著相當大的問題。四肢上的瘀傷和擦傷構成了大部分皮膚創傷。由於踝關節、膝蓋和手腕等部位運動和彎曲頻繁,傳統敷料應用於這些關節時,患者被束縛在一起,這大大增加了患者的不適和不便。敷料材料和傷口部位之間的不穩定連接也削弱了它們的可用性和可靠性。相反,水凝膠具有中等的拉伸和壓縮能力,良好的界面粘附和與人體軟組織相當的強度,使它們成為關節創傷敷料的一個理想的選擇。這種水凝膠可以容忍由肢體運動引起的機械變形,從而提供關節和修補材料之間的穩定連接。此外,偶然的外部機械力可能引起敷料材料的撕脫。而具有快速自愈能力的水凝膠敷料能夠自動修復損傷,延長使用時間。

近年來,有學者採用單動態共價鍵(席夫鹼)構建水凝膠,獲得了理想的自癒合性能。新的研究發現,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物理、化學相互作用集成到一個體系中的水凝膠賦予了材料更穩定的力學性能和良好的自修復能力。在加載或變形時,物理相互作用會耗散能量,而這些相互作用會重新形成化學鍵,導致這種雜化水凝膠複合材料從損傷中恢復。由於這些優越的性能,這種自癒合水凝膠能夠在病人實際需要的前提下完全封閉傷口部位,並保護其免受二次損傷。然而,將延展性、壓縮性、抗疲勞性和自癒合能力結合在一個水凝膠系統中作為傷口敷料仍然非常具有挑戰性。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的Baolin Guo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可注射水凝膠作為創面敷料。這種敷料特別適用於關節皮膚創面護理,它同時具有抗菌性、粘附性、止血性、pH響應性、良好的機械性能和自愈能力。

研究人員將季銨化殼聚糖和苯甲醛封端的PruroicF127混合製備一系列水凝膠。殼聚糖上的氨基和PruroicF127上的醛基可以形成動態可逆的席夫鹼化學鍵。這種化學鍵一直處於斷裂-形成的動態平衡中。然後把具有抗菌、消炎等多種功能的薑黃素負載到水凝膠中。研究人員對水凝膠的內在抗菌性能、pH依賴性的生物降解和釋放行為進行了系統研究。實驗結果表明,該水凝膠敷料具有良好的拉伸和壓縮性能,模量與人體皮膚相當,粘附性好,抗變形自愈能力強。此外,抗氧化能力、止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也令人十分滿意。體內實驗表明,薑黃素水凝膠能顯著促進全層皮膚缺損模型的創面癒合,且具有較高的肉芽組織厚度和膠原分布,並上調血管內皮生長因子。DOI:10.1016/j.biomaterials.2018.08.044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研製出新型多功能水凝膠傷口敷料
    因此,設計可以加快傷口封閉、促進傷口癒合的新型傷口敷料在現代醫學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水凝膠醫用敷料是近年來頗受青睞的一種新型創傷敷料,但目前常見的水凝膠敷料仍然存在缺乏固有抗菌性能從而引發傷口感染、機械性能較弱為病患帶來不適感、粘合性能較弱無法貼合皮膚等一系列問題,在治療效果和使用體驗方面都限制了其進一步應用。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開發出新型檸檬酸基生物活性水凝膠材料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雷波課題組開發了一類新型檸檬酸基生物活性水凝膠材料,該材料具有穩定光致發光、可注射、自修復、溫敏性、pH響應性等多功能特性,有效實現對腫瘤局部的微環境響應性治療和自修復材料降解的無損示蹤能力,成果發表於Biomaterials。
  • 西交大郭保林《材料化學》水凝膠敷料雙管齊下,加速傷口閉合癒合
    最近,西安交通大學郭保林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系列基於季銨化殼聚糖(QCS),聚多巴胺塗層的還原氧化石墨烯(rGO-PDA)和聚(N-異丙基丙烯醯胺)(PNIPAm)的生物力學活性的可注射自愈水凝膠,以促進多功能傷口敷料的發展。傷口閉合和傷口癒合。
  • 《ACS Nano》持久強,粘合好,自修復,木質素抗菌水凝膠組合催化
