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鄭健陽 通訊員 鍾慧紅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揭牌運營僅3年多,初步改變了這座兩千萬人口城市看腫瘤疾病要跑北上廣求醫路徑,也破解深圳和周邊地區患者看大病難、住院難的民生難題。
如今,該院的服務再次升級。
為滿足深圳及大灣區居民多層次需求,提高區域疑難病症診斷和治療水平,9月7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特需門診正式開診。國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深圳醫院黨委書記赫捷院士帶領國家癌症中心"最強陣容"專程蒞臨深圳,包括院士在內的10位中國乃至世界一流的腫瘤專家現場出診,為100多名患者診療。記者了解到,特需門診在9月7日揭牌運營後,將繼續派駐專家出診,深圳醫院也以固定出診模式,確定包括王綠化教授、盛修貴教授、王東文教授在內的20位專家出診,一些北京總院在深輪轉專家也將加入到特需門診行列。
多位國家級大咖坐鎮特需門診
特需門診作為獨立診區,共設置8個名專家診室,具備遠程會診系統及MDT會診室,還設置有搶救室、婦科檢查室、治療室、超聲檢查室、心電圖室。專家組涵蓋了腫瘤治療不可缺少的外科、內科、放療三大治療手段。
當天,肝膽外科專家蔡建強教授、頭頸外科唐平章教授、徐震綱教授、腫瘤內科王潔教授、結直腸外科王錫山教授等9位專程從北京趕來的大咖,他們當中包括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博士生導師、全國性學術組織主委或副主委,在全國範圍內都是"一號難求"的專家。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院長、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學分會主任委員王綠化教授領銜的8位腫瘤大咖則在下午出特需門診。
據了解,2020年7月6日,特需門診試運行以來,依託與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一院兩區」的獨特優勢,截止到2020年8月31日,已看診 188人次,為不少疑難雜症患者提供診療方案。
患者:一放號就馬上搶,想聽聽大專家怎麼說
據悉,9月1日,"國家隊"10位頂級專家們蒞臨深圳出特需門診的消息一經公布,預約號很快被掛滿。
當天上午,赫捷院士接診了一位上了年紀的患者,他詳盡地解釋了病情,讓患者很安心。
在特需門診候診大廳內,患者和患者家屬都望著叫號屏幕。在深圳工作的林先生就帶著妻子前來看病,妻子患有乳腺癌,在前段時間的B超中又被發現肝臟長了結節。這一結果讓一家人坐立難安,一聽說有腫瘤國家隊大專家出診,他就四處打聽,後來在病友群中打聽到特需門診一事。「一放號,我就搶到影像科的號了。」他希望大專家能為他們解惑。
另一位患者劉小姐將自己想問的問題記錄到隨身攜帶的本子上。她家住龍崗,現在已經進入乳腺癌康復期,可長期用藥讓她內分泌出現了問題。一聽說腫瘤內科馬飛教授要來出診,她就第一時間搶號,她想和馬飛教授交流目前國際上最新的治療方法。
特需門診逐步常態化,院士診查費800元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專家出特需門診也將逐步 "常態化。此外,醫院還將發揮遠程會診的優勢,對於有需要的患者或者疑難雜症,可以通過深圳醫院的平臺邀請北京總院專家進行遠程會診、MDT等方式,為患者提供進一步治療方案。
對於患者關心的費用問題,按照深圳市統一規定,院士的診查費為800元、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診查費為500元、正高級專家診查費為300元、副高級專家診查費為200元,與北京總院定價一樣。在特需門診項目外的費用,可以使用醫保。
除了特需門診外,對於普通患者而言,專家們每周在出 「特需門診」的同時,也保留了普通門診,讓各類患者都能找到好醫生,滿足不同層次患者就醫需求。
特需門診如何辦?院士提出了要求
赫捷院士表示,特需門診是醫院對外提供醫療服務的重要窗口,是醫院全面整合優質醫護資源,以精湛的醫術、一流的醫療設備和先進的管理為依託,為廣大患者提供多元化,個性化診療服務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深圳醫院全面可持續發展戰略及品牌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他對特需門診提出兩點希望:一是要真正體現腫瘤防治「國家隊」的高水平,切實為患者解決問題,辦出高水平醫院的名聲和水平。二是辦出特色。要辦成深受廣大病人愛戴,得到病人認可的品牌。
【讀創新聞】+
用數據看腫瘤防治「國家隊」
醫院揭牌運營3年多來,已開放住院病區21個、科室25個,開放床位911張,床位使用率超過83%,三四級手術佔比超過70%。而且隨著患者需求不斷增加,住院病人很快突破800人,未來一個月左右開放床位數可能達到100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