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認為,一所高校擁有一位領軍人才,即意味著該校在某個科研方向具有成為世界一流的潛質;而如果一所高校擁有一個領軍團隊,這意味著該校的相關學科具備成為世界一流學科的潛質。這就是領軍人才和領軍團隊對一所學校的重要作用,也是如今高校人才競爭白熱化的最根本原因所在。
南京
2017年,雙一流名單正式出爐,江蘇成為最大贏家。南京郵電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南京中醫藥大學四所雙非強勢躋身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江蘇也成為僅次於北京的大贏家。其中南京林業大學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分別憑藉2個和1個A+學科躋身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而南京郵電大學則憑藉2014年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躋身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行列。而南京郵電大學能獲此重磅獎勵,就與南京郵電大學當年引進的一位領軍人才息息相關。這位領軍人才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教授。
出生於1963年9月的黃維教授是河北唐山人,他自幼學習成績優異。1979年,16歲的黃維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學習,並先後在北京大學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在北大求學期間,黃維還曾擔任過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主席。
黃維教授
1992年,時年29歲的黃維在博士畢業後留在北京大學任教,並在翌年赴新加坡從事博士後研究。在新加坡期間,黃維奠定了今後的研究方向,即有機電子與器件等領域。2001年,暌違祖國8年的黃維受聘為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並利用其所學和所長創建了復旦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
2006年,黃維教授北上,加盟南京郵電大學,並擔任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期間,黃維教授帶領在復旦大學的團隊加盟南郵,創建了南京郵電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黃維教授在以通信為主打的院校白手起家,取得了初步成績。2007年獲批「江蘇省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重點實驗室」;2010年該實驗室被科技部批准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南京郵電大學
作為我國有機光電子學的主要奠基人,黃維教授團隊帶動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同時取得了許多突出成果。憑藉這些成績,黃維教授於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時年48歲。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後,黃維教授再次被江蘇重用,任命他擔任南京工業大學校長。無獨有偶的是,黃維院士執掌南京工業大學後,再次將自己的研究方向融入了南京工業大學的發展中,成立了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
南京工業大學
在黃維教授的指導下,南京工業大學的相關學科同樣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已經建成了四個研究所和兩個研究中心的重要科研基地,還獲批2011計劃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等國家級和省部級實驗平臺。
2013年,黃維院士領銜的「有機半導體的設計原理、高效製備與光電器件」項目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項目牽頭單位為南京郵電大學,這也是南京郵電大學在2017年躋身雙一流的最主要因素。
黃維院士
由於2006年至2012年,黃維院士在南京郵電大學工作,因此第一個項目由南郵牽頭獲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讓許多南工人意難平的是,2018年,黃維院士領銜的「金屬有機半導體的結構設計、性能調控與光電應用」項目再次勇奪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但項目牽頭單位仍然是南京郵電大學。
而黃維擔任南京工業大學校長時間長達5年,期間南工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卻沒有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南京工業大學下一輪也很難進入「雙一流」,這讓許多南工人對這位老校長說不出來的複雜滋味。
黃維院士
2017年6月,黃維由南京工業大學校長任上調任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是年9月,南京工業大學落選雙一流,南京郵電大學入選。而不出意料的則是,黃維院士在西北工業大學建立柔性電子研究院,並在短短3年時間內為西北工業大學建設了4個省部級及以上的科研平臺。
西北工業大學
而黃維教授在復旦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培養了100多位碩士、博士和博士後,其中相當一批已經成長為此領域的國家級人才。
您對此事有何看法?歡迎評論!
如果喜歡,一定記得關注本頭條號,帶給你好看的高校歷史和發展現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