    作者公開了用於工程木質素基多功能抗菌水凝膠的包括氧化脫羧和醌-鄰苯二酚氧化還原催化的兩個催化循環的組合(組合催化)。受生物啟發的設計模仿了自然中海洋貽貝採用的鄰苯二酚化學。所得的多功能可持續水凝膠(1)堅固而有彈性,(2)具有強大的抗菌活性,(3)粘附於皮膚組織和各種其他表面,並且(4)能夠自修復。進行了系統的表徵,以充分闡明和理解簡便有效的催化策略和隨後的多功能材料。
  • 類皮膚水凝膠創傷敷料找到
    記者9月2日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該校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郭保林研究員課題組最新開發了一種具有易延展、耐壓縮的多功能抗菌可注射水凝膠敷料,該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生物材料》上。
  • 蘭大柳明珠/呂少瑜《ACS材料快訊》核鹼基啟發自黏附抗菌水凝膠
    【前沿背景】在生物材料科學中,迫切需要開發具有抗菌活性和可複製粘附力的水凝膠傷口敷料。但是,目前的水凝膠傷口敷料要麼使用無機抗菌劑,例如具有劑量依賴性和不令人滿意的生物相容性的銀和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要麼使用不斷發展的耐藥細菌來加載抗生素。
  • 科技成果如火對接 浙江舉行西安交大科技成果路演推介會
    科技成果如火對接 浙江舉行西安交大科技成果路演推介會 2017-11  路演環節,西安交大的丁春華團隊展示了「高鐵專用剎車片的製備與推廣」項目。高鐵作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首,逐漸成為大部分民眾出行的首要選擇。然而隨著列車速度不斷提高,傳統的樹脂基半金屬制動材料已經不能滿足高速列車的制動要求。  據介紹,該項目採用不同粉末冶金工藝製備的試樣超過200個,提高了製備剎車片的磨損性能。
  • 多倫多大學《材料化學》3D列印鐵螯合碳點傳感的抗菌水凝膠敷料
    功能性生物激發刺激響應水凝膠材料報告了傷口的pH值,溫度或毒素的變化。抗菌傷口敷料可降低感染風險,從而改善癒合過程並減少敷料更換頻率。與口服或靜脈注射抗菌藥物相比,使用抗菌劑進行局部傷口治療的危害較小,在抗生素治療中,高劑量的抗生素可能引起副作用。傷口敷料中常見的抗菌劑包括抗菌藥物,肽或納米顆粒。
  • 刺激免疫系統的新型水凝膠,可以改善傷口癒合,讓疤痕最小化
    近日,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杜克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水凝膠,它在免疫系統的幫助下,可以快速治癒動物的傷口,同時將疤痕最小化。這種水凝膠具備提升機體自愈能力的潛力。微孔退火粒子(MAP)凝膠先前被證明是一種支持組織生長和加速傷口癒合的結構。在這項研究中,MAP凝膠被修飾以觸發特定的免疫反應。當前這項研究還只在小鼠中進行了實驗,但這種凝膠或許也可以幫助燒傷、割傷、糖尿病潰瘍和其他類型的傷口癒合,否則,這些受損的皮膚將會留下疤痕。
  • 哈佛大學郭俊凌《生物大分子》膠原纖維仿生熱敏止血水凝膠
    當前,兩種通用方法用於製備基於膠原的水凝膠。由於膠原蛋白分子組裝體的無序結構,通過常規的反覆冷凍乾燥方法製備的膠原蛋白水凝膠通常易碎且柔韌性較低,強度低。當通過原位凝膠形成(膠原蛋白自聚集方法)形成凝膠時,這些材料在膠原分子的分散狀態中具有可逆的變化,導致從溶液到凝膠的相變。膠原蛋白的自聚集可引起基於膠原蛋白的水凝膠的熱響應特性。這對於促進傷口閉合和出血控制很重要。
  • 西安交大在工程化水凝膠可穿戴醫療傳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然而,發展水凝膠柔性傳感器仍面臨以下挑戰:1、水凝膠容易失水,進而引起機械、電學等性能發生改變,導致器件性能不穩定;2、高含水量增加水凝膠與其它基底或電極材料之間的鍵合難度。解決水凝膠的水分蒸發和弱界面粘接問題,提升耐用性和長期穩定性,以及開發低成本、大面積水凝膠柔性器件製備技術是實現其工程化應用的關鍵。
  •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劉維民院士團隊綜述貽貝啟發水凝膠
