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更新專業有趣的心理學知識,喜歡可以點擊關注、轉發、收藏、評論。
又到了微表情識人看人的時間了。
因為心情是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所以嘴角很容易表現出當時的心理狀態。
因此,這次,本文來探討一下,從「嘴角的動作」中,可以看出對方的什麼心理。
目錄
·摸嘴唇
·舔嘴唇
·咬下唇
·用手捂住嘴
·伸出舌頭
·確認放進嘴裡的食物
摸嘴唇
摸嘴唇的這個動作,一不注意就容易忽略。習慣摸嘴唇的人當中,愛操心、敏感型的人比較多。
他們容易焦慮,內心容易積累不安的情緒,就會通過摸嘴唇來「消除不安」。有時候甚至會焦慮到撕嘴皮的程度。
摸嘴唇,為什麼會有安全感呢?我們人類在還是嬰兒的時候,嘴裡都會有奶嘴吸吮著。這個吸吮奶嘴的動作能讓嬰兒的心平靜下來。
而長大後的我們,大腦記住了這種感覺,但是不可能還在嘴裡放個奶嘴,就會通過摸嘴唇的代替動作來讓自己內心平靜下來
舔嘴唇
緊張的時候嘴唇會幹,這種時候,大多數人都會下意識地舔嘴唇。
人們如果感到壓力和不安,嘴唇就會容易乾燥,就容易不知不覺地做出舔嘴唇的動作。
為什麼人們感到不安和有壓力的時候,嘴唇會幹燥呢?
這是因為緊張的時候,身體的交感神經會變得活躍,身體進入戰鬥模式,而唾液的分泌大多是在消化食物的安心的模式下進行的。所以,在戰鬥模式下,唾液的分泌自然就減少了。
通過舔嘴唇,不但有溼潤因為緊張而乾燥的嘴唇的效果,也有通過舔嘴唇的動作讓心理平靜的安慰效果。
咬下唇
大多數情況下,咬下唇的動作,代表這個人在忍住想說的話。人們通過咬下唇的動作強制自己閉嘴,不把差點脫口而出的話說出來。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如果對方在和你的談話中,注視著你並同時咬了下唇,眼神也並不友好,那就代表了他是在對你憤怒或是不滿。請改變和他的溝通方式,不要更惹怒他。
用手捂住嘴
用手捂住嘴的時候,經常有被人們說是,這個人在說謊。其實探究這個動作的本質,是有這種癖好的人,他們的自我防衛本能很強。
他可能說了他覺得不該說的話(可能說了謊),而下意識地捂住嘴,一來怕被人看出他說了不該說的話,二來是阻止自己繼續說下去,是一種自我防衛的本能,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為是在說謊。
而這類人和張著嘴說話笑的人不一樣,如果對方犯了什麼錯誤,他們是不會馬上原諒對方的類型。
當然需要排除擔心自己牙齒不好看,或者擔心自己有口氣而捂住嘴的類型。
伸出舌頭
「輕描淡寫」地把舌頭伸出來,這時候伸舌頭的動作還會伴隨著皺起鼻子和眉毛,有時候伸完舌頭之後,還會加一句「討厭!」,這是對對方強烈的反感的表現。
但是,長大成人後,大部分人只有在拍照的時候才會表現出這種動作。拍照時伸出舌頭只是一種姿勢,並沒有任何指代意義。
另外,下意識地把舌頭稍微伸出一點嘴巴,也是他的注意力很集中的表現。
確認放進嘴裡的食物
偶爾我們會碰到,要確認對方放進嘴裡的食物的人。
「啊~」「你張張嘴,我看看你吃了什麼?」
這種類型的人對對方的行為有懷疑和嫉妒的傾向。對於放進嘴中的食物這樣細碎的事情,也需要確認的話,比細碎更大的事情,他們也會有一一想要確認的傾向。
這樣的不放心,讓他們容易懷疑對方,而懷疑對方,不信任對方,讓他們又容易因為誤會產生嫉妒。
雖然不是一定確定以及肯定的,但是這類人是有危險傾向的,他們會更容易成為「跟蹤狂/尾行犯」。
結語
從嘴角可以看出詳細的心理,如果掌握了竅門,感覺他不知不覺就說出了真心話呢。
從整體上看,稍微「緊張狀態」的時候,嘴角就表現出了這種心理。嘴角發抖、嘴唇變成藍紫色等,緊張和嘴是分不開的關係。
這篇就講到這裡,以後小編會努力為大家帶來更多微表情的心理學文章。
本文由芝芝心理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推薦:
心理學:識人篇,男女在接觸時的小動作,揭示了他們的什麼心理
心理學:識人篇,從簡單的手部小動作,看出對方隱藏的7種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