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足 20 行 Python 代碼,高效實現 k-means 均值聚類算法!
k-means均值算法雖然是聚類算法中比較簡單的一種,卻包含了豐富的思想內容,非常適合作為初學者的入門習題。關於 k-means 均值聚類算法的原理介紹、實現代碼,網上有很多,但運行效率似乎都有點問題。今天稍微有點空閒,寫了一個不足20行的 k-means 均值聚類算法,1萬個樣本平均耗時20毫秒(10次均值)。同樣的數據樣本,網上流行的算法平均耗時3000毫秒(10次均值)。
-
圖解機器學習-聚類(k均值)
兩個n維向量a(x11,x12,…,x1n)與 b(x21,x22,…,x2n)間的歐氏距離如下圖:K均值聚類(K-means) 算法K均值算法偽代碼,來自周志華《機器學習》圖解分析代碼如下先根據學生的性別數得到聚類簇數k=2(男和女)。先根據k=2隨機選取兩個樣本身高作為初始的均值向量,為了說明方便,這裡假定選取前兩個樣本x1和x2,即當前均值向量u1=x1=(156,50),u2=x2=(160,60) 。
-
有了K均值聚類,為什麼還需要DBSCAN聚類算法?
K均值(點之間的距離)、Affinity propagation(圖之間的距離)、均值漂移(點之間的距離)、DBSCAN(最近點之間的距離)、高斯混合(到中心的馬氏距離)、譜聚類(圖之間距離)等。2014年,DBSCAN算法在領先的數據挖掘會議ACM SIGKDD上獲得the testof time獎(授予在理論和實踐中受到廣泛關注的算法)。
-
K-means 聚類算法及其代碼實現
K-means算法是非監督學習(unsupervised learning)中最簡單也是最常用的一種聚類算法,具有的特點是:本文章介紹
-
k均值聚類算法原理和(TensorFlow)實現(無師自通)
無監督學習非常有用,因為現存的大多數數據是沒有標籤的,這種方法可以用於諸如模式識別、特徵提取、數據聚類和降維等任務。k 均值聚類是一種無監督學習方法。還記得哈利波特故事中的分院帽嗎?那就是聚類,將新學生(無標籤)分成四類:格蘭芬多、拉文克拉、赫奇帕奇和斯特萊林。
-
算法雜貨鋪——k均值聚類(K-means)
本文首先介紹聚類的基礎——距離與相異度,然後介紹一種常見的聚類算法 ——k均值和k中心點聚類,最後會舉一個實例:應用聚類方法試圖解決一個在體育界大家頗具爭議的問題——中國男足近幾年在亞洲到底處於幾流水平。4.2、相異度計算 在正式討論聚類前,我們要先弄清楚一個問題:如何定量計算兩個可比較元素間的相異度。
-
K_means聚類的matlab應用
感謝關注matlab愛好者公眾號!如果公眾號文章對您有幫助,別忘了點擊分享和「在看」哦!
-
教程 | matlab實現kmeans聚類算法
kmeans聚類算法是一種簡單實用的聚類算法,matlab自帶函數kmeans可直接對數據進行kmeans聚類。
-
機器學習算法實踐 K均值聚類的實用技巧
在本文中,他詳細介紹了一種稱為 K-Means Clustering(k均值聚類)的算法,其中包括如何衡量算法效果,以及如何確定你需要生成的數據段集數量。雷鋒網編譯整理,更多AI開發技術文章,關注AI研習社(微信號:okweiwu)。Bilal Mahmood:我們最常做的分析之一,便是在數據中提取模式。 比方說,某公司的客戶可被劃分入哪些細分市場?
