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後第一次高考都是什麼人錄取到大學了

2020-09-13 千千千裡馬

「剛恢復高考的那幾年,考上大學的學生是什麼水平?比例有多低?」謝謝您提出的問題和邀請我們回答。我是一個敗北於1977年剛剛恢復高考的考生之一。由於我是親歷了那一場考試的,所以我多多少少有親身的感受。

1977年恢復高考,這是文革10年之後,所有考生根本想都想不到,夢都夢不到的事情,而且從國家教育部發出通知到參加考試,只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複習考試,對於已經停止了10年高考來說,每一個人確確實實感覺來的太突然了,以至於感覺到都是一個非常陌生的事情。

所以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全國的青年積極的複習考試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成為每一個青年生命轉折的重要時刻。

  • 1977年報考高等院校考試的知識青年

可是,我是一名經歷了全部文革時期在校的一個青年,那個時候,我在做下鄉知青。1966年我是小學二年級,我們1975年3月就下鄉做知青了,那個時候還在文革之中。

所以,我們這一代人根本就沒學到什麼東西,從小學到高中畢業只有9年的學歷。在這9年當中,我們真正學習文化課,可能一半時間都不到,我們雖然也是高中生,在事實上大約只有5年多的文化課學歷。

像我們從1966年以後進入小學,讀完高中的這一批人,是受文革影響最深,文化基礎課最差的一批高中生。我的同學考上大學的可能1%都不到。但是能夠考上大學的我的這些同學,他們也都學的非常有成績。這原因是第一,他們有了上大學的機會可以深造,第二他們雖然基礎文化可差,但是比較年輕,當時他們只有19歲20歲考上大學之後,他們又努力的去學習追趕。再加上他們有一定的社會實踐經驗,特別的珍惜學習的機遇,特別的重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所以,也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當我們得知知青可以報考大學的通知以後,要讓我們去參加高考,我個人心裡那種害怕那種擔心真的是沒法形容,因為我首先都不想去考試,因為我不敢,我知道我根本哪一科的文化課也答不了卷。但是這是集體組織,所有的高中生,不論下鄉知青還是回鄉知青,都要到縣城裡邊去考試,所以,我認為我是硬著頭皮參加了這次高考的。那麼結果就可想而知,肯定要敗北。

但是1977年參加文革之後,第一屆高等院校招生考試的人,成分非常複雜,主要是年齡跨度非常大,應屆畢業生也就是77屆的高中畢業生,只有十七八歲,而1966年之前畢業的高中生,他們是老三屆,年齡都是30多歲了,你想一想,差不多就是爹和兒子在一起參加考試的場景。

  • 1977年考入大學校園的大學生

所以,這一次考試最佔優勢的一批人,就是1966年以前畢業的高中生,其次就是1966年考入高中的初中畢業生。這兩屆高中生是最佔優勢的,為什麼呢?因為相較於1966年以後入學的這些學生來說,他們是非常完整的讀完了高中、初中、小學的一批人。

尤其是1966年以前高中畢業的這一批老三屆,他們是完整的讀完了小學、初中、高中一批考生,因為恰好他們即將考大學的這一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大學停止招生,所以,這一屆的高中生就失去了考大學的機會,轉而他們成為上山下鄉的知青,農村戶籍的高中畢業生,他們就回到了農村,成為回鄉知青。

其次就是66年以後進入高中的這樣一批學生,比如說初中66屆67屆68界的初中畢業生。這三界已經進入高中的初中畢業生,他們都有完整的小學和初中學歷。

雖然這三屆的高中學歷不完整,因為高中的三年正好進入了文化大革命,1968年之後才逐漸恢復的比較正常的教育秩序叫做「複課鬧革命」。也就是說,他們高中即將畢業的時候才恢復了正常的上課,但是也受到各種各樣的影響,都沒有完整的把高中的課程學下來,所以他們的高中等於是在文革當中就這樣虛度過去了。

由於從1966年到1976年有10年的時間,老三屆的這一批人走進社會,鍛鍊成長,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人才,有的都是著名的作家、畫家、工程師等等,各行各業的骨幹,所以他們考上大學是非常輕鬆的,再加上當時是第一次恢復高考,因此高考的考題也不是特別的難。

