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 「快男」王櫟鑫宣布離婚,他在微博上寫到:很遺憾未來再也不能向你展示我性感的呼嚕聲了。希望你接下來沿途的風景都是美好的!未來如果你過得幸福快樂,我會由衷地送上祝福!如果你有任何麻煩,我依舊會是你最好的朋友站在你身後!並在微博@吳雅婷。
吳雅婷在微博也寫到:
選擇換一種方式相處,也許是我們最好的結束。各自安好,祝你幸福!
2015年2月他倆在三亞舉行婚禮,婚後育有一兒一女。一直在曬婚後的幸福,溫馨甜蜜給事業平淡的王櫟鑫增了不少粉,但仍逃不掉七年之癢,感情日漸平淡。
其實早在19年12月,王櫟鑫接受某雜誌採訪就有了分開的打算,他說:「我常常跟我老婆講,有一天,我會離開你。」當時王櫟鑫的解釋:「你總會有你自己這一輩子想追求的一種生活方式,或者是,哪怕你愛一個人,想去一座城市,過另一種人生」。
好在吳雅婷也欣然接受,換種生活方式,相互祝福。
「愛情養成理論」的高曉松,認識他前妻夕又米,那時她才17歲,比高曉松小19歲,中專都沒畢業,高曉松為了爭取到家人的同意,把夕又米帶去美國深造,對外聲稱夕又米是他在美國認識的留學生。
找夕又米,高曉松認為她很年輕,還沒進入社會,所以她的基本世界觀都是高曉松塑造的。相比之下,找一個年齡比較大的,被周圍圈子的人塑造出來再去改造的妻子,後者多累人啊,而且容易產生分歧。
這就是最廣為人知的「愛情養成理論」,因此有人說他是晚期直男癌。
在《魯豫有約》中,高曉松說太太信佛,他讓太太只許跟佛說一句話:「希望你好,你好了,我們就高興。」連太太對自己信奉的神明禱告什麼都要嚴格指導,夕又米對高曉松而言,就是一張白紙,任他塗抹。
但終於有天,他累了,不想再幹塑選妻子的事,高曉松提出了離婚。因為跟太太在一起不快樂、不自由、沒有空間。
離婚後,兩個人各自安好。十指不沾陽春水從未進入職場的夕又米,成長為淘寶店主和時裝設計師。放飛了自我,還跟張子萱的前夫楊一柳談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楊一柳就是陳赫太太的前夫。
《奇葩說5》中,高曉松在談愛情婚姻時有了新的認識。
愛情和人生,一定是人生重要:你要過一個什麼樣的人生,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好的感情,讓雙方都活成更好的自己,成為純良、磊落、誠懇的自己;好的感情應該給雙方自由。是兩個自由靈魂之間的愛,而不是這不行,那不行地藏著掖著。
兩個人離婚後,高曉松和夕又米都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人的一輩子很長,誰都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今天合適的,或許過了那段時間就矛盾重重,無法解決時,換種方式或許是更好的解決。
對於壞的婚姻,不合適的婚姻,兩人在一起只是折磨,離婚不是壞事,換種生活方式,從壞的婚姻裡走出來,你才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適合與什麼樣的人。
畢竟相愛過,共同生活過,是是非非隨著離婚分開而結束,分開不撕不扯,離婚體面是彼此最後成全。
蘇岑說:我特別欣賞這種對待離婚的態度:不遮遮掩掩大方承認,不自怨自艾灰心喪氣。誰是誰非我絕口不提,責任義務咱不逃不避。過不到一塊兒,就各自幸福。給對方尊重,也給自己體面。
這才是一個人離婚時該有的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