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0日,由廣東省醫學會主辦,廣東省醫學會新生兒學分會承辦,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協辦,廣東省新生兒復甦技能競賽總決賽如期開賽,來自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的參賽隊伍一路過關砍將,在全省二十四支隊伍中獲得了三等獎的好成績。
新生兒科廖曉倩醫生(左5)上臺領獎
本次競賽以當前國內外相關專業領域的最新指南要求為標準,以高仿真新生兒模擬人為技術平臺,強調產兒科醫護復甦團隊協作,強調臨床技能操作與效果,並加入標準化病人家屬的人文醫學因素。這二十四支隊伍都是各個地級市經過層層篩選出來的精英隊伍,各支隊伍代表的不僅是其本單位水平,同時也代表了本地區的復甦水平。
雖然我院新生兒窒息復甦團隊在佛山市新生兒復甦技能比賽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但作為初次接觸高仿真模擬人選手,面對陌生的環境、高度緊張的急救場面和緊迫的時間,對選手的應變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戰。
我院參賽選手梁曉玲(左一)、廖曉倩(左二)、吳華珍(右二)、康秋霞(右一)以及帶隊老師張金鳳(中)
來自我院產科何新生兒科的廖曉倩、康秋霞、吳華珍、梁曉玲四名參賽選手按照操作規範刻苦練習,反覆演練,對各項操作都已經瞭然於胸,同時也不斷提高團隊協作的默契程度,克服心理壓力,調整心態,不斷地挑戰自我,以飽滿的熱情將比賽當成一次特殊的演練。隊員們沉著應戰,以嫻熟流暢的新生兒窒息復甦技能完成比賽並獲得佳績,再一次展現了順德婦幼醫護人員不俗的實力。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次競賽我院選手憑藉紮實的基本功喜獲佳績,希望通過「以賽促進,以賽提高」,能夠將臨床實例場景與競賽的操作流程緊密結合,將規範化操作、各節點適應症判定、急救過程中各種特殊情況的處置方法等能夠更好地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讓我院新生兒心肺復甦工作更上一層樓。
據了解,我院新生兒科每年成功治療1000多名危重新生兒,其中最低體重為550克,最低孕周23周,在當時創下佛山地區經搶救成功存活的最輕體重、最低孕周的早產兒記錄。對出生胎齡26周-28周的早產兒搶救成功率達到80%以上。新生兒科還負責順德地區危重新生兒的搶救轉運工作,年接收外院轉來的危重新生兒400多例。為降低順德圍產兒死亡率做出貢獻,現在順德的圍產兒死亡率降低至0.07%,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550克早產兒出生第一天和出院時對比
賽後,現場專家評委詳細地點評了各個隊伍的優點與不足,對於優點,應當繼續保持和發揚,而不足之處則需要加以改進,這也為我院新生兒窒息復甦的救治工作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藉助此次競賽的契機,我院將成立產科和新生兒科窒息復甦小分隊,培養師資,將新生兒窒息復甦技術傳揚開去,為順德的公共衛生事業保駕護航。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聲啼哭代表著新生的力量、生命的希望,讓我們將這人世間最美妙的音符延續下去。
撰文:新生兒科梁曉玲、張金鳳;編輯:欣英;編審:盧敏;審核:汪周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