但是這一批人考上大學之後,他們有著非常大的優勢,第一,他們的高中學的比較紮實,這要比文革之後10屆高中生的文化課水平都要高,文革之前的教育是按照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所以這一批人他們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素質是非常好的。因此,這一批人進入大學以後,他們的思想非常活躍,儘管,中國有十幾年20年被國際封鎖的歷史,但是他們在改革開放的春風沐浴之下,立刻開闊眼界,立足於中國,勇敢的打開國際視野,對於了解世界融入世界,有著強烈的渴望和意願。所以入學不久之後或者大學畢業之後,有很多人自己就積極到國外去留學,來開闊自己的視野,然後回國建設祖國。因此他們也就成為了改革開放的一股清流和脊梁。

第二,他們有豐富的社會經驗,他們進大學之後,正當30多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他們能夠把社會實踐和科學理論結合起來,所以這一批考上高大學之後的絕大多數人,畢業之後,很多都成為高校的留校教師,有的成為知名的學者。

目前他們都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中國改革開放到今天為止,他們都是中國現在學術、科研、教育、商界、政界的領頭人。這是中國高考歷史上最為蔚為壯觀和最特殊的一次大學生招考,因為這些大學生不但班裡邊年齡差別也是非常大,有少量十七八歲的應屆畢業生,有20多歲的知情考生,也有30多歲的老三屆考生。而且,他們的成才率也是非常之高的。

同時他們也趕上了中國科研教育隊伍青黃不接的好時代,所以他們也得到了時代的重用和培養。

  • 1977年考場答卷的考生

那麼,當時的錄取比例是多少?非常低。我們先說說2019年中國高校的錄取比例是多少呢?將近80%!而1977年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次高校錄取比例,因為受當時中國教育資源非常稀缺的影響,中國教育剛剛從文革10年的動亂中恢復過來,百廢待興,青黃不接,一時吸納不了多少大學生,所以錄取比例是非常低的。

當年全國的報考人數是573萬,但是只錄取了27萬人。錄取比例4 .7 :100 。這個錄取比例基本上只有2019年的二十分之一!所以說那個時候的錄取比例有多低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我們再看看第二年之後,1978年,報考全國高等院校的人數有610萬人,這一年錄取了錄取40.2萬人,比1977年增長了將近2%錄取率為6.6 %,100個報考人數中有將近7人會被錄取。

而到了1979年,全國報考大學的人數468萬人,比1978年少了130多萬人,錄取人數28.4萬人,比1977年少了10多萬人,錄取率為6.0%。這個比例也是比較低的。

從此以後,中國參加高考的大學報名人數一直維持在二三百萬。錄取率大體上維持在8%左右。

直到2001年中國參加高考的人數忽然增大。報考人數454萬,相當於1979年的全國報考人數總規模。錄取260萬人,錄取率為59.0%。這個錄取比例是1977年的11倍之多!

進入新世紀以後,中國報考大學的人數和錄取規模不斷在擴大,說明中國的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的普及和發展。2020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1071萬!其中本科錄取286766人!專科錄取368058人!但是有600萬人,居然沒有上本科線,203萬人落榜,這也說明我們大學越來越普及,報考的人數越來越多,同時高考的難度也是不斷增大的。(本文2898字)

