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苑社區「夕陽紅」服務隊入駐社區鄰裡中心 真誠服務社區居民

2021-01-09 瀟湘晨報

服務隊志願者「中國好人」湯增寶,為居民修理小電器

服務隊志願者楊克友到居民家中修理馬桶

金苑社區位於銅陵市南大門,淮河路南側,佔地面積3.17平方公裡。現有居民一萬餘人。2020年社區辦公樓完成了鄰裡中心建設,並於同年 10月投入使用。社區鄰裡中心由老年書畫活動室、報刊閱讀室、棋牌娛樂室以及「夕陽紅」助鄰室等組成。金苑社區老年居民較多,日常生活中時常遇到諸如小家電損壞,電路故障,水管漏水、下水道堵塞,鄰裡矛盾糾紛等問題。社區依託鄰裡中心將社區內有一技之長的黨員、幹部以及退休技術工人等志願者組織在一起設立了金苑社區「夕陽紅」助鄰室。藉助 「領軍人才 」計劃,購買了一些專用工具,如:老虎鉗、扳手、萬能電錶、電筆、生料帶等。

金苑社區「夕陽紅」助鄰室現有三個服務小組,針對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經常遇到的一些棘手問題,有針對性的成立了小家電維修、管道維修和鄰裡糾紛調解三個小組,每組配有兩名骨幹成員(具有專業技術知識),每天都有志願者在社區鄰裡中心值班,全心全意及時高效的為居民排憂解難。所有的安裝和更換服務不收取居民任何的費用。郊區民政局為此提供了公益項目資金予以支持補貼。「夕陽紅」助鄰室目前還在繼續發展服務成員,拓展服務項目。金苑社區「夕陽紅」助鄰室自開展活動以來,已有數十位社區居民享受到了便利,以往家中水管漏水或者小電器損壞只能丟棄或者撥打小廣告上的電話,價格偏高不說還存在安全隱患。「夕陽紅」助鄰室的成立解決了居民身邊的小問題,居民對此讚不絕口。

「夕陽紅」助鄰室不但豐富了社區的服務項目內容,還培養了一支鄰裡互助的志願服務小隊,讓有能力又有空閒的退休人員也有了「用武之地」。這些志願者也很樂意為居民服務。充分發揚了「奉獻友愛 互助 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在社區治理能力的提升方面,「夕陽紅」助鄰室不但完善了鄰裡中心建設,也促進了社區治理改革的不斷深化,也是社區治理改革的一次摸索和創新。今後,金苑社區「夕陽紅」助鄰室將一如既往的秉承為民服務的理念,不斷創新自我完善,更好的為居民提供便利服務。(郊區文明辦金苑社區 張勇)