    使用木質素作為鄰苯二酚前體的基礎材料製造貽貝類水凝膠。3. 貽貝類水凝膠的先進應用由於貽貝啟發的化學具有許多有趣的物理/化學特性,因此受到貽貝啟發的水凝膠具有許多獨特的特性,例如卓越的粘合強度,出色的光熱效應,生物相容性,可注射性,可拉伸性和自修復能力。
  • 曾宏波院士:超彈拉伸,自修復可調光,壓/溫敏導電水凝膠傳感器
    最近,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曾宏波院士通過將納米填料增強與膠束交聯相結合,開發了一種新型的水凝膠離子導體。交聯網絡的動態化學和物理相互作用為水凝膠提供了廣泛的特性,包括出色的可拉伸性(1200%),模擬皮膚的模量,韌性,出色的彈性(從1000%應變中恢復),抗破壞性通過鋒利的材料,具有自修復性能(自修復後可拉伸636%)和高導電率(3.96 S m-1)。
  • 《大分子》自修復加工的離子導電超分子水凝膠,用於柔性電子設備
    【科研摘要】導電,自修復和粘合水凝膠在可穿戴電子設備中具有重要意義。導電自修復水凝膠最重要的性能是在室溫下有效恢復電氣和機械性能,並具有持久的耐久性。水凝膠顯示出優異的拉伸性和出色的離子傳導性。動態氫鍵以及離子和金屬配位相互作用的可逆性使水凝膠具有自修復能力,強附著力和快速的電性能恢復能力。事實證明,Fe3+濃度的變化會影響水凝膠可加工性的時間窗口,並允許調整水凝膠的機械性能和離子導電性能。發現用於可加工的離子傳導水凝膠的最佳Fe 3+離子濃度為2重量%。在反覆拉伸過程中,水凝膠的電阻僅顯示很小的變化。
  • 傷口癒合水凝膠,觸發免疫減少疤痕
    傷口癒合水凝膠,觸發免疫減少疤痕 2020-11-11 1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多特蒙德工業大學:持久抗菌快速溶脹,超級吸水劑互穿網絡水凝膠
    但是,許多生物材料應用都需要使用水凝膠。後者具有獨特的特質,例如減震,低滑動分數和對刺激敏感的腫脹/溶脹,因此在醫學等多個領域都很重要,例如組織工程,衛生應用,人造軟骨,軟骨再生,植入進入皮下組織,角膜修復材料,傷口和手術密封劑,藥物遞送庫,傷口護理材料,人造肌肉和組織修復。
  • 中國科學家研發出新型自修復人機互動水凝膠觸摸膜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Chen Tao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與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納米系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一種基於透明納米複合水凝膠的新型人機互動觸摸膜,具有柔性、自修復和粘附性的特點。研究成果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 科學家研發新型傷口癒合水凝膠 通過觸發免疫反應減少疤痕
    因此,尋找不留疤痕的傷口癒合方法是一個吸引了大量關注的科學領域。這項新的研究建立在該團隊2015年之前的工作基礎上,當時他們描述了他們開發的一種新型生物材料,稱為微孔退火顆粒(MAP)水凝膠。通常水凝膠只是簡單的水基敷料,可以保護和水化傷口,幫助加快傷口的癒合,但它們仍然會導致疤痕的形成。然而,MAP水凝膠就像一個支架,讓皮膚細胞在傷口上生長,癒合得更徹底。
  • 華中科技大學科研團隊在自癒合凝膠和傷口修復領域取得原創成果!
    論文題目為《可注射、電活性自癒合凝膠敷料的快速製備及其活動部位傷口修復的評價》(Rapid fabrication of self-healing, conductive and injectable gel as dressings for healing wounds in stretchable parts of the body)。
  • 深圳大學研發出加速傷口癒合的超疏液ZIF-8水凝膠敷料
    不僅能夠減少細菌的粘附,還可以將抗菌成分包裹並釋放到傷口處;通過對感染的全層皮膚缺損大鼠的體內研究表明,該敷料能夠促進血管生成和膠原蛋白沉積從而加速傷口癒合,表現出了對慢性傷口的治癒作用,這在臨床中具有極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