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格姓名學》的幾點質疑
乾坤居士
大家熟悉的《五格姓名學》也稱《五格剖象法》,隨著我國易學文化的不斷普及,這門學問現在已經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影響。嚴格地講《五格姓名學》應該叫《日本五格剖象法》,此方法於公元1918年由日本人熊崎健翁根據數理學開創,所以《五格剖象法》也稱作《熊崎氏姓名學》,其核心就是將人的姓名按《五格剖象法》來解釋,它是目前較為流行的一種個人取名方法。
1936年臺灣有一位留學日本的人叫白玉光(白惠文)將它帶回臺灣翻譯並推廣,後來流行於韓國,東南亞,中國臺灣、香港等地,改革開放後逐漸傳入中國大陸。《五格剖象法》通過和中國傳統的五行生剋原理結合,上世紀90年代由中國命運分析學者方晨等歸納總結,以康熙字典筆畫作為姓名學筆畫基準,形成了後來在中國流行的一種姓名分析方法,成為姓名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學者方晨認為:《五格剖象法》只是姓名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五格對姓名的應用和誘導能起到部分的關鍵作用。
《五格姓名學》比較機械化的將人的名字劃分為天格、人格、地格、外格、總格。依靠漢字的筆畫五行對照其「81誘導數理」進行吉兇禍福判斷,採用單純死板的數字來判斷名字的吉兇禍福,它不符合易學「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哲學原則。目前好多自稱姓名學大師的人認為,此法是源於中國易學的「象、數、理、佔」的傳統文化理論,但事實上它與中國《周易》對卦象數字的靈活應用是截然不同的,與《四柱八字》命理文化有同工異曲之效。筆者通過實際觀察發現其存在如下質疑。
一、對漢字筆畫五行規定的質疑
《五格姓名學》中規定,十個天幹:甲為一,乙為二,五行屬木;丙為三,丁為四,五行屬火;戊為五,己為六,五行屬土;庚為七,辛為八,五行屬金;壬為九,癸為十,五行屬水。簡言之:一畫二畫的漢字為木,三畫四畫的漢字為火,五畫六畫的漢字為土,七畫八畫的漢字為金,九畫十畫的漢字為水。此法將漢字按筆畫數劃定了五行,十畫之內的漢字按這個規定劃分五行屬性,超過十畫、二十畫的漢字按漢字筆畫總數的個位筆畫數劃分其五行屬性。
大家都知道,在術數應用中十個天幹:甲乙為木,丙丁為火,戊己為土,庚辛為金。壬癸為水。這個規定雖然《易經》中沒有,但是在我國的《四柱八字》《奇門遁甲》《六爻預測》《梅花易數》《大(小)六壬》《風水學》等象數著作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驗證。而《五格姓名學》的筆畫五行劃定究竟出於何典、何章?目前尚無古例可援,這就難以有很強的說服力,難免讓人產生質疑。
首先拿五行來說:金、木、水、火、土這五個漢字來說。金字八畫,五行屬金;木字四,畫五行屬火;水字四畫,五行屬火;火字四畫,五行屬火;土字三畫,五行屬火。大家看看,這樣的規定隨之問題就來了。木字五行本來就代表木,為什麼按筆畫就屬於火了呢?水字五行本來就代表水,為什麼按筆畫也屬於火了呢?土字五行本來就代表土,為什麼按筆畫就又屬於火呢?代表五行的這五個漢字中有三個字的屬性就解說不通啊!
