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院法學研究所劉兆興教授來天津大學做外國法與比較法學學術交流

2020-12-12 天津大學新聞網

  本站訊(通訊員 呂斯軒) 20151024日至25日,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劉兆興教授應邀來天津大學開展外國法與比較法學的學術交流。

  學術交流期間,在25樓八層模擬法庭,劉兆興教授首先為法學院師生了題為比較法學概論的學術講座。此次講座由天津大學法學院主辦,講座由法學院院長孫佑海教授主持。

  

  24日上午,劉教授從比較法的定義、性質、方法論、功能和歷史發展,法律移植,以及法律與經濟的全球化等方面進行了比較法學概論的講述。他指出,在比較法研究過程中需要追蹤法律的「淵源」,要學好中外歷史,要掌握至少一門外語,要熟悉部門法,並且不要人云亦云,努力開拓新的研究領域。

  24日下午,劉教授簡要介紹了大陸法系的演進、發展和變遷,以及歐洲聯盟法。他從羅馬法的興衰演變,到大陸法系的法典化和解法典化,再到俄羅斯、印度、中東、歐盟法的法律體系演變進行了系統闡述。他的演講內容豐富、引人入勝。劉教授希望中國能夠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精通外國法的中國精英律師團隊,為中國的對外貿易嚴格把關和挽回損失。

  25日上午,劉教授對英美法系的普通法和衡平法進行了介紹。他主要講述了英國的令狀制、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英國法的大陪審團制度、遵循先例、憲政制度、英美法系思想的傳播、美國的司法制度等內容。他認為英美法系陪審團和判例制度等對我國的司法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在講座尾聲,劉教授親切地就比較法的熱點問題與在場師生們進行了互動。同學們紛紛表示這是一場比較法學術思想分享的盛宴。

  

  法學院院長孫佑海教授對本次學術講座進行了總結,他指出研究比較法對於我國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都十分重要,尤其是當前京津冀的一體化發展,自貿區的建設等都需要了解國外立法情況。學習外國法律,不能僅僅學其皮毛,更要了解其制定的社會基礎,還要深入了解國外相關法律的發展變化,新的發展動態。同學們要充分認識外國法與比較法的重要性,一定要勤學,勤寫,勤練,不斷提高學習能力,研究水平,產出更好的研究成果。

    

    25日下午,在19樓二層小會議室,劉兆興教授與法學院部分教師就天津大學法學院籌建外國法與比較法研究中心進行了研討,法學院院長孫佑海、人文社科處處長張俊豔、法學院教師薛春麗、楊雅婷、呂斯軒等參加了研討會。呂斯軒做了關於天津大學法學院成立外國法與比較法研究中心籌備情況的報告,與會者就天津大學法學院成立外國法與比較法研究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了熱烈研討並一致建議誠聘劉兆興教授作為首任中心主任。

  劉兆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組成員,中國法學會比較法研究會名譽會長,是新中國首位德國洪堡科研獎學金獲得者,兼任國際法律科學協會中國執委,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有法理學、比較法、德國法等,著有學術著作三十多部,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多篇。

(編輯 彭莉 學生編輯 艾靜)

