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常最普遍的行動支付手段,相信大家已經對無處不在的支付寶感到習以為常,畢竟在大陸連一個小攤販都必備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只要簡單地掃一下條碼或者二維碼,就可以完成交易,完全沒有以往找零的麻煩,極大地提升了購物效率。不過在我們的對岸,寶島臺灣的行動支付究竟發展如何?有沒有和我們一樣充滿便捷呢?
借IT之家6月初前往臺灣參加COMPUTEX18也就是臺北電腦展的時機,小編利用兩天休假前往臺南走了一圈,並分別在臺南和臺北兩座城市分別測試了當地行動支付的便捷程度。結果發現,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在臺灣遠談不上便捷,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一、現金為王
無論是哪裡的臺灣旅行攻略,其中都會告訴你,在臺灣並沒有便利的行動支付,因此現金在臺灣十分有用,使用現金或者刷卡支付才是這裡的最常用手段,所以來到臺灣首先需要的就是兌換足夠的現金。
從流亭國際機場來到桃園國際機場,一下機之後入境我就感受到了行動支付在這裡的貧乏。從機場來到地鐵站,沿途幾乎沒有一家店鋪可以支持行動支付,即使是售票大廳也只能使用現金進行支付。顯然對於早已習慣了行動支付的我們,剛進臺北就進入了移動生活的荒漠,不但支付寶、微信支付沒有普及,摩拜、美團、餓了麼等常用App更是無從下手,僅有滴滴打車能夠在臺北正常運行,不過也只是呼叫計程車的功能。
▲臺灣高鐵,座位比內地的高鐵少了一排位置
來到桃園高鐵站,購買車票的時候我便詢問售票員:「請問這裡支持支付寶以及銀聯信用卡嗎?」售票人員用標準的臺灣腔回答到:「抱歉喔,我們這裡只支持現金,不支持支付寶以及信用卡,所有的錢都會找給你的。」於是拿著一張2000元新臺幣的現鈔換取了一張前往臺南的車票以及一大堆的零錢,在上車之前我先花費大約5分鐘的時間學習新臺幣中硬幣的種類,以免自己在找零的時候一下子找不到硬幣。
在臺灣高鐵上,與內地一樣,服務員在列車上不斷行走著,帶來的是便當、飲料以及小吃,不出我所料,臺鐵仍然是現金為王,即使是刷卡也不行,更不用說支付寶與微信支付了。
▲在臺灣,機車文化深深地印刻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之中
與臺北不同的是,臺南少了份喧囂與吵鬧,同時整個城市以農業為主,因此城市氛圍也偏向於保守。當然更多的土地讓臺南人的生活遠比北方的同胞來得悠閒,對於臺灣人來說,臺南正好是養老的地方,不過對於我們這樣前來旅遊的人來說,保守與穩定似乎帶來的是行動支付的緩慢推進,因為在臺南找到一家能夠支持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店鋪實在是太難了。
無論是郊區還是城市,是小吃店還是大商場,乃至於臺灣最著名的夜市,我最多聽到的一句話就是「真的很抱歉,我們不支持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請使用現金喔」。或許在臺南,你可以不用攜帶手機,但是現金卻是你不得不攜帶的護身符。而當地居民也表示,因為ATM機太過於便捷,因此即使沒有攜帶現金,使用銀行卡立馬就能取出錢幣,所以支付寶這種東西還沒有普及。對此我也只能聳聳肩。
▲臺南的花園夜市
6月3日再次乘坐高鐵北上臺北,情況似乎好了許多。當地人告訴我們臺南的民風還偏向保守,到了臺北使用支付寶的商家就多了,不過經過我的實地測試,臺北的支付寶普及情況與臺南半斤八兩,只能說略有進步,和大面積普及還有很大的距離。
既然商店對於支付寶的普及並不是很理想,那麼作為日常交通之一的計程車,對於支付寶等行動支付的支持度究竟到了什麼水平?臺灣的計程車是不是也和我們一樣擁有極其便捷的支付系統。
▲臺灣大車隊,走的是新臺幣通道
在經歷了多次打車過程之後,我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即使是計程車司機,對於行動支付的態度也是兩極分化,你很有可能呼叫不到支持支付寶的計程車。因為在臺北,計程車分為私人公司以及大車隊(計程車公司),只有大車隊才標配了各種各樣的行動支付,其中就包括阿里的支付寶,不過在上面我似乎沒有發現微信支付的痕跡。
在大車隊提供的計程車中,等待你結束行程之後,司機會提示你掃描駕駛座後的二維碼,當然也告訴你自己不會操作支付寶,需要乘客自己支付,等到你付款之後,司機也會第一時間收到相應的提示,這樣司機就會確認你的確付款了。
▲誠品書屋,走的是美元通道
我仔細查閱了一下支付寶的流水單,發現在臺灣有兩種貨幣折算方式,一種是支付寶先將本地貨幣轉兌成美元,隨後再兌換成人民幣進行扣款,還有一種便是直接將當地貨幣轉換成為人民幣進行扣款,不過無論是那種方式,我都不用數著硬幣去支付。
二、便利店真的很便利
既然在臺灣行動支付的發展如此悲催,那麼有沒有地方是可以完全支持我們經常使用的行動支付手段呢?當然如果你是一名夜貓子,那麼臺灣的便利店恐怕是你最想逛的地方了。因為在臺灣,無處不在的便利店都已經標配海量的行動支付,包括大家熟悉的7-11以及全家,同時聲名遠揚的誠品書屋也同樣支持行動支付。