其次就姓氏而言:一個人的姓氏在《五格姓名學》中屬於天格,它是由姓氏筆畫數+1構成其五行屬性。
例如:金姓的人,名字中天格為姓氏+1,金字8(畫)+1=9,9畫為水,此人名字天格中的「金」就以五行水來論。
再比如:姓水的人,名字中天格為姓氏+1,水字4(畫)+1=5,5畫為土,此人名字天格中的「水」又化成了五行土。
再比如:姓土的人,名字中天格為姓氏+1,土字3(畫)+1=4,4畫為火,此人名字天格中的「土」又化為五行火了。
再比如:甲字在術數著作中五行屬(陽)木,甲字5畫,在《五格姓名學》中筆畫五行屬土;丙字在術數著作中五行屬(陽)火,丙字5畫,在《五個姓名學》中筆畫五行屬土;己字在術數著作中五行屬(陰)土,己字3畫,在《五格姓名學》中筆畫五行屬火;壬字在術數著作中五行屬(陽)水,壬字4畫,在《五格姓名學》中筆畫五行屬火,這些字的五行屬性直接就自相矛盾。
以上這些問題看上去都屬於小兒科,非常簡單,可是筆者愚鈍就是想不通其中道理何在?中國漢字從部首、筆畫結構上一直就很講究陰陽五行。比如: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上為陽、下為陰;左為陽、右為陰;背為陽、面為陰等等。按理說《五格姓名學》也遵循漢字五行原理去分析一個人姓名的吉兇禍福,那麼在這些規定上顯然有悖易學陰陽五行理論。除非你說這是《五格姓名學》中必須要這麼規定,否則理論上根本就講不通嗎!
二、筆畫數字五行與漢字本意五行大相逕庭
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主要就體現在漢字深刻絕妙的寓意中,而且陰陽五行屬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它首先可以作為「用神」彌補一個人八字中五行的先天不足,而且還有通關搭橋的化解妙用。
比如:林字,左右結構,雙木成林,漢字的字意五行屬木,五行也應該屬木。林字的筆畫為8畫,在《五格姓名學》中筆畫8畫五行卻屬於金,筆畫五行金反而與字意五行木形成了相剋。
再比如:濡字,左邊三點水,右邊上為雨字頭帶水,漢字的字面和字意五行都屬水。濡字的筆畫為17畫,在《五格姓名學》中筆畫五行卻屬於金。
再比如:鑫字,三個金字組成一個金字塔。鑫字的筆畫為24畫,在《五格姓名學》中筆畫五行卻屬於火。
再比如:焱字,三個火字組成烈火炎炎。焱字的筆畫為12畫,在《五格姓名學》中筆畫五行卻屬於木。
再比如:垚字,三個土字組成一個很大的土疙瘩。垚字的筆畫為9畫。在《五格姓名學》中筆畫五行卻屬水。
中國漢字有幾千個,其中這樣的字很多,篇幅有限不再一一列舉。那麼,以上漢字我們在實際應用中,究竟是按漢字的本意五行來論吉兇呢?還是以筆畫五行的含義來說富論貴呢?實際操作起來也會讓人感到無所適從。
三、名字好壞與得分高低令人感到滑稽
按中國人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內涵的常理講,一個人的名字叫起來上口響亮,文字諧音,必須寓意美好深遠,就是一個好名字,按理得分值也應該就高。但是,這個常理在《五格姓名學》中是很不確定的。
例如:下列得分高的名字叫起來不好聽,寓意也很不好;名字寓意、諧音都很好的,反而得分很低,搞笑的名字偏偏得分很高,讓人不可思議,難免產生滑稽的感覺。現舉幾個例子:
張東興80分,張黑豬83分,張狗豬89分;
吳必勝81分,吳必死83分,吳遭難84分;
劉德華68分,劉遭難74分,劉氓娃78分;
李嘉誠77分,李狗剩78分,李遭難82分;
施一公72分,施難逃74分,施了球80分;
霍元甲77分,霍馬尿79分,霍狗尿83分;
賀志成70分,賀害成79分,賀剛死87分;
宮澤民82分,宮上死87分,宮賊民92分。
等等,難怪有人和筆者一樣對《五格姓名學》的分數計算產生質疑,認為此學採用機械死板的公式計算一個人姓名的分值吉兇,其結果實在令人有些尷尬和滑稽。
(見前面網絡截圖)
中國易學文化博大精深,後世學者為了使自己的學說得到大家認可,往往美其名曰的冠以「易學」理論字樣。就《五格姓名學》而言,它究竟與中國《易經》文化有多大的聯繫?筆者的回答是:二者之間幾乎沒有關係。因為《五格姓名學》中沿用的五行說理論,在五行的相生相剋上確實有一些聯繫。如果我們把一個人的身家性命和前途命運交給《五格姓名學》去打理,筆者擔心的是「福所未至,禍已降臨;禍所未去,福已遠離」。一家之言,不妥之處,敬請方家學者批評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