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傳統的圓明亮型切工的鑽石是57個面。鑽石通體呈現無色透明,並散發出強烈的火彩。切工神奇就神奇在它可以改變鑽石的外觀,不僅僅是外形,更可以改變鑽石的顏色。
出自安特衛普鑽石切割大師的89切面「鑽石藍色火焰」。在聚光燈的照射下,通體煥發出動人心魄的璀璨光芒,仿佛一團藍色的火焰在其間燃燒,令人目眩的無窮魅力讓人難以抗拒。發明者將此切工命名為BLUE FLAME,意為「新一代鑽石藍色火焰」(詳情看下一篇)
切工等級
理想切工
理想切工(EXCELLENT):代表只有3%的一流高質量鑽石才能達到的標準,這種切工使鑽石几乎反射了所有進入鑽石的光線,一種高雅且傑出的切工。
非常好切工
非常好切工(VERY GOOD):代表大約15%的鑽石切工。可以使鑽石反射出和標準等級切工的光芒,但是價格稍高。
好切工
好切工(GOOD):代表大約25%的鑽石切工。是鑽石反射了大部分進入鑽使內部的光,比VG級便宜的多。
一般切工
一般切工(FAIR):代表粗糙度為35%的鑽石切工,仍然是優質鑽石,但是一般切工加工的鑽石反射的光線不及G級切工。
差切工
差切工(POOR):這包含所有沒有符合一般切工標準的鑽石。這些鑽石的切工要麼深而窄要麼淺而寬易於讓光線從邊部或底部逸出。
如何看切工的等級?
一顆完美切工的鑽石,是要把從外部射入鑽石的光線全部凝聚,再由桌面(table)與冠部所有刻面(crownfacets)全反射出火光與火彩。底部切割太深,光線無法在內部折射而產生漏光現象;底部切割太淺,光線便隨即從底部走光,兩者皆無法使鑽石全反射出令人著迷的光彩。切割太淺你可從正面看到魚眼(fish-eye)現象,而切割太深則會看到釘頭(nailhead)。
切工差
在鑽石切工中有三種情況是屬於明顯切工差的鑽石,它們是:
「魚眼」鑽石:由於鑽石的亭部太淺,導致光線從亭部洩漏;
「塊狀」鑽石:由於鑽石的亭部太深,導致光線不能反射到臺面,鑽石看上去發黑;
「薄」鑽石:它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臺面比例正確,但冠角太小;另一個是臺面太大,冠部淺。這種鑽石整體看上去很薄,不易鑲嵌,且火彩差。
切割比例決定火彩
每一顆鑽石都由「頭胸腹」三個基本部分組成,專業稱為:冠部、腰部、底部。
鑽石的切割比例(PROPORTION),是指鑽石的各個部位相對於鑽石腰部直徑的比值及主要的切割角度。切割比例的正確與否,決定著鑽石對光的反射與折射程度以及鑽石是否「出火」,因此是評價鑽石的重要參數之一。
切工相關的專業術語有:
直徑(Diameter):鑽石的寬度。
臺面(Table):指鑽石N個平面中最大那個平面。
冠部(Crown):從腰部到臺面頂部的部分。
腰圍(Girdle):繞鑽石最寬部分的周長。
亭部(Pavilion):從腰部到底面的部分。
底面(Culet):鑽石末梢的琢面,好的尖底面肉眼看不見,級別為None或Small。
深度(Depth):從鑽石的底面到臺面的高度。
鑽石的切工是衡量鑽石價值的重要標準。做工優良的鑽石各部分之間有一定的比例需要用儀器來仔細測定,才能得知它是很好、好還是一般。
鑽石切工的圓度、深度、寬度以及琢面的均勻度都決定著鑽石的光度,目前世界上鑽石切工評定最為權威的機構是國際寶石學院IGI。
購買建議
經常聽到珠寶店員說3EX切工,其實就是指鑽石切工中切工比例、修適度、拋光三項達到了Excellent(簡寫EX),所以稱3EX切工。
切工購買建議:
切勿聽信「比利時切工」,很多商家在宣傳切工時,會強調比利時切工是最好的切工。其實不然,好的切工並不是靠在哪裡切工作為評價指標,而是以鑽石的各項數據作為指標來衡量。
收藏級:3EX
結婚級:3EX、EX 2VG、3VG
高性價比級:3VG
鑽盈DEM,每一次的分享,都想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