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隨著社會競爭的變大,年紀還小的孩子就需要背負上巨大的學習壓力,由於很多學生在學習階段的壓力都是比較大的,所以經常就會出現上課困頓的情況。這樣的情況非常影響老師的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此時就需要家長尋找到孩子上課睡覺的根本原因,然後對孩子做出正向的引導。
貝貝是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他平時乖巧懂事,成績也很好,深得班主任的喜愛。但是班主任發現貝貝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上課的時候總是會犯困睡覺。為了糾正這個壞習慣,班主任私下找貝貝的家長溝通了好幾次,但都沒有效果。
有一回貝貝在英語課上又不小心睡著了,路過教室的班主任看到以後感到十分不滿,於是直接將貝貝上課睡覺的照片拍了下來發送到家長群裡,並艾特了貝貝的爸爸。
貝貝的爸爸看到班主任的行為之後感到十分生氣,直接反懟:「我孩子讀書壓力這麼大,上課睡一會兒怎麼了?你這麼做嚴重傷害了我孩子的自尊心,不配做老師。」
班主任直接將孩子上課睡覺的照片發送到家長群裡,確實有一些不顧及孩子和家長的顏面,初衷是好的,但行為不夠恰當。而家長直接在群裡反對班主任的行為也不太合適,沒有尊重老師,兩人的處理方式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面對孩子上課睡覺的情況,老師和家長應該找到背後的根本原因,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孩子為什麼會在上課睡覺呢?
1、沒有休息好
手機和網絡的普及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可以輕易地接觸到網絡的世界。孩子的自控能力不足,玩手機的時候很容易沉迷其中,因此就會忘了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很容易玩手機就會玩到深夜。睡眠不足第二天自然沒有什麼精神,上課的時候就很容易打瞌睡了。
2、注意力不夠集中
學習對於很多孩子而言都是枯燥乏味的一件事。他們對於學習基本上沒有什麼興趣可言,再加上老師有時講的知識點比較不易理解,所以在上課的時候難免就會出現走神的情況。注意力不夠集中,在上課的時候自然就比較容易昏昏欲睡。
當孩子總是沒精神,父母該如何應對?
1、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
很多孩子本身對學習就沒有什麼興趣,再加上老師講的知識點比較難,上課的時候自然就會沒有什麼精神。父母與其一味的要求孩子上課認真聽講,不如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首先引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當學習這件事情變成了孩子的喜好之後,不用父母和老師的督促,他們自己就會自覺主動地學習了。
2、督促孩子按時睡覺
孩子沉迷手機和網絡世界,難免就會忘了時間,不按時睡覺。這樣在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打瞌睡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這時家長一定要督促孩子按時睡覺,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這樣孩子才能夠擁有良好的睡眠,更有精神應對第二天的課程。除此之外,孩子擁有充足的睡眠也有助於他們身高的發育。
3、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
很多家長平時忙於工作,對於孩子的學習生活可能就會不太關心。老師和家長溝通孩子的學習問題時,有些家長也會選擇潦草應對不放在心上。這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是很不利的。家長應該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主動自覺地和老師溝通,督促孩子改掉壞習慣壞毛病,關心孩子的成長。
本文由茜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