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剛和郭德綱的是是非非太多,多年前隨著郭德綱的走紅,相關消息曾一度甚囂塵上,成為媒體一大焦點。關於個人恩怨,旁人看不清楚,更說不明白。可以肯定的是,兩人一定是有過密切的交往,楊志剛應該也教授過郭德綱一定的相聲基本功,但到底兩人有沒有師徒關係,就不太好說了。
從相聲界比較權威的文字資料《相聲大詞典》來看,兩人的相關詞條中都沒有提及這段關係。楊志剛的徒弟列有名單,但沒有郭德綱。郭德綱的履歷中只說他小時候跟常寶豐學說過相聲,沒有提楊志剛這個人。
不知道這是詞典編纂方徵求過相關意見秉筆直書,還是根本不了解實際情況直接寫出,反正目前白紙黑字就是這麼編輯的,起碼可以作為一個比較權威的說法吧。
按照相聲行的規矩,一個相聲演員拜完一個師父之後,是不允許再拜其他人為師的,哪怕這個師父去世,也不允許這麼做。除師父之外如果還想跟被人學能耐,那只能通過認乾爹的方式,或者不論什麼關係就直接請教。
而今郭德綱可以公開說出來的師父,就是已故的相聲名家侯耀文,《相聲大詞典》中也沿用了這一說法。
擺知也叫擺枝,是一種相聲術語,其實就是指徒弟擺酒席拜師的儀式。早期的擺知儀式很複雜,要一起拜祖師爺東方朔,向師父師娘行禮,向引保代師叩頭,向師伯師叔叩頭,師父向徒弟介紹眾親友,師父贈送徒弟醒木、扇子和手絹,徒弟送師父禮物等等。後來這種儀式逐漸淡化,馬季收姜昆、馮鞏等那麼多徒弟,都沒有舉行正式的擺知儀式,而是到九十年代辦了一場新事新辦的謝師會。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今這些年擺知儀式仿佛又有所回潮,顯得比八九十年代隆重了很多,有時候顯得煞有介事,被社會上的人們所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