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慈善義工給市民製作錫餅。陳海燕 攝
樂善好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9月5日是第四個「中華慈善日」,今年中華慈善日的主題是:慈善聚焦脫貧攻堅,攜手共創美好生活。近日,樂清市慈善總會以及各個鄉鎮(街道)慈善分會開展各類以「中華慈善日」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動員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慈善活動,加強對《慈善法》的宣傳,弘揚慈善文化,推進樂清慈善事業發展。
善行暖民心
9月5日,虹橋鎮文化廣場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來自全市各地的30餘支義工隊搭起了30多頂紅色帳篷,分別開展義診、諮詢、理髮、贈送書法作品,送麻餈、煎餅、綠豆湯、木耳湯等義工服務活動,吸引了近2000人次的市民體驗、諮詢。當天,「中華慈善日 愛心暖人間—樂清慈善嘉年華義工服務活動」在此舉行。本活動由樂清市慈善總會、虹橋鎮人民政府主辦,虹橋鎮慈善分會、虹橋鎮總工會、虹橋鎮團委、虹橋鎮婦聯承辦。
在虹橋鎮文化廣場,義工隊組織表演的《盛世鼓舞》《愛的奉獻》《五音養生操》等文藝節目為活動拉開了序幕。
虹福愛心公益協會義工隊準備了1000多份麻餈,北城工作片婦聯準備了2000份煎餅,虹橋福壽素食館的志願者準備了300份煎餅,東垟村兩委和銀都大酒店準備了綠豆湯、銀耳湯供市民品嘗。虹橋書法協會義工隊為市民書寫「福」字,金源足浴義工隊給市民送足浴包,樂清龍之野救援服務中心義工隊給市民送急救包,樂清市三角洲救援服務中心義工隊現場演示如何急救,虹橋鎮禁毒辦也以此為契機,向市民發放各類宣傳手冊、臉盆、圍巾等宣傳紀念品2000餘份……
主辦單位相關負責人希望廣大慈善組織、社會組織和愛心人士繼續發揚慈善精神,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多獻愛心、多行義舉,向社會傳遞更多的正能量,為助力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愛心齊匯聚
9月4日,柳市鎮慈善分會和黃華慈善自香亭燒茶會的義工們到柳市鎮柳川公園清理垃圾。只見慈善義工們有的拿掃帚,有的拿垃圾袋,將公園各個角落的礦泉水瓶、垃圾、樹葉、雜草等清理乾淨。沒過多久,公園的道路被衝洗得乾乾淨淨,草坪也被整理得整潔有序。該分會負責人稱,以9月5日「中華慈善日」為契機,慈善義工深入街道、公園、小區等地,宣傳營造「人人可慈善」「慈善就在身邊」的慈善文化。
9月5日,城南街道慈善分會工作人員及慈善義工,帶著大米、食用油、月餅等慰問品,到該街道市嶺村看望年邁體弱的高齡貧困老人,給他們送去黨和政府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的關愛和祝福。
9月5日,雁蕩鎮慈善分會義工及環山村慈善幫扶基金理事會成員在環山村打掃衛生,他們還深入古民居「潘耀庭故居」「徐雨霖故居」及「徐聲豪故居」等地,清掃大院死角,清掃庭院,清運垃圾,給名人故居「換新裝」,讓其「展新顏」。
9月8日,樂清市愛迪樂愛心公益服務中心攜手億佳採耳、小樓梯足浴、淑麗美發中心等走進淡溪鎮陳坦村,給村裡的老人掏耳朵、理髮、按摩等。當天,50多名慈善義工忙得不亦可乎,他們時而陪伴老人聊天講笑話,時而給老人做各種為老服務,讓老人感受到家人般的溫暖。
在「中華慈善日」期間,全市各鄉鎮(街道)慈善分會陸續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營造濃厚的慈善宣傳氛圍。
打造「善時代」
據悉,樂清市慈善總會自成立以來,堅持「慈愛樂清,善行天下」的慈善理念,建立慈善分會28個,社區慈善工作站99個,慈善冠名基金14個,村級慈善幫扶基金38個,義工隊伍38支7000多人。全市慈善組織實行了「一級法人、二級管理、三級網絡」的管理模式,並逐步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城鄉的發展格局。為做好慈善捐助工作,市慈善總會通過各種渠道,採取「慈善一日捐」、「冠名基金」、義拍、義賣、義演等多種形式努力募集慈善資金,共募集慈善資金5.98億元,接受捐贈的慈善實體4806萬元,為樂清的慈善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撐。全市慈善組織嚴格按照資金管理和救助辦法的規定,積極開展助學、助醫、助困、助老、助殘、助孤、扶貧救災等各項救助工作,把社會的關愛送到亟需幫助的受助人群,各類救助支出4.07億元,直接受益人數14.5萬人次。
樂清市慈善總會開展「中華慈善日」系列活動已有四年,今年以來,通過慈善募捐、慈善服務、慈善演出、慈善宣傳等活動,把日常性的慈善理念植入到人民群眾中去,充分挖掘我市慈善事業發展潛力,廣泛匯聚社會慈善資源,參與精準扶貧工作,積極引導廣大市民參與和支持慈善事業。同時,積極搭建社會各界參與慈善事業平臺,提升慈善事業社會影響力,發揮慈善事業在改善民生特別是扶貧濟困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