▲在臺灣有很多便利店
▲可以支持各種各樣的行動支付,包括支付寶
由於這些海量的便利店的存在,讓我們的小食得以保障,同時也能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至於為什麼這些超市對於支付寶等行動支付如此熱衷,臺灣當地人告訴我,因為內地的遊客基本上都認識這幾個便利店,同時它們也在內地大量地建立分店,所以說為了方便內地遊客的使用,自然是第一批支持行動支付的商城。
三、我和可愛的女僕聊了聊,臺灣人的保守還是主要因素
當然以上這些只是蜻蜓點水,想要和本地人探討支付寶發展貧乏的原因,還是需要自己親自前往餐廳等地點,與本地人進行交流。
臺北的西門町,為臺北市西區最重要的消費商圈,最具特色的則是臺北市第一條且有指標性意義的徒步區。這裡交通發達,不僅是大臺北公車來往密集的地方,臺北捷運藍線和綠線的交會點西門站也於此。
可以說西門町是臺北著名的流行商圈,數不清的流行元素在這裡匯聚,同時也是不同元素碰撞的地方,那麼在這裡,行動支付發展地究竟如何?小編來到了西門町一家著名的女僕咖啡店,看看可愛的女僕們是如何看待在內地大紅大紫的行動支付。
走進店鋪,瀰漫的是奢靡的動漫氣息,幾位可愛的臺灣妹子正穿著女僕裝為顧客進行服務,也是只有在這裡,忙碌了一天的身體可以得到充分的放鬆。眾所周知,臺灣妹子的聲音十分嗲,同時也偏軟,如果再加上萌系元素,這些女僕們說話的聲音讓人慾罷不能,似乎讓人沉醉於動漫世界之中。與香港女僕的高貴冷豔相比,臺灣的女僕似乎具有親近人的天賦,就像是鄰家小妹妹,或許這也和臺灣本地的文化有一定的關係。
美食吃到一半,正事還是要辦的,由於這是一家私人餐廳,自然行動支付是不會來到這裡。等到可愛的女僕們再一次為我傳遞飯食,我便詢問起餐廳不支持行動支付的原因。
▲在蛋包飯上描繪了IT之家
「近年來內地旅客來臺北旅遊越來越多,同時也有很多的ACG愛好者,對於內地的旅客來說,可能支付寶更加方便,你們有考慮過使用行動支付嗎?」女僕們用嬌柔的話語說道:「這個我們不能決定的喲,因為都是統一安排的,目前我們的店鋪只有支持現金,不支持VISA和支付寶的。」
「如果使用現金,結帳和兌換很麻煩耶,還是支付寶方便,你有支付寶嗎?」「我們臺灣人申請支付寶還是很麻煩的。並且現在內地遊客來得並不是很多,我們的消費也比較小額,基本上1000元以內就已經足夠了,所以只能用現金買單哦。」
「當然主人覺得行動支付比較方便的話,未來我們會考慮增加這種方式,所以現在還是現金吧。」我望了望帳單,860新臺幣(約合183元人民幣)的餐食費在這樣的環境中尚屬合理,只是習慣了行動支付之後再掏出1000新臺幣來找零,似乎有點太過麻煩。
告別了這一頓滿意的晚餐過後,行走在西門町的街頭,感受當地的文化,包括傳說之中的紅燈區,不過這些傳說也只是傳說,畢竟我還是過來參加COMPUTEX18,而不是一個人旅遊。不過讓我失望的是,即使繁華如西門町,這裡的店鋪對於支付寶的支持仍然讓人失望。
只有很少的店鋪支持行動支付
▲屈臣氏便利店歡迎大家使用支付寶進行支付
強如阿迪達斯專賣店也不支持行動支付,能使用銀聯卡進行付款就算是謝天謝地了,倒是購買伴手禮的店鋪支持支付寶常用行動支付。在西門町一條街中,共計約20家店鋪,其中支持行動支付的店鋪大約在4至5家,8家支持銀聯卡,其餘的還是現金為王。
四、對岸的行動支付仍需長足發展
在臺北桃園國際機場出境之後,坐在環亞休息廳以及前往上海浦東的飛機上,小編一直在想一件事情,為什麼僅僅相隔了一條海峽,臺灣和內地的行動支付乃至於網際網路經濟相差如此巨大。
▲幸運的是,空客A330可以支持空中WIFI互聯
無論是外賣、打車還是行動支付,臺灣似乎和我們並不是處於一個年代之中。儘管支付寶已經在臺灣大力推行,但是除了便利店之外,使用這兩個行動支付的店鋪和商家仍然寥寥無幾,更多的還是使用現金進行交易。
而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尤其是東亞的幾個國家,支付寶所代表的行動支付已經遍及各地。無論是大阪心齋橋還是東京的秋葉原與銀座,每一個商家都在以自己店鋪支持支付寶為特點進行叫賣,希冀國內遊客能在店鋪之中花費更多的金錢。
在這裡我們不談論是否是媒體的妖魔化還是當地相關的政策,導致行動支付推廣緩慢,但是有一個事實便是,在如今網際網路行業大幅發展的今天,內地的生活被網際網路滲透的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其他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難以企及的高度,而臺灣的網際網路行業發展水平以及行動支付跟內地之間的距離也是越拉越大,每一位居住在三線以上城市的居民來到臺灣,都會被其落後的行動支付所感到不解。
不過隨著兩岸之間交流的加深以及互訪人員的增多,臺灣未來在行動支付領域的發展還是有很大的空間,而支付寶也將在臺灣生根發芽並快速蔓延,最後方便的還是內地的遊客,以及臺灣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