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座只有40年歷史的城市,深圳一直被人吐槽「沒有文化」。事實上這也正常,畢竟從小漁村發展到現在,確實經濟可以快速騰飛,而文化沉澱則需要時間的打磨。然而,就是在這樣的一座城市裡,卻還有著一座號稱「東方斯坦福」的深圳大學,這又是因何而來呢?
原來,史丹福大學為矽谷培養出了大量的人才,而深圳作為中國科技的中心城市之一,又有著「東方矽谷」的美稱,深圳大學因為其獨特的地理優勢,而且還培養出了馬化騰、史玉柱這樣的優秀企業家,自然也就被稱作「東方的斯坦福」了。
那麼,這座既不是985、又不是211的深圳大學,究竟有什麼核心優勢,讓它成為了深圳本土高校的代表之作呢?
1、雙非大學裡師資最為雄厚的大學,沒有之一
縱觀全國這麼多高校,目前在國內的非985、211中,深圳大學的師資力量可以說是最為雄厚的。儘管名聲不大,但是深大目前有專職教師1425人。其中教授335人,副教授519人,博士831名。不僅人數多,而且還有眾多的專家:中科院士2名、工程院院士1名,博導34人。獲得國家級突出貢獻的專家5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29名。而且還有鵬城學者3人,雙聘院士10人。作為一座地方院校,能有如此高大上的師資團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了。
2、創業氛圍在全國大學中名列前茅
作為在深圳這片熱土上成長起來的城市,深大的拓荒牛精神、創客精神、創新精神是非常突出的。在這裡上學,不僅可以感受到濃厚的學習氛圍,更能很快地感受國內最先進最前沿的思潮、體驗最先進的科技。這對於學生畢業之後的創業和就業是非常有利的。
在整個中國,深圳的創業氛圍可以說是最濃厚的,而深大也同樣和很多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基地,一大幫科技企業都成為了學生們實習的基地。如此貼近市場、靠近企業的教學氛圍,必然對學生的創造力和適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就是為什麼,深大能培養出許多商界精英的原因所在。
3、「最不差錢的大學」:獎學金高達5萬,廁所裡都有空調
由於深圳的GDP高達27000億,加之深大有商界大佬馬化騰、史玉柱等校友,深大從來是不缺錢的。深圳大學有著各種各樣的獎學金,比如「騰訊創始人創新獎學金」、鵬程獎學金、藍盾優秀獎學金,其中荔園卓越之星的獎金更是高達50000元。據學生透露:深大不僅是不差錢,而且十分土豪,就連深大教學樓的廁所裡都裝了空調。
所以,如果你來深大讀書,不僅能快速地融入這座城市,如果努力學習更能獲得豐厚的獎學金,為家庭減輕負擔、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很多家長和學子在報考時,都迷信211、985,事實上這並不應該作為單純的高校評判指標。因為專業知識是一方面,孩子的綜合能力提升、就業渠道的寬窄、視野和思想的拓展也應該作為重要的指標來考量。這或許就是俞敏洪老師所言:讀大學離家越遠越好、去越大的城市越好的原因所在。
對於大學的選擇,老方在此打個很淺顯的比喻:今年,你和隔壁村的王二麻子同時參加高考,分數不相上下。你在為去211高校還是深圳大學發愁,最後聽從家人的建議去了211,而王二麻子果斷選擇了深圳。四年之後,你由於城市或學校的原因,整日在各大人才市場流連,在各種招聘網站投簡歷;王二麻子畢業後直接去了實習的國內500強企業,雖然工作不輕鬆,但是年薪十幾萬,還有各種福利。
你卻在省城找了個小公司,拿著五六千的工資每天996。整日為花唄和信用卡的帳單發愁,打開手機看到我這篇文章,感慨當年為何不去深圳?我一點都不比王二麻子差,為何就混成這熊樣?是太聽家長的話,還是當年自己眼瞎?
儘管深大目前還處於發展期,也還沒有進入到211、985的行列,但是假以時日,紮根深圳、面向世界的這所綜合型大學,一定能成為中國教育界的一匹黑馬,成為名副其實的「東方斯坦福」,為中國商界乃至其他領域培養出眾多優秀的人才,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