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12月19日電 「以前,我每天上班都要經過一個風險路段,不僅要等很久,而且還存在安全隱患。」說起每天的上下班之路,市民張大生感觸頗深。
張大生所指的風險路段,正是湘北大道趕山大橋南端平交T型路口。一直以來,由於該地區沒有設置紅綠燈,導致從郭鎮集鎮左轉上湘北大道的車流與湘北大道南北向車流交織混行,造成路面擁堵,甚至發生交通事故。
張先生的擔心,也是眾多市民反饋的焦點。南湖新區整治辦積極與市交警支隊科技科、湘北大道建設指揮部聯繫,積極協調在該處增設紅綠燈,保障該區域出行安全。
「自紅綠燈啟動以來,路面通行秩序井然,交通狀況明顯好轉,出行更加安全方便了。」看到身邊的安全隱患消除了,張大生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
自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工作啟動以來,南湖新區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行動迅速,採取積極有力措施,全面推進交通秩序綜合整治,降壓道路交通事故,優化轄區交通秩序,提升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高位推動強保障
前段時間,南湖新區工委委員、政法委書記張朝東在早、晚高峰期間,深入南湖大橋金橋花園小區門口、求索路與南湖廣場交匯處等地,現場調研車流情況,研究保暢工作事宜。
「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張朝東認為,通過實地調研,他發現求索路由西往東經過南湖廣場的紅綠燈設置並不是很科學。「最右側車道設置為左拐車道,並沒有有效提升左拐車輛的通行率,在一定程度上還造成了求索路的擁堵。」
隨後,張朝東又多次帶領南湖交警大隊的民警到現場調研,並多方論證,並積極協調市交警部門更改紅綠燈設置。
在推動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工作中,南湖新區工委、管委會精準發力,靶向施策。區工委、管委會主要領導高度重視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並深入一線現場,調研具體問題,提出工作要求,協調化解工作推進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同時,南湖新區成立了由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李徵兵任組長,區工委委員、政法委書記張朝東任副組長,相關區直和市直派駐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區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動領導小組,抽調專門人員,組建工作辦公室,實行集中辦公,做到專人專事、有事必理。工作專班充分發揮「調度站」作用,堅持每天微信匯報工作,每周碰頭商量工作、每旬督查發現問題,每月調度推進工作。
南湖新區各職能部門、各街道辦事處、管理處也成立領導小組,組建工作機構和專班,主動作為,聯動發力,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格局,進一步強化了工作保障,確保集中整治高效推進。
強化宣傳濃氛圍
「整治交通問題頑瘴痼疾,基礎在道路,根本在人。」南湖新區整治辦相關負責人認為,老百姓的交通安全意識上來了,工作就好開展了。「而提升老百姓交通安全意識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大張旗鼓開展宣傳工作。」
根據嶽陽市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工作要求,南湖新區多次召開工作會議,舉辦工作培訓,發動各區直單位、市直派駐單位和各街道辦事處、管理處、社區工作人員,深入大街小巷,開展文明勸導工作,進一步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南湖新區整治辦印發了《關於加強市中心城區電動車管理的通知》《交通問題頑瘴痼疾嚴查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宣傳海報》《交通問題頑瘴痼疾嚴禁超限超載宣傳海報》《交通問題頑瘴痼疾嚴查電動車交通陋習宣傳海報》等宣傳海報2000餘張,懸掛橫幅190條,發放宣傳資料12000份,全面增強廣大交通參與者的交通安全意識。
同時,南湖新區出臺了《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動宣傳方案》,通過「村村響」、電子顯示屏、宣傳橫幅、宣傳櫥窗、微信群等各類媒介,在全區範圍內廣泛宣傳發動,著力營造集中整治良好輿論氛圍。
「請大家不要亂穿馬路,在斑馬線這等一等,我們護送你們過馬路。」每天早晚,在金鄂小學校門口、趕山西路與郭鎮集鎮交匯處紅綠燈等地,臂帶紅色袖章的志願者,為學生的求學之路築起了一道安全防線。
重拳整治保平安
當前,南湖新區沒有從事旅遊的包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和運輸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專用車輛,沒有客運站、火車站、高鐵站、高速路口、車站碼頭渡口等。
同時,由於地處中心城區,且近年來加大民生基礎投入,農貿市場建設已基本滿足市民需要,馬路市場基本整治到位。因此,在推進交通問題頑瘴痼疾整治過程中,南湖新區將重點放在貨車超限超載運輸違法整治、非法車輛打擊懲治以及違法駕駛行為打擊等方面。
在貨車超限超載運輸違法整治方面,南湖新區整治辦多次組織相關部門開展路面整治,執行公路治理超限超載「路警聯合執法」工作機制,落實對違法超限超載運輸車輛實施積分處罰工作。整治工作啟動以來,該區共檢查貨運車輛1700餘起,處罰違章行為431起,其中超載超限17起。
在非法車輛打擊懲治方面,南湖新區對12臺涉嫌「大噸小標」車輛進行嚴格檢查,確定其中6臺涉嫌違規,其他6臺為合格車輛。針對涉嫌違規的車輛,區整治辦積極聯合交警部門暫停車輛上路行駛,並要求車主及時自行或聯繫經銷單位整改到位。南湖交警大隊進一步加強對農用車、拖拉機、工程車的路面執法,共查處拖拉機違法行為387起,農用車違法行為40起,查扣拖拉機20餘輛,肅清了城市的交通環境。
在違法駕駛行為打擊方面,區整治辦聯合南湖交警大隊,到14個上來網點現場指導電動車登記事宜,各街道辦事處、管理處工作人員走訪入戶,深入居民家中開展政策宣傳,同時幫助居民登記上牌,目前已註冊登記電動車26868臺。今年5-8月的每周五,南湖新區整治辦組織南湖交警大隊、區城管局、區住建局等部門工作人員,在工程運輸車、公交車、計程車通行密集的湖濱大道與雲夢路交匯處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共出動人員360餘次,查處野蠻駕駛行為72起。
建章立制保長遠
道路暢通,車輛安全,群眾配合。經過近一年時間的整治,南湖新區路面交通情況得到明顯改善。「交通環境三分在整治,七分在管理。」南湖新區整治辦負責人介紹,在工作推進過程中,南湖新區注重長效機制的建立,進一步鞏固整治成果。
針對上下學期間學校門口交通擁堵的狀況,南湖新區教體局要求各中小學校每天安排教職工在校門前協助維護交通秩序,並由教職工、黨團員和家長組建「文明交通監督崗」「文明交通勸導崗」隊伍,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按照路段包幹負責制,南湖交警大隊進一步加強早晚高峰、節假日、冰雪雨霧惡劣天氣等重點時段和學校、醫院、施工路段等重點部位的交通指揮疏導,提高見警率、管事率、處罰率和拖車率,確保交通通行暢通。每天7時至21時30分,南湖交警大隊鐵騎隊實行高峰駐點、平峰巡線,巡迴疏導交通、護學、快賠、處突等工作。常態化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查酒駕毒駕、超限超載、涉牌涉證、亂停亂放、亂穿亂插等重點交通違法行為。
同時,各街道辦事處和社區每天安排黨員幹部和工作人員,實名制在各路段開展日常管理和巡察工作,對亂停亂放、佔到經營等行為進行勸導疏導,確保背街小巷通行暢通。(張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