-
聚類算法之Kmeans
聚類算法之Kmeans聚類算法其實有很多,包括層次聚類,密度聚類,譜聚類等等。Kmeans算法,也叫k均值算法,顧名思義,其核心思想也就是根據均值來更新簇心。其具體算法流程如下:1、隨機初始化k個簇心2、對於每個樣本,根據其到各簇心的距離(這裡用歐式距離),將其標註為距離最近的簇心類別。
-
人工智慧算法|K均值聚類算法Python實現
以下是K均值法的python代碼實現。程序使用的工具包括numpy和matplotlib,其中numpy是一個用於處理多維數組的庫,而Matplotlib 則用於繪製二維圖形。# 初始化k個質心,隨機獲取def initCentroids(dataSet, k): return random.sample(dataSet,k) # 從dataSet中隨機獲取k個數據項返回def minDistance(dataSet, centroidList): # 對每個屬於dataSet的item,計算item
-
機器學習十大經典算法之K-Means聚類算法
聚類也能用於對Web上的文檔進行分類,以發現信息。諸如此類,聚類有著廣泛的實際應用。K-Means聚類算法簡介K-Means是發現給定數據集的 K 個簇的聚類算法, 之所以稱之為 K-均值是因為它可以發現 K 個不同的簇, 且每個簇的中心採用簇中所含值的均值計算而成。簇個數 K 是用戶指定的, 每一個簇通過其質心(centroid), 即簇中所有點的中心來描述。
-
機器學習算法實踐之K均值聚類的實用技巧
在本文中,他詳細介紹了一種稱為 K-Means Clustering(k均值聚類)的算法,其中包括如何衡量算法效果,以及如何確定你需要生成的數據段集數量。雷鋒網編譯整理,更多AI開發技術文章,關注AI研習社(微信號:okweiwu)。Bilal Mahmood:我們最常做的分析之一,便是在數據中提取模式。 比方說,某公司的客戶可被劃分入哪些細分市場?
-
k-means聚類算法原理總結
小批量處理的k-means聚類算法5. k值的選取6. k-means聚類算法不適用的幾個場景7. k-means與knn區別8. 小結聚類算法性能度量的文章提到若簇類相似度好簇間的相似度差,則聚類算法的性能較好。我們基於此定義k-means聚類算法的目標函數: 其中
-
數字油畫製作中的k均值聚算法
1數值實驗 在MATLAB2009a的環境下,應用AkMTI-CCI算法和傳統k均值算法,對圖1中的RGB圖像進行顏色聚類.分別取聚類數k=6和k=12,將AkMTI-CCI算法和傳統的k均值算法兩種算法分別運行10次.1)由算法運行時間表(表1)可見,10次實驗中傳統k均值算法收斂速度波動較大,而AkMTI-CCI算法收斂速度比較穩定;且傳統k均值算法平均收斂速度均大於
-
k-means聚類算法從入門到精通
小批量處理的k-means聚類算法5. k值的選取6. k-means聚類算法不適用的幾個場景7. k-means與knn區別8. 小結聚類算法性能度量的文章提到若簇類相似度好簇間的相似度差,則聚類算法的性能較好。我們基於此定義k-means聚類算法的目標函數: 其中
-
R語言之實現K-mean聚類算法
聚類算法作為無監督的學習方法,在不給出Y的情況下對所有的樣本進行聚類。以動態聚類為基礎的K均值聚類方法是其中最簡單而又有深度的一種方法。
-
python機器學習之k-means聚類算法(1)
k-means算法是一種無監督的機器學習算法,雖然是機器學習,但它簡單易於實現。本篇採用python語言,自主編程實現k-menas算法,當然python用專門的庫函數來實現該算法,但本次主要使用該算法闡述編程思想,所以不採用內置函數。採用自主編寫的程序的方式。
-
聚類算法——k均值和層次聚類
在生物學之外,層次聚類也在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中使用。重要的是,使用這種方法並不需要像 K-均值聚類那樣設定分組的數量。你可以通過給定高度「切割」樹型以返回分割成的集群。高度的選擇可以通過幾種方式進行,其取決於我們希望對數據進行聚類的解析度。例如上圖,如果我們在高度等於 10 的地方畫一條線,就將兩個主分支切開分為兩個子圖。
-
K-Means聚類算法詳解
今天是白話機器學習算法理論+實戰的第八篇 之KMeans聚類算法, 聽到這個名字,你可別和第七篇K近鄰算法搞混了,K-Means 是一種非監督學習,解決的是聚類問題,這裡的K表示的是聚成K類。而之前的K近鄰算法是監督學習算法,解決的是分類問題,這裡的K表示的是K個鄰居。相差十萬八千裡吧, 一條取經路呢。一定要區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