【來源:銅陵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金苑社區杜有雷︱社區百姓的貼心人
    「有雷,這幾顆樟樹枝都壓住電線了,不安全,而且阻擋陽光,快想想辦法」,「樟樹的砍伐不在此次小區改造規劃裡,但是我們也希望可以妥善解決,昨天,我們已經跟物業公司一起把審批材料報到管理所。
  • 海口秀英區兩個社區鄰裡中心啟用:社區居民有了共同的「家」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3日消息(記者 石祖波)12月2日下午,海口秀英區海秀街道天海社區鄰裡中心和愛華社區鄰裡中心同時啟用。據介紹,這是秀英區踐行 「以人民為中心」理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格局的一次有益嘗試,將為社區居民提供集休閒娛樂、溝通交流、化解矛盾、參與社區事務等功能為一體的創新平臺。
  • 【媒體聚焦】社區鄰裡中心成居民「打卡」新地標
    據了解,明珠社區鄰裡中心建成後,不僅開設了舞蹈課、瑜伽課、音樂課,還為居民免費提供書畫室、健身房,鄰裡中心的活動場地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小區居民休閒娛樂鍛鍊身體有了好去處,日子過得很充實,快樂生活享不停,鄰裡中心也成了社區居民紛紛「打卡」的新地標。
  • 社區「鄰裡中心」 凝聚鄰裡溫情
    1月25日電 2018年以來,長沙市芙蓉區東岸街道率先建成東宜社區「鄰裡中心」並投入使用,輻射周邊5個居民區,涵蓋3萬餘戶居民和周邊十餘家企業單位,中心成立以來,立足居民需求,在管理、服務、建設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做好「加法」,成為東岸地區首個集黨員服務、文化服務、便民服務、志願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場所。
  • 志願者服務隊牽手海澱育新社區服務居民
    中新網北京新聞12月12日電 (記者 杜燕)為了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尤其是社區老年人,權品志願者服務隊日前在北京市海澱區育新社區正式啟動,將與多個社區進行密切合作並定期走進社區。
  • 居民有了共同的「家」!海口秀英區兩個社區鄰裡中心啟用
    12月2日下午,海口秀英區海秀街道天海社區鄰裡中心和愛華社區鄰裡中心同時啟用,這是秀英區踐行 「以人民為中心」理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格局的一次有益嘗試,將為社區居民提供集休閒娛樂、溝通交流、化解矛盾、參與社區事務等功能為一體的創新平臺。
  • 南昌社區鄰裡中心建設「加速跑」
    ▲南昌市青山湖區南鋼街道鄰裡中心舉辦書法活動,豐富居民生活。▲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康復理療服務。一站式專業醫養服務 讓社區老人更方便在紅谷灘新區沙井街道普賢社區鄰裡中心內,與城市書吧一牆之隔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裡,社區老人們享受著社區鄰裡服務中心帶來的便捷和關懷。
  • 蘭州新區新安社區成立關懷服務中心,結對幫扶社區困難居民
    為了推動鄰裡互助,挖掘社區內生動力,調動社區自身資源,形成 "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 的志願幫扶精神,10 月 25 日,蘭州新區中川園區新安社區聯合蘭州同心社會服務中心共同成立了新安社區守望相助長者關懷服務中心,通過居民自願結對幫扶困難老人,讓社區的老人享有 "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 我市建新型社區鄰裡中心
    我市建新型社區鄰裡中心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7.15 星期三     本報7月14日訊 青島市民政局近日印發了《青島市建設新型社區鄰裡中心提升社區組織力實施方案》,
  • 懷化市城中街道三角坪社區獲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稱號
    掌上懷化客戶端訊(記者 龍麗芳 通訊員 肖準)2月28日,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在北京召開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工作推進會,揭曉了全國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湖南有13個志願服務項目、組織、社區和志願者光榮獲獎,懷化市鶴城區城中街道三角坪社區榜上有名,入選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 海鹽首個「好鄰居168社區鄰裡中心」正式運營
    前天下午3時,海鹽縣常秀景苑的好鄰居菜市場內人頭攢頭,禽肉、水產、蔬菜等農產品攤位有序排列,來這裡買菜的居民絡繹不絕。  作為海鹽縣社會管理的一項創新舉措,近日,「好鄰居168社區鄰裡中心」在常秀景苑安置小區正式運營,輻射周邊4個小區,為3000多戶居民提供從「油鹽醬醋茶」到「衣食住行閒」的「一站式」服務,這是「好鄰居168社區鄰裡中心」首個落地項目,開啟了海鹽縣社區商業的新模式。
  • 「破冰」遊戲拉近鄰裡距離大渡社區鄰裡活動豐富多彩,陌生鄰裡成熟...
    近日,柯橋街道大渡社區鄰裡中心內,小區居民正在玩「破冰」遊戲。「我叫楊仙娣,今年63歲,家住潤澤大院5幢。」一位大媽這樣說,然後後面的居民逐一進行自我介紹。大家一起搭著肩,介紹自己的名字、年齡以及居住地點。破冰,顧名思義就是讓陌生人在短時間內熟悉起來。「破冰」遊戲是做十分簡易的遊戲,少量的動作,少量的身體接觸,最簡單的規則,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彼此漸漸熟悉。
  • 闊口社區「黨建+」鄰裡中心開放
    莆田網訊 8月7日,荔城區闊口社區「黨建+」鄰裡中心正式開放,開啟社區生活新模式。  當天上午,社區居民紛紛來到「黨建+」鄰裡中心參加活動。在文化館體驗區,莆田「陳氏紅團」傳承人教社區孩子們製作紅團。社區還面向18-50周歲女性開展家政培訓,幫助掌握家政技能,提升個人綜合能力,增加就業機會。活動中,還為8月份過生日的60周歲以上老人舉辦生日會。
  • 廣川街道興文社區——建鄰裡中心打造幸福生活圈
    廣川街道興文社區——建鄰裡中心打造幸福生活圈 2020-11-26 09:13 來源:德州新聞網
  • 社區鄰裡中心:市民的暖心之家
    社區鄰裡中心:市民的暖心之家 2020-12-12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金苑社區:創建文明城市 我們在行動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高樂樂)為創建文明城市,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2018年10月19日下午,榆林市榆陽區金沙路街道金苑社區開展「創建文明城市我們在行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活動前,金苑社區書記王青芳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召開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專題會議,認真安排部署。按照社區十個網格分布的情況,對金苑小區、金沙小區進行地毯式排查、清理。
  • 社區型商業與鄰裡中心的設計思路—萬維設計
    首先什麼是社區商業和鄰裡交往空間?社區商業在中國通常是指1萬-3萬平的小型商業綜合體,但從其功能性來說等同於「鄰裡中心」的概念——「鄰裡中心」的概念最初起源於六十年代初新加坡的新型社區服務概念,其實質是集合了多種生活服務設施的綜合性商場。
  • 「金雞湖大舞臺」走進勝浦街道金苑社區
    蘇州工業園區勝浦街道金苑社區的王阿婆樂呵呵地說。雖然烈日已經退去,但餘熱還未散去,夏日的暑熱阻擋不了大家觀看晚會的熱情。近日,「金雞湖大舞臺」走進金苑社區呈現了一臺精彩紛呈的夏夜文藝晚會。晚上6點鐘不到,社區的居民就陸續趕到位於社區中央的電影廣場上,準備觀看演出。
  • 青雲譜區社區鄰裡中心建設工作調度會召開
    青雲譜區社區鄰裡中心建設工作調度會召開 2020-12-08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設鄰裡中心 打造未來社區
    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便捷的生活服務、教育服務、健康服務,這是老百姓對未來社區的嚮往。建立具有未來社區功能的鄰裡中心成為許多紹興市民的期盼。23日上午,市政協舉行「大力發展社區服務業」民生圓桌會,為我市的鄰裡中心建設把脈問診。  鄰裡中心的概念最早見於新加坡1965年推行的組屋計劃,是政府圍繞市民日常生活打造的一種基於社區的空間和功能組織形式。由於鄰裡中心既方便了市民生活,也改善了城市形象,被國內上海、蘇州、寧波等城市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