相關焦點

  • 高考錄取率都81%了,為何很多人考二本都困難!
    還有人說,現在的研究生遍地都是,本科生都爛大街了,事實果真如此嗎?用數據來說話,從1977年高考錄取率的5%,到2018年高考錄取率達到81.13%,錄取率真的高了很多。1977年是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年。錄取率的5%裡包括本科、大專和中專。在那個時候,這些被錄取的學生真的是鳳毛麟角,天之驕子。
  • 高考錄取率都81%了,為何很多人考二本都困難!
    還有人說,現在的研究生遍地都是,本科生都爛大街了,事實果真如此嗎?用數據來說話,從1977年高考錄取率的5%,到2018年高考錄取率達到81.13%,錄取率真的高了很多。1977年是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年。錄取率的5%裡包括本科、大專和中專。在那個時候,這些被錄取的學生真的是鳳毛麟角,天之驕子。所以有人說那個時代考上中專都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 還記得68年前,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高考」嗎?
    68年前的第一次「高考」,那是新中國成立後設計的人才選拔制度,一直沿用至今!1952年新中國成立後舉行了全國第一次「高考」,到1966年文革開始,高考取消。,當年參加高考的人數達到570萬人,錄取了27萬,錄取率僅為4.7%,但廣大學子終於迎來了這個停滯11年的人才選拔制度!
  • 高考牛人:三進清華北大,10歲上大學,8次放棄985,他們都是些什麼人
    每年的6、7月,是國人普遍關注的日子,因為高考的考試招生就在這個時候。 高考在文革時期中斷後,於1977年恢復,之後一共舉行了44屆。 高考被譽為我國最公平的考試制度,不管你是貧寒的農家子弟,還是顯赫的世家子弟,要想享受高等教育,都要通過高考這一關。
  • 建國後高考「不宜錄取」政策:先政審 再看分
    母校育才中學的師資、學風、學生在開封都是很好的。我所在的高59屆共200餘人,1959年高考時除了不願升學的以外,都考上了大學,而一些尖子生卻落了榜,這真讓人費解。  在當時的氛圍下,人們不敢詢問原因,心中的疑問只好壓在心底。改革開放後,「左」的錯誤一次次得到糾正,當年的謎團才慢慢解開。
  • 高考話題:大學錄取後不去報到,對高考復讀有什麼影響?
    每年都有一部分高三應屆畢業生參加高考後被高校錄取,但卻不去報名而選擇放棄入學資格。他們中有的人因為不滿意學校的專業選擇了復讀,有的則是被家裡人安排去了其他地方,但無論怎麼說這是一種「失信」行為。那麼這種行為會不會有什麼影響,對那些選擇復讀的學生來說會不會影響他們第二年的高考結果呢?首先我們可以了解一下這種行為可能對高校造成什麼後果,高校每年招生數量是一定的,在每個省份所投放的招生份額也是有限的,因此這種行為會讓高校的錄取計劃達不到,從而浪費了學習資源和教育資源。
  • 第一次落榜後,我再進考場考了全縣第三名丨院士憶高考
    1978年9月進入蘭州大學化學系學習。1982年、1985年和1989年在蘭州大學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3年至1995年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員。曾任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現任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教育部科技委化學化工部副主任、英國皇家化學會《化學快報》副主編、 化學會會士等,目前作為雙聘院士受聘於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 被大學錄取後不去報到有什麼後果?
    九月已過大半,全國各地的高考錄取工作接近尾聲,高考考生們轉眼之間就變成了大學萌新;面對這樣的角色轉換,多數同學的內心應該都是激動不已,對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滿懷期待。我口中的特殊群體主要有兩類人,一是高考考得不好迫於家人壓力隨便填報了志願,被錄取後不想去讀的;二是因為被調劑到了不喜歡的冷門專業而不想去讀的。對於這些同學而言,「被錄取後不去報到,也就是放棄入學資格會有什麼後果,能不能重新高考?」
  • 譽為「高考釘子戶」!四次高考被名校錄取!屢遭退學後痛改前非!
    說起一年一度的高考,那對於眾多學子和家長們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為高考將是眾多考生們一個新的起點!而考入985、211這類的名校,一直以來都是學子和家長們共同的夢想!就讀於嶽池中學的他,曾在人生第一次高考的時候,就以優異的成績被復旦大學所錄取!雖說復旦大學比不上清華、北大,但在中國大學當中也算的上是屈指可數的名校了!但那時候的張非一心想上北大,所以他決定放棄復旦大學的就讀名額,為自己理想大學北大,重新復讀!
  • 文革期間的情書都怎麼寫?