相關焦點

  • 英文國際法學學術期刊《中國比較法學刊》創刊
    英文國際法學學術期刊《中國比較法學刊》創刊本報訊 記者汪閩燕 由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國際學術期刊《中國比較法學刊》(The 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CJCL)的創刊籤約儀式6月26日在西安舉行。
  • 改革開放與中國比較法學 | 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2018年年會
    4 月 21~22 日,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2018年年會暨「改革開放與中國比較法學」學術研討會在寧波順利召開。會議由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主辦,寧波大學法學院承辦。第一階段的主旨發言由比較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華東政法大學教授李秀清女士主持,西北政法大學嚴存生教授、上海政法學院倪正茂教授、中共中央黨校張恆山教授、北京大學張騏教授、寧波大學董茂雲教授先後作了主旨發言,回顧並展望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比較法學的發展與法治建設的歷程。
  • 新時代法學期刊創新發展研討會在武漢大學舉行
    11月29日,由武漢大學法學院主辦、《法學評論》編輯部和《武大國際法評論》編輯部承辦、廣東明思律師事務所協辦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與新時代法學期刊創新發展研討會」在武漢大學法學院舉行。來自國內21家期刊(排名不分先後)的主編、編輯會聚一堂,與武大法學院師生代表共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研討法學期刊在新時代如何更好地服務於全面依法治國。《法學評論》主編秦前紅教授主持開幕式,武漢大學人文社科研究院副院長陶軍、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馮果教授、《法學研究》社長張廣興研究員、《政法論壇》主編王人博教授、廣東明思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夏金萊博士分别致辭。
  •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李洪雷教授榮獲「全國傑出青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李洪雷教授榮獲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支振鋒教授、謝增毅教授、翟國強教授榮獲第九屆
  • 兩岸法學學術研討會在銘傳大學桃園校區舉行
    兩岸法學學術研討會在銘傳大學桃園校區舉行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0日 23:28 來源:   中新社臺北一月二十日電 (記者 黃少華 路梅)「兩岸法學學術研討會」今天在臺灣銘傳大學位於桃園縣龜山鄉的校區舉行。
  • 法學名家朱景文教授談人生和學術之路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兼任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法理學、法社會學、比較法學、法律與全球化、當代西方後現代法學。所以在這裡我還要特別提一下我在美國留學時的兩位老師,一位是美國夏威夷東西方中心主任李浩教授,他在美國比較法學界以研究非西方法而著稱,1987年至1988年我作為中美法學教育交流項目(CLEEC)的訪問學者到他那裡去學習;另一位是威斯康星大學法學院教授馬考利,是美國法社會學的權威,威斯康星學派的領軍人物,1997年至1998年作為美國富布萊特項目的高級訪問學者,我在他的指導下學習法社會學。
  • 張翔教授也談法學方法論與法學寫作
    2019年11月18日晚,「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張翔教授做客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作主題為「法學方法論與法學寫作」的學術講座。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辦「法學知識的性質與譜系」學術研討會
    央廣網鄭州9月8日消息(記者 彭華 通訊員 劉軍)9月5日,由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和《法理》編輯部主辦,北京華秀律師事務所協辦的「法學知識的性質與譜系」學術研討會在鄭州召開。
  • 韓德培:不曾「退休」的法學教授
    1979年,武漢大學決定恢復法學教育,請韓德培教授主持法律系重建工作。那時,中國剛剛開始改革開放,韓老敏銳地意識到國際法將在中國對外開放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在重建法律系的同時,他於1980年組建了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這是中國高校建立的第一個國際法研究所。
  • 漢堡大學法學教育的特色與反思
    1969年建立的學術自治,當時的六個院系被分成15個院系,法律系變動不大。整體說來,漢堡大學法學院雖然幾經波折,但是學術傳統得到了延續。現在漢堡大學已經是北德最大的研究機構,漢堡大學法學院圖書館是歐洲大學中最具規模的圖書館之一,而且獨具特色。
  • 【北京】中國法學學術交流中心招聘
    中國法學學術交流中心是從事法學交流的服務性機構,為中國法學會直屬事業單位。中心已在國家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登記註冊,具有獨立的事業單位法人資格。中國法學學術交流中心的宗旨是繁榮法學研究,開展法學學術交流,促進法制建設,積極推進依法治國,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為黨政外交服務,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為法學法律工作者服務。
  • 南大中德法學研究所法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含南大推免預報名通知)
    南京大學中德法學研究所(以下稱中德所)是南京大學與德國哥廷根大學於1989年合作設立的專精於中德法學比較的教學科研機構。成立伊始即面向法學專業和德語專業本科生招收攻讀法學碩士專業雙學位的研究生,迄今已培養了200多名獲得中德兩國法學碩士學位的優秀畢業生。2003年和2007年,德國時任聯邦總統約翰內斯-勞和時任聯邦總理默克爾先後參訪中德所,盛讚中德所是「中德法律文化交流的橋梁」。
  • 法學教育創新聯盟在天津大學成立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天津6月17日訊(記者 陳欣然 通訊員 焦德芳)今天,在天津大學舉行的首屆中國高校法學教育創新研討會上,法學教育創新聯盟正式成立。教育部高教司、中國法學會等單位以及全國50多所法學院校專家濟濟一堂,見證聯盟成立,研討新時代高校法學教育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天津大學是我國最早開辦法學專業的高等學府。2015年,天津大學法學院揭牌復建。
  • 上海法學院校召喚你!
    法學院圍繞國際法、外國法和比較法等學科領域,積極推進「多語種+」法學研究,特色鮮明。2012年,入選上海市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法學院現設有法學(英語)本科專業及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法學院下設國際法研究中心、外國法與比較法研究中心、法律翻譯研究中心三個研究中心及法律碩士(JM)教育中心等。
  • 海林格談中歐法學教育交流與合作
    馬斯垂克大學在法學領域的教學有哪些特色?有哪些值得中國法學教育學習的經驗?2013-11-06 11:00:29奧特•威廉•海林格: 非常感謝!很榮幸能在此接受您的採訪,並與中國的廣大網友見面交流。
  • 【比較視域】石部雅亮 | 穗積陳重與比較法學
    如今日本比較法學已經超越了法律進化論與線性歷史觀,走向多元的比較法文化論。穗積陳重,明治至大正時期法學家、政治家、教育家,日本法理學、民法學、比較法學領域的泰鬥,著有《法律進化論》《法典論》《法窗夜話》等。宋海彬, 西北政法大學教授,從事法理學、民族法學研究。文章已獲譯者授權。
  • 初/複試指南(5) | 民商法學培養方案和導師介紹
    (3)韓強 法學博士,教授,民商法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現任華東政法大學人事處處長,國際金融法學院學科帶頭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後(師從孫憲忠)。1976年生,副教授,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民商法教研室副主任,民商法博士,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後研究人員,上海市外國法與比較法研究會理事。研究領域:民法總論、債法、英美財產法。
  • 荷蘭人權研究所所長、荷蘭烏特勒支大學法學教授:
    荷蘭人權研究所所長、荷蘭烏特勒支大學法學教授 湯姆·茨瓦特出席研討會並發言。以下是發言全文:我不僅代表荷蘭人權研究所,而且代表跨文化人權交流中心與會。我們的中心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有關通過講好中國故事、分享中國經驗讓世界了解中國夢的主張,我們致力於加強與世界各國的人權專家對話,實現跨文化交流,幫助世界關注中國和非洲國家等發展中國家提出的人權主張。  我衷心祝賀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減貧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毫無疑問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權發展成就。
  • 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葉必豐一行來蘇州校區調研
    11月29日,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葉必豐一行來訪蘇州校區,調研國際交流及中外合作辦學事宜。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蘇州校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國際學院、中法學院院長黎玖高會見葉必豐一行。葉必豐介紹了此次調研的基本情況和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在學術開展和智庫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國際學院副院長石佳友、蘇州校區辦公室主任袁少暐參加會見。
  • 王瀚教授榮獲中國社會科學院「首屆十大傑出法學博士後」榮譽稱號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李培林研究員,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姜偉教授,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教授,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司長、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主任俞家棟,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所長李林教授、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所長蔣惠嶺,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局長馬援,中國社會科學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長王文成等領導、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著名法學家劉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