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世界上第四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影響6500萬人。癲癇的主要症狀是不可預測和反覆發作。如果癲癇患者至少發作過兩次,且不能被歸為低血糖等其他原因,醫生就會對其進行診斷。癲癇患者可能會有幾種不同類型的癲癇發作,從失神癲癇發作到完全抽搐。失神癲癇發作時,患者會停下手中的工作,盯著天空發呆幾秒鐘。在過去,人們習慣稱失神發作為「小發作」,稱抽搐為「大發作」。小兒為什麼會得癲癇?
在大約60%的病例中,醫生無法確定患者癲癇的原因。在另外的40%中,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遺傳因素
癲癇可在家族中傳播,某些類型的癲癇與特定的基因有關。事實上,有超過500個基因與癲癇有關。然而,不同的基因有不同的影響。一些基因會影響神經元相互溝通的方式,而另一些基因會增加病人對某些藥物的抵抗力。癲癇也可能是一種突變,是基因改變以某種方式影響大腦的結果。雖然癲癇可以自行發生,但它也可能是症候群的一部分。許多這類癲癇症候群,如Angelman症候群或兒童缺乏性癲癇,都是由遺傳因素引起的。
頭部外傷
任何影響大腦的頭部創傷都可能導致癲癇。跌倒、槍傷、車禍和頭部撞擊都能導致癲癇。這種損傷會導致大腦腫脹和出血。在這種情況下,患者通常會在最初受傷的幾天到幾周後開始癲癇發作。癲癇可能最終會在創傷癒合後消退。在其他情況下,受傷的大腦部位會形成疤痕組織,破壞神經元的功能,導致「雷暴」,破壞神經元之間的通訊,導致癲癇發作。這種癲癇有時被稱為創傷後癲癇,在腦部受傷的士兵中尤為常見。患者可以通過在騎車、滑雪或做任何有頭部損傷風險的事情時戴頭盔來降低腦損傷的風險。同樣,他們在車上也應該繫上安全帶。
出生之前受傷
前的受傷是癲癇的另一個原因。任何可能損害大腦的東西都可能導致癲癇,嬰兒的頭部和大腦在出生前、出生期間和生命的最初幾周特別脆弱。分娩前或分娩中常見的損傷原因包括胎盤功能紊亂、缺氧、腦感染、頭部創傷和異常難產。在出生前或產中受傷的跡象包括臉色蒼白或發藍、嗜睡、進食困難或呼吸困難,以及心率異常。如果醫生懷疑嬰兒可能患有癲癇,他們可以進行腦電圖(EEG)、核磁共振成像(MRI)或計算機斷層掃描(CT)等檢查,以尋找大腦中癲癇活動的跡象。
大腦自身因素
癲癇在幼兒和老年人中最為常見。癲癇的新病例在10歲後下降,然後在55歲左右再次上升。老年人易患阿爾茨海默病、中風和腦瘤等腦部疾病,這些疾病都能導致癲癇。事實上,中風是老年患者癲癇發作的最常見原因。在首次中風後一個月或更長時間開始癲癇發作的患者患癲癇的風險更大。一些發育障礙,如神經纖維瘤病或自閉症,可能與癲癇有關。例如,大約三分之一的自閉症患者同時患有癲癇。
傳染病
腦膜炎、愛滋病或病毒性腦炎等疾病可導致癲癇。事實上,傳染病是最常見的癲癇病因,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攻擊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可導致急性症狀性癲癇發作,在患者首次感染時開始,在患者完全康復時停止。它們還可能導致癲癇,這是一種慢性和持續的疾病。巨細胞病毒(CMV)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病毒感染,影響發育中的嬰兒,並導致各種先天性殘疾,包括癲癇和各種大腦畸形。雖然大多數可導致癲癇的傳染病是細菌或病毒引起的,但也有一些是由到達大腦的寄生蟲引起的,如腦瘧疾和腦囊蟲病。後者是由絛蟲幼蟲在大腦中形成囊腫引起的。
小兒癲癇應對策略
1、抗癲癇藥物:大多數癲癇患者服用抗癲癇藥物來控制癲癇發作。兒科醫生可以與您討論AED(癲癇藥物)是否是您孩子的最佳選擇。儘管抗癲癇藥物旨在阻止癲癇發作,但它們不會在發作時阻止癲癇發作,也不會治癒癲癇。大多數孩子一旦在適合他們的AED上,就會停止癲癇發作。像所有的藥物一樣,抗癲癇藥物會對一些兒童產生副作用。一些副作用會隨著身體對藥物的習慣或劑量的調整而消失。如果你擔心你的孩子服用抗癲癇藥物,你可以和他們的兒科醫生談談。在未與醫生交談的情況下改變或停止孩子的藥物治療,可能會導致癲癇再次發作或使癲癇加重。雖然AED對許多孩子都很有效,但這並不是對每個孩子都有效。如果抗癲癇藥物不能幫助你的孩子,他們的醫生可能會考慮其他方法來治療他們的癲癇。
2、癲癇手術:對於一些孩子來說,根據他們癲癇的類型和他們癲癇發作的起始部位,可能會進行癲癇手術。癲癇手術包括切除大腦的一部分,以停止或減少兒童癲癇發作的次數。
癲癇的手術治療原理主要在於發現、定位並手術切除致癇灶,可為患者提供無癲癇發作和抗驚厥藥物的可能性,且其對癲癇治療的長期有效性也在不斷地被證實。癲癇外科手術方案是建立在精確定位致癇網絡與功能網絡基礎上的高度個體化方案。致癇網絡的定位,往往需要應用多模態輔助檢查。因此,癲癇外科術前評估應標準化、規範化,但手術方案制定應個體化、精準化。近年來,醫學工程學的發展,切實提高癲癇外科手術質量。神經導航(DTI、MEG等)、術中磁共振等輔助定位設備的應用,降低術中解剖結構辨認的難度;機器人輔助、神經內鏡輔助,對於深在解剖位置操作的幫助很大。
目前已成功歐美興起的雷射間質熱療(LITT),已成為顳葉內側型癲癇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其臨床應用範圍還將進一步拓寬。雷射間質熱療(LITT)可以在MR引導下完成操作,實現精準定位、實時監護,且其使用雷射探頭,探頭外面有冷卻系統,使用生理鹽水降溫,可以設置好溫度以保護重要組織。雷射間質熱療(LITT)可以很好的控制所需溫度和毀損的範圍,其溫度設置在40度以下一般不會毀損,80度以上是立即毀損,60-80度通過時間來控制毀損程度。雷射間質熱療(LITT)相對於放射治療,更精準有效,併發症更少。