    「文革」期間,情書上更是千篇一律的「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毛主席教導我們說」,「此致崇高的革命敬禮」之類的話。最終,褚崇禧寫信時大膽以「惠惠」相稱,甚至提出,等惠惠晚上10點下班後,相約在一座小橋旁見面。他心裡忐忑不安——在當時,男女青年私下約會是一件被很多人看作墮落、無恥的事,談戀愛像搞地下活動,女孩子坐在男友的自行車後座上,一見前面有人,趕緊下車,低頭紅臉。
  • 恢復高考後北大自費留學第一人:想要看看外部世界
    七年後,他已在北加州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  海聞說,高考成為他「改變命運的裡程碑」。  1977年距今已40年,從虎林到北加州,出國又回國,海聞的人生軌跡隨著時代的洪流奔向更廣闊處:「文革」中的中學生、支邊插隊知青、恢復高考後北大經濟系首屆學生、北大自費出國留學第一人、中國留美經濟學會會長、美國大學終身教授、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創辦人、北大副校長、滙豐商學院院長。
  • 2020年長江大學成人高考錄取規則是什麼?
    [導讀]湖北成人高考網權威發布《2020年長江大學成人高考錄取規則是什麼?》,由胡老師整理髮布,更多2020年長江大學成人高考錄取規則是什麼?
  • 高考牛人:10歲上大學、三進清華北大、以高考為業,他們有多牛
    每年的6、7月,是國人普遍關注的日子,因為高考的考試招生就在這個時候。高考在文革時期中斷後,於1977年恢復,之後一共舉行了44屆。高考被譽為我國最公平的考試制度,不管你是貧寒的農家子弟,還是顯赫的世家子弟,要想享受高等教育,都要通過高考這一關。
  • 餘華《十九年前的一次高考》:我當初沒有考上大學
    作家餘華曾應《全國高考招生》雜誌的邀請寫過一篇「自己怎樣考不上大學」的文章----《十九年前的一次高考》。1977年高中畢業的餘華正好趕上恢復高考。文革時期應屆高中畢業生是不能考大學的,必須去農村或工廠工作兩年才能報考。
  • 高考後通過非法手段被大學錄取,案發後學位是否應該作廢?
    高考,我心目中最神聖、最嚴格也最工作平的考試。但也偶然看到有些人通過走關係進了大學,獲取到了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其中有些還是非常知名的大學,比如北京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通過錢權交易,降分錄取;冒名頂替;給那些已經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而又選擇復讀的學生一筆錢,然後偽造身份,堂而皇之的上大學等。聽說我以前所在的中學也出現過這樣的事情。不知道大家聽到這樣的事情會是什麼感覺。每當看到這樣的新聞,心裡總覺得怪怪的。但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把分數提高,爭取更多的錄取機會。
  • 高考大學夢
    我抓起報紙,站在那裡仔細看起來,知道要恢復中斷11年的高考啦。 前幾年,「具有兩年以上實踐經驗的優秀工農兵」可以通過推薦上大學。我當大隊會計後,曾經找書記申請過「工農兵大學生」,但因「家庭成份」問題被卡住。書記看出我的心事,拍著我的肩膀說:「這次你能參加高考了」。 我徒步抄近道踏上返程,思緒象腳下的山路一樣起伏不平。
  • 山東省濟南市成人高考徵集志願和第一次錄取有什麼區別嗎?
    2020年成人高考將在20-23號左右出最終的錄取結果,25號左右開始徵集志願。小夥伴們要提前做準備啦,那成人高考徵集志願和第一次錄取有什麼區別嗎?小房老師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成人高考徵集志願的意思是同學們過了山東省最低控制線,但是未被第一志願和第二志願錄取的同學才可以徵集志願哦!如果已經被第一、第二志願錄取的同學,將無法徵集志願!所以分數線沒有過100的同學們,可以私信小房老師,實行其他升學方案。
  • 被大學錄取後不去報到有什麼影響?
    被大學錄取後不去報到有什麼影響?上清央 修吾道 北京吾道畫室 3天前8月起,各省市將會陸續公布2020高考各批次志願錄取情況,屆時有的同學會選擇去上大學,有的同學可能會選擇復讀,但不管是選擇哪種方式,對於考生來說,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就是最好的。
  • 高考成績錄取結果查詢入口2020_高考錄取通知書到底什麼時候到
    高考成績錄取結果查詢入口2020_高考錄取通知書到底什麼時候到?高考錄取結果查詢入口|高考錄取通知書查詢入口如何登陸?全國高考錄取結果查詢入口|高校錄取結果查詢時間已出,西藏、福建除外。目前2020各省份高考錄取查詢時間已基本公布,高考錄取結果怎麼查詢呢?現特將高考錄取查詢入口網站匯總如下,快來查看你被心儀大學錄取沒有!
  • 現在高考錄取率是不是很高?接近人人都能上大學的程度了嗎?
    從恢復高考40多年以來,我國高考錄取率在整體上穩步上升,從1977年高考錄取率最低5%,到2018年高考錄取率高達81%,高校的不斷擴招,讓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大學殿堂,實現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夢想。1977-2018年全國高考人數及高考錄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