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哋廣式——通草畫廣州一日展」
現場體驗通草畫繪製
11日,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州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暨「廣州非遺購物節」啟動儀式在廣州圖書館舉行。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廣州將在6月份舉辦近百場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其中,首度舉辦的「廣州非遺購物節」標誌著廣州非遺傳承人群正式集體「觸網」。
立體呈現廣式健康生活
今天的啟動儀式上發布了全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包括「我哋廣式——通草畫廣州一日展」和「懸壺濟世——廣州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主題展覽」兩場主場展覽;「我哋廣式——廣州非遺購物節」20場主題直播活動和多場線上線下預熱、宣傳、促銷活動,以及46場由全市各區組織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等,系列活動將貫穿整個6月份。
尤其值得一看的是,「我哋廣式——通草畫廣州一日展」以本土特色非遺項目「通草畫」作為視覺媒介,創意組合了48個非遺項目,共有21家非遺單位參展,展品近百件。該展覽營造出多個廣式生活場景,立體化呈現廣式健康生活:清晨去白雲山晨練,上午上茶樓嘆早茶,日間逛商鋪、選手信、觀扒龍舟、健康養生,晚上回家做款廣州名小吃,飯後習古琴、看戲聽曲,盡享廣州人的「嘆世界」之道。
非遺傳承人集體「觸網」
廣州非遺傳承人群正式集體「觸網」是本次系列活動的一大亮點。今早,廣州非遺購物節的線上廣州主場——東家APP「我哋廣式」線上非遺館正式運營。市民通過手機就能體驗到由近50個非遺項目組成的廣式生活場景,併購買心儀的廣州非遺產品。廣州非遺傳承人群還入駐多個電商平臺,參與全國非遺購物節活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共有30多個非遺項目保護單位新入駐電商,上線店鋪總數達44個,在線銷售非遺產品超過千件。
此外,抖音短視頻、微信視頻號等平臺也成為廣州非遺傳承人群競相試水的領域。據了解,截至目前已有30多位傳承人群開通短視頻帳號並獲得流量扶持。「在當前只要有手機人人都可以是主播的大環境下,我們傳承人更要學會網絡傳播和營銷的要素。」釘金片繡裙褂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唐志茹表示:「傳統手藝並不是馬上能接到訂單的,但因為我們學會了製作優質的短視頻,會有更多人主動關注我們,讓我們為未來的市場做了準備。」
【同場加映】
廣州擁有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16個
廣州非遺名錄體系日益豐富。據統計,迄今為止,全市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達到116個,其中人類非遺代表作2項、國家級項目17項、省級項目81項;共有市級代表性傳承人177名,其中國家級傳承人12名、省級傳承人79名;共有47家市級非遺傳承基地。近期,廣州市第七批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錄即將出爐。
此外,廣州的非遺陣地建設取得新成就。即將落成的廣州市文化館新館中的非遺園,在投入使用後,將成為廣州市非遺活態傳承傳播的重要陣地。廣州市已有2個省級生態保護實驗區,包括2015年創建的廣東省廣府文化(越秀)生態保護試驗區,以及2019年獲批准建立的粵劇粵曲文化(荔灣)生態保護實驗區。此外,廣州市首個非遺傳承聚集區(永慶坊)近期即將投入使用。